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乐 《今传媒》2007,(3):28-29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以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电视节目不断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模式,取得了些许成功.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套用"美同偶像"而风靡全国,"完美假期"是对"老大哥"的克隆,"绝对挑战"是学习"学徒","非常6+1"、"开心词典"分别借鉴"简单生活"、"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等等.这些节目都是学习借鉴国外节目模式,但是克隆的成分很多,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很少.  相似文献   

3.
2005年到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到2006年"梦想中国"与"超女"的火拼,"真人秀"成了各电视媒体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尽管研究者对"真人秀"冠以"娱乐化"的帽子,对它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但这些新兴的电视表现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更多电视台争相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PK"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益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成功运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化开","PK"一词成为2005年公众所熟知和追捧的一个词汇."PK"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周菲菲 《青年记者》2007,(20):54-54
北京电视台和中影集团联合推出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比起"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引起的争议更多,因为节目中融入了传统文化,是一场"古色古香"的选秀,是一种复古性的娱乐。当经典名著遭遇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必然引起无数的争论与思考。"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在操作和执行的过程过于粗糙和拙劣,加之商业运作的成分过大,因此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但其积极意义也应肯定。  相似文献   

6.
如果单纯评选2005年中国传媒最成功的策划,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能够名列前茅。对于《超级女声》的策划,已经而且还会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总结,而如果从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来看,我以为,《超级女声》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办节目要引人注意。一、引人注意是好节目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肖珉 《今传媒》2006,(11):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央视的“梦想中国”,到东方卫视的…  相似文献   

8.
徐帆 《传媒》2007,(5):71-72
创意:一切从"克隆"开始 从2006年整个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创制大生态来看,创意的情况十分尴尬--以2006百度搜索风云榜之年度十大电视节目(表1)中的上榜节目为分析样本来看,其中排名前三名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排名第五的《加油!好男儿》、排名第七的《赢在中国》以及排名第九的《舞林大会》,都是典型的"真人秀"节目,但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中国式真人秀":《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都与FOX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疑似";《赢在中国》与NBC的《学徒》(The Apprentice)"接近";而《舞林大会》基本上就是ABC《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中国版"……  相似文献   

9.
继"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唱歌选秀类节日之后,"K歌"再次成为综艺节目的关键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等K歌节目在取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同类节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段东  邓斌 《青年记者》2006,(6):17-19
“超级女声”的产业链综观“超级女声”,其成功不仅有赖于精心设置的赛制,更重要的是其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节目策划、节目制作/播放、市场运营,到品牌运作与衍生产品开发,“超级女声”整合了各种相关产业。随着节目的热播,其产业链逐渐形成。其中,节目制作商、节目品牌运营  相似文献   

11.
对于Oracle来说,30,是一个事业有成、成熟稳健的年龄;对于Oracle中国来说,18,是一个充满着青春、激情与创意的年龄——当两者"合二为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创新却不失成熟、老练的"软件巨无霸"。很多人将这个"巨无霸"比喻成软件界的"鲨鱼",灵活、迅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三届<超级女声>的火爆之后,湖南卫视在2009年推出了<快乐女声>(以下简称<快女>).被广电总局"阉割"后的<快乐女声>是<超级女声>的一种延续,节目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13.
季静 《今传媒》2014,(7):50-51
自《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选秀"时代以来,歌唱类选秀节目风风火火走过了近10年,其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节目案例。从早期盛行的"草根"选秀到新兴的明星真人秀,歌唱类选秀节目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三档节目为例,从"祛魅"与"造神"的二元分立与融合来解析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期对该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以来,"易中天现象"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热点.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易中天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讲史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06年初开始,《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国》节目,他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的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其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风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攀升.易中天也因此迅速走红,有关他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在百度贴吧有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阵地--"易中天吧",大批铁杆拥趸自称"易粉"、"乙醚",风头直逼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15.
周妮 《新闻传播》2013,(2):186-187
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目编排,要在节目制作的基础上,从整个电视台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考虑,做好节目的组织、协调工作,从观众的角度来编制和实施播出程序,让电视节目发挥最大的作用。湖南卫视作为地方卫视的"一哥",不仅拥有《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我们约会吧》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受众对于媒体来说是第一位的,而戏剧性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戏剧性的关键在于利用人性中的…  相似文献   

17.
《超级女声》是近期热播的一档电视节目,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已为收视率、广告收入等各项指标所证实。对于其获得成功的奥秘,已经有了多种版本的阐释和评价,或认为它是对国外同类节目的一次成功克隆,或认为该档节目迎合了目前流行文化的审美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走红以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就遍地开花。但是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10多项禁令,为电视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一些低俗,庸俗的选秀节目拒之门外。此后,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步落寞,如何寻找选秀节目的出路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是在“超级女声”红遍全国的时候举办的。“超级女声”无论策划宣传还是操作都算是极其成功的,他们开创了直接将海选录制下来,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播放的节目形式,让观众直观地看到选手的紧张、看选手出丑、听选手跑调……巧妙地将类似真人秀的过程隐藏在一个比赛类节目中。比赛的各个环节和术语设置得新颖有趣,不再像过去那些比赛一样说初赛而改叫海选,甚至还引进了网络术语PK!“新声带”和“超级女声”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本质上也都是全民参与的一项活动,乍一看好像有些拿来主义,但是“新声带”却能在众多比…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谁改变了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青年记者》2006,(7):15-17
当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在去年风靡全国时,许多人关注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的混合使用,比如,电视演播室中歌手支持者的方阵、手机短信的投票方式,都被视为大众传播对人际传播手段的引进。问题是,当大众传播引进人际传播时,它似乎增加了很多的煽情色彩,《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