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合成了6种离子缔合型配合物Ln(TTA)_4~-QH~+及8种加和型配合物Ln(TTA)~3S_n〔Ln=Eu~(3+)、Gd~(2+);Q=Pip、N(C_2H_5)_4,+Dpg(二苯胍);S=H_2O、TPPO(n=2);Phen、Dpy(n=1)〕。测定了7种Eu(Ⅲ)配合物中红外及远红外区的红外、拉曼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并对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这两种型式配合物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d电子在配位场谱项间的跃迁产生的配位场光谱和配合物内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电子的跃迁产生的电荷迁移光谱,分别说明了d^5构型的Fe(H2O)^3+6或Mn*(h2o)^2+6的颜色e^3+不同配合物颜色深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稀土铕、钐(Eu、Sm)氯化物、呋喃甲酸(L)和1,10-邻菲啰琳(phen)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L)_3phen]_2·4H_2O和[Sm(L)_3 phen]_2·5H_2O).通过元素分析仪和热分析仪的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Eu(3+)和Sm(3+)和Sm(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和Sm(3+)和Sm(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和Sm(3+)和Sm(3+)均发射出本身的特征荧光这说明呋喃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两种配体的能量可以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增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  相似文献   

4.
以Nd(NO_3)_3·6H_2O、C_6H_5CH_2N(CH_3)_3OH和浓HNO_3为反应试剂,通过溶液挥发得到一例新型配合物[(C_6H_5CH_2)N(CH_3)_3]_3[Nd(NO_3)_6](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No.2)空间群,晶胞参数a=9.779(1)?,b=10.857(1)?,c=22.412(3)?,α=78.064(3)°,β=81.766(3)°,γ=65.596(3)°, V=2115.5(5)?3, Z=2.配合物1中Nd3, Z=2.配合物1中Nd(3+)与6个NO_3(3+)与6个NO_3-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阳离子之间通过非共价库仑力以及范德华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6.
CrCl_3·6H_2O是一种络合物,它有三种异构体:[CrCl_2(H_2O)_4]Cl·2H_2O暗绿、[CrCl (H_2O)_5]Cl_2·H_2O淡绿、[Cr(H_2O)_6]Cl_3紫色。不同的合成制备条件得出不同的异构体。本论文通过对合成样品进行电导、离子电荷和紫外可见光谱曲线等组成测定的研究,并由其确定络合物结构的最终类型,使我们对生产配合物的水合异构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为配合物结构类型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
晶体中所含的水称为结晶水。通常分为以下五类。 一、配位水 靠配位键直接与金属阳离子键合的水分子称为配位水。它与阳离子所组成的水合阳离子即为水合配离子,该离子的配位数即为配位水的数目。例如在兰色的CrCl_3·6H_2O晶体中,存在[Cr(OH_2)_6]~(3+)配离子,配位数为6。 水分子作为配位体,有两种键合方式: 1.单齿配体:氧原子只与一个中心离子配位。如八面体[Co(OH_2)_6]~(2+)配离子中,六个水均与同一个CO~(2+)配位。可以说,在单核水合配离子中的配位水均为单齿配体。 2.桥基配体:水分子同时与两个阳离子配位。如Na_2CO_3·10H_2O中存在双核配离子[Na_2(OH_2)_(10)]~(2+),有两个配位水作为桥基配体。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型单核配合物[Fe(MeCN)_2(H_2O)_4]·HL (1)由FeCl_3·6H_2O、2,4-二羟基-1,5-苯二磺酸(H_4L)在乙腈(MeCN)的水溶液中反应获得,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配合物1中,阳离子组分[Fe(MeCN)_2(H_2O)_4](3+)含有Fe(Ⅲ)中心是六配位,呈现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两个乙腈分子互为反向占据Fe(Ⅲ)中心的轴向位置,四个水分子在赤道线与Fe(Ⅲ)配位.阴离子HL(3+)含有Fe(Ⅲ)中心是六配位,呈现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两个乙腈分子互为反向占据Fe(Ⅲ)中心的轴向位置,四个水分子在赤道线与Fe(Ⅲ)配位.阴离子HL(3-)提供电荷平衡,其平面处于近似垂直于两个乙腈分子所在的阳离子轴.有趣的是,配合物1通过水分子、酚羟基与磺酸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和乙腈分子与阴离子上苯环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_(10)H_(17)FeN_2O_(12)S_2,M=477.23,空间群为I-42d,a=b=13.304 2(10)?,c=21.484 8(4)?,α=γ=β=90°,V=3 802.85(8)?(3-)提供电荷平衡,其平面处于近似垂直于两个乙腈分子所在的阳离子轴.有趣的是,配合物1通过水分子、酚羟基与磺酸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和乙腈分子与阴离子上苯环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_(10)H_(17)FeN_2O_(12)S_2,M=477.23,空间群为I-42d,a=b=13.304 2(10)?,c=21.484 8(4)?,α=γ=β=90°,V=3 802.85(8)?3,z=8,D_c=1.667 Mg/m3,z=8,D_c=1.667 Mg/m3,R1=0.0404,wR2=0.0957.  相似文献   

9.
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的钒同多酸化合物[H_2en]_(3n)[V_6O_(18)]_n(化合物1)和[Cu(en)_2]_3[V_(10)O_(28)]·6H_2O(化合物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呈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为孤立结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显示钒多酸阴离子骨架及N—H…O氢键对外界热微扰比较敏感,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反映了结构中O→V的荷移跃迁,热重分析揭示多酸化合物热稳定性及结构变化,高温红外测试进一步验证随着温度变化,游离水、游离有机胺分子、胺合金属阳离子的脱除顺序。  相似文献   

10.
在无机化学中,尤其在过渡金属元素配合物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颜色的无机化合物。具有dx(x=1至9)结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受到光照时,d轨道跃迁,发生d-d跃迁。化合物吸收可见光还可以发生电子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的跃迁而产生荷移吸收带发生电荷跃迁。酸根和固体化合物的颜色就与电荷跃迁有关。此外,离子极化作用也可以使物质具有颜色。对无机化合物显色规律、原因作了详细的总结,并对其显色机理做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Eu(3-PYA)3.2H2O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激光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的羟基具有两种配位方式,分别为双齿和桥式,经与同构配合物Sm2(3-PYA)6.4H2O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对照,知标题配合物中有一种Eu(Ⅲ)格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12.
以4-(3-吡啶基)苯甲酸(4,3-Hpybz)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镉(Ⅱ)配位合成一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d(4,3-pybz)_2(H_2O)]?8.5H_2O(1).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及单晶X-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三维结构.配体4-(3-吡啶基)苯甲酸采用三齿配位模式即一个螯合羧基上两个氧原子和一个吡啶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配合物1包含有游离的水分子占据空穴,但是热重和客体交换导致配合物1的骨架不可逆塌陷.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强烈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H_2Salen)及其与5种金属离子(Co~(2+)、Cu~(2+)、Nd~(3+)、Gd~(3+)、Er~(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推测H_2Salen化学式为C_(16)H_(16)N_2O_2,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Salen)](M=Co、Cu),[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Ln=Nd、Gd、Er)。以空气为氧源,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Co(Salen)]催化氧化安息香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DMSO为溶剂,反应温度75℃,时间45 min,KOH加入量和催化剂投入量分别为底物安息香的25 mol%和10 mol%。在该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效果。其中[Co(Salen)]催化性能最好;[Cu(Salen)]的催化效果次之;[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则有负催化的作用。重点研究了NaY负载[Co(Salen)]的方法及其循环催化效果,循环使用3次,催化效果稳定仍有58%的产率,催化剂套用回收方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py)_2(CH_3COO)_2(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8.8434(7)nm,b=11.7457(9)nm,c=7.5726(5)nm,β=106.936(3)°,V=0.75247(10)nm~3,R=0.0605, wR=0.1824。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CLSiMe_2O)_2SiMe_2l与环戊二烯基钠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C_5H_4SiMe_2O)_2SiMe_22,通过2与nBuLi反应,再和M_0(CO)_6作用产生双钼负离子3Me_2Si[(η~5-C_5H_4SiMe_2O(CO)_3M_0]_2~-,3用Fe~(3+)/H_3~1O处理产生氧化偶联的M_0—M_0键新络合物4,4与Ⅰ_2反应产生M_0—M_0键裂解的六甲基三硅二氧撑桥联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碘钼)新络合物5。经元素分析、IR、~1HNMR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晶场理论中的点电荷-电偶极模型,从“孤立络离子”近似下Cu~(2+)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的研究出发,探讨了晶体中Cu~(2+)-Cu~(2+)离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影响。以Cu(detc)_2晶体为例,首次用SCF-d轨道理论,解释了前人没法定量解释的零场分裂现象,建立了考虑Cu~(2+)-Cu~(2+)间相互作用后自旋哈密顿参量和晶格参数间的关系,从而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从孤立络离子近似到存在离子间相互作用时晶体的EPR谱的统一解释。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u(detc)_2,考虑Cu~(2+)-Cu~(2+)对的影响后,g-因子不变(这与实验结果符合),而零场分裂主要是旋轨耦合、晶场对称性以及Cu~(2+)-Cu~(2+)对间交换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锇多吡啶配合物Os(bpy)3Cl2,通过紫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光谱结果显示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相互作用使配合物与联吡啶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8,(5):57-59
用2,3-吡嗪二酸作为配体和碳酸锶反应合成2,3-吡嗪二酸锶配合物([Sr_2(pdc)_2(H_2O)_7]·H_2O,分子式:Sr_2C_(12)H_(20)N_4O_(16),H_2pdc=2,3-吡嗪二酸),以该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合成碳酸锶,分别用X-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对碳酸锶分别进行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的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对合成的碳酸锶粒子的形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稀土金属Pr与β-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测定,具体结果如下:化学式C_(18)H_(50)C_(16)Pr_2 N_6 O_(41),分子式{[Pr_2(β-ala)_6(H_2O)_4](ClO_4)_6·H_2O}_n(β-ala=β-丙氨酸),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9.388(1)A,b=12.906(2)A,c=21.690(4)A,α=76.90(1)°,β=81.04(1)°,γ=83.23(1)°,Z=2,Mr=1503.18,D_c=1.982g/cm~3.配合物为无限链状分子,Pr(Ⅲ)离子为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的巯基乙酸、异烟酰肼合锑(Ⅲ)三元配合物:[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经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中红外、远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XRD谱指标化,确定其晶系和晶胞参数,[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a=1.1858nm,b=2.3671nm,c=1.3850nm,β=87.67°;锑(Ⅲ)离子是通过N原子、S原子和O原子参与配位形成五配位的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