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爬壁机器人的发展前景,然后对国内外仿生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小型仿生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在构型设计、步态分离设计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提出动步态攀爬的爬壁机器人,其具有较小的能耗和较高的爬行速度。另外现有小型仿生爬壁机器人多采用吊绳措施辅助保护,抗跌落性能差,完成作业后的回收速度慢,因此,具有滑翔功能的多运动模式的仿生爬壁机器人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爬壁机器人的具体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一款爬壁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磁吸附式爬壁机器人的基本运动结构—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建立以最大最小化力矩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其运动部件连杆结构设计的最优设计参数,从而为其动力机构舵机的经济性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移动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种类的移动机器人开始应用到实际中。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把地面移动机器人技术与吸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对爬壁机器人应用及研究目的分析,根据其行走机构介绍了目前爬壁机器人的种类,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目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红  王从庆 《科技通报》2011,27(5):707-710
针对大飞机无损检测智能化的需求,研发一种大飞机蒙皮结构健康检测真空吸附爬壁机器人.设计了一种基于PTR8000模块的用于爬壁机器人的无线通信系统.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总体设计;然后介绍了无线系统的硬件原理框图和接口设计,建立了爬壁机器人无线通讯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了爬壁机器人的无线通讯软件;最后进行了收发通讯和性能指标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其在工业化、实用性道路上取得显著的进步。高楼玻璃清洗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也正在飞速发展着,然而目前的高楼玻璃清洗机器人仍存在着难跨越窗框等障碍物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改进或开发新型越障式爬壁清洗机器人势在必行。本文对自我设计的新型越障式爬壁机器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徐东  杨鸣凯  齐文  陈戈 《中国科技信息》2011,(8):176+183-176,183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吸盘组交替吸附工作、本体框架式移动并附带高效清洗装置的壁面清洁机器人系统,具体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对爬壁清洗机器人在玻璃壁面上的行走适应情况以及壁面清洗效果进行了探究。该爬壁清洗机器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控制方便、清洗效果好等优点,有较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23)
为了检测钢管杆塔焊缝缺陷,防止倒塌事故发生,研究了一种爬壁机器人的原型设计。分析了各种吸附方式、移动方式和驱动方式的优缺点,结合钢管杆塔的壁面特性,讨论了电磁吸附的四足电机驱动爬壁机器人的系统方案和机械结构;同时研究了机器人爬行的具体行走步态和受力分析,计算出机器人在杆塔表面稳定和安全性爬行时每只脚上电永磁铁所需具备的最小吸附力,从而为爬壁机器人的控制策略和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目前,机器人在型钢加工方面存在一些局限。为使机器人更有效地适应变形型钢切割,对机器人运行轨迹补偿方法的研究极其重要。借助机器人臂端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工件轨迹将得以检测与计算。本文通过测量数据,绘制型钢采样点三维坐标并构建型钢简化三维模型,利用补偿规则对加工图形要素补偿量进行计算,实现机器人运行轨迹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空工作的高度在逐步增加,人工作业也愈发困难。本文设计了一款爬杆机器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人工作业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爬杆机器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爬杆机器人的方案并进入实体设计阶段。本文对这种爬杆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动力装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安装及维修等工作需要爬杆作业,冬季温差昼夜明显,使水泥杆塔结了一层冰或者霜,人工爬杆无法实现。设计一款爬杆机器人由曲柄滑块机构、并联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以及上下机械手爪等组成,通过弹簧的预紧力来实现机器人手爪对杆的抱紧,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攀爬动作,同时机器人只需一个驱动源就能带动整个机器人的运动,能攀爬变直径的杆,工作简单可靠,运动灵活,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爬杆作业。  相似文献   

11.
刘显荣 《科技通报》2011,27(2):277-281
机器人的定位技术是进行机器人环境探索、协调运动研究的前提,从信息融合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合作定位技术.首先,对两轮机器人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建模,并针对超声波传感器建立了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观测方程.然后,分别对机器人的内、外部传感器进行滤波和第一级融合,得到自身位姿和相对观测信息.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Kinect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一套体感遥控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Kinect传感器采集操作者的深度和彩色图像数据,接着通过分析深度数据获取操作者的骨骼数据并识别出骨骼数据中的20个关节点信息。然后应用程序实时采样并解析相关关节点信息来识别操作者的动作,将解析数据通过蓝牙发至控制器。最终通过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操作者对机器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8)
传统的拉绳位移传感器精度较低,无法在高精度测试环境下进行应用,本文提出一种集成了嵌入式误差补偿技术的高精度拉绳位移传感器,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拉绳位移传感器在实施误差补偿技术后的高精度特性,从而为拉绳位移传感器在高端领域进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了一种永磁吸附式爬壁探测机器人。对机器人的主体单元、吸附单元、动力单元、探测单元、移动单元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论述了吸附单元和动力单元的结构设计。针对吸附单元,重点论述了吸附单元的选型及单元数目的计算过程。针对动力单元,重点叙述了电机功率的计算和电机的选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场上的清洁机器人仅适用于家庭环境,对于复杂环境,例如机械厂、加工厂等公用场所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清洁。没有对应领域的开发产品,而在公用场所使用家用清洁机器人较为麻烦,于是设计了一款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公共场所清洁机器人。机器人以Stm 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多传感器信息技术和PID控制算法对机器人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清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863”精神的激励下,我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经过十年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60项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专利15项。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排险机器人、微驱动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管内移动机器人、林木果球采集机器人、喷浆机器人等相继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近年来多发的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然事故越来越多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救援机器人的硬件设备,包括救援机器人的机械臂结构和控制系统,然后具体介绍了所用到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红外开关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最后给出了合理有效的软件编程设计。该救援机器人利用机械臂,通过舵机的控制,实现救援的过程。另外,该机器人已经在模拟线路进行多次作业试验,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救援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该机器人在按下开关后可以实施救援过程,该机器人投入到生活中使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灿  韩海川 《科技风》2021,(1):9-10
本文基于NI myRIO为控制单元,结合火焰传感器定位着火的位置来指导灭火装置执行操作,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伺服电机控制灭火机器人的位置姿态,通过摄像头实时传送灭火现场的图像信息,使用LabVIEW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灭火机器人的智能化,通过对多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来精确反馈给驱动电机动作指令,可以实现智能灭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现有的生命探测传感器难以直接应用于蛇形机器人,通过改进传统的热释电传感器以实现对静止人体的检测,以及提出了三甲胺人体体液传感器的构想,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蛇形机器人的生命探测系统。它具有体积微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使蛇形机器人在生命救援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昌进  蒋刚 《科技风》2012,(16):37+43
采用自制两轮巡航机器人为实验平台,使用微重力传感器对机器人做姿态检测,以STM32103VE做主控MCU并对ITG3205三轴陀螺仪和ADXL345三轴加速度计进行数据采集,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最接近真实姿态的位置信息,通过平衡控制算法调节巡航机器人的平衡姿态,通过GPS获取导航信息。实现自动无人巡航和载人巡航控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