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中,我碰到过各种性格、牌气、风度的人。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寡言少语;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恬淡如水;有的问一答十,有的问十答一;有的对自己的先进事迹谈起来唯恐不详,对别人的则一语带过;有的又只说别人的先进事迹,闭口不谈自己——对这最后一种人,采访起来实在费劲,可也实在有味道。  相似文献   

2.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3.
月是故乡明     
“外面的世界很精采!”一时间,到国外去闯世界,成了一些年青演员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出国潮”。他们有的想去留学,充实自己;有的想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有的雄心勃勃,想去检验一下自己的才能,打进国外演艺圈中去。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即保留农民身份的城镇务工者。他们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社会群体。现在我国已有三亿多农民工,他们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可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面对这种无奈的情况,有的农民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权益;有的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房向东  陈奇 《编辑之友》2011,(1):115-120
房:周日在家,读了有关介绍新课改新教材的文章,专家说了新教材的种种好处,这是他们自己做的事,知道的"好处"当然特别多。也因为是自己做的事,"坏处"就显得特别不容易看到。好处自然是有的,但值得重新审视之处也是有的。新教材面世之  相似文献   

6.
冯春梅 《军事记者》2006,(10):15-15
作为人民日报的军事记者,我有幸能够经常面对英雄。像采访报道“时代先锋”杨业功、丁晓兵、王庆平就是这样。他们有的还活着,有的牺牲了;有的一生豪迈,有的瞬间壮烈。有机会采访他们,对于我这个英雄情结很深、总爱寻觅英雄人物济世价值的女记者来说,既很荣幸,又很艰苦。我觉得自己所面对的挑战,不仅是因为牺牲了的英雄无法再与之交谈,而活着的英雄也不愿展露自己;更是因为他们的事迹总会令我眼含泪水。面对他们的慷慨牺牲,我有时会默默仰望,怀着敬佩和悲痛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好好地活着,你却这样牺牲了?”往往在热泪盈眶的时候,职业…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2005,(11):65-67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8.
<正>"头届红"时期,苏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工农解放之历史重任,用青春和热血浇铸了红色政权的基石,但命运却有千差万别:他们有的身居高位、权倾一时,有的散落民间、淡泊终生;有的功标青史、名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多高级官员因为贪腐等问题受审,这些受审的高官在证据面前,大多数都主动承认了罪行。但也有少数高官,在法庭上拒绝指控,认为自己是无辜无罪的。他们有的通过辩驳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有的则在法庭上选择沉默……这几个屈指可数的高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曾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10.
署名小议     
写完一篇稿子,作者在题目下或文章后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是作者皆知的事情。看来并无异常,但对于不同世界观的人,却有两种不同的情景: 有的同志,写完稿子反复审查、核对、落实,最后才十分慎重的在文章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志,在起初稿前,就挥笔刷刷,先把大名署在前面。表现为啥不同呢?是因为他们对署名的意义理解不同:前一种人,认为署上自己的名字,是对同志、对人民、对党报负责到底;后一种人,认为署上自己的名字,可以借党报这个宣传工具,扩大自己的声誉……。他们的理解不同,对写稿的态度也截然两样:前一种人,两眼盯着革命事业,盯着党的工作,把通讯报道工作看做是整个革命事业中的“齿轮和螺丝钉”,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他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  相似文献   

11.
林光 《出版史料》2008,(2):33-34
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有的丰富多采,有的平淡无奇。这种经历,有的尽管重复多次,但时过境迁,便了无踪影;有的虽然只有一次,而且为时极短,却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自己在记者这个行当里,屈指算来,已经泡了二十多年。当记者,自然免不了大大小小的采访,但这些年来,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新动向”:有时,有的记者对采访表现出出奇的热情,他们兴致勃勃,就像到火车站去接他们久别的女朋友似的;有时,又像是经过制冷设备处理过一样,表现出出奇的冷漠。  相似文献   

13.
2014年9月以来,甘肃《平凉日报》举办了纪念《平凉日报》复刊30周年征文大赛,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来稿,截至2014年底择优刊登了50多篇优秀稿件。投稿的作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凉日报》不仅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而且因为与《平凉日报》"结缘",喜欢上写作,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的因此成了作家、诗人,有的从乡镇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并担任要职,有的成为单位的"笔杆子"受到领导器重;还有几位残疾人,因为有《平凉日报》搭建的平台,一直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是复旦大学建校八十周年。全校举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庆祝活动。新闻系有一百多位系友应邀从本市和外地回到母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欢度节日。他们当中,有的毕业于三十、四十年代,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但仍然对母校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有的则是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不久的“小字辈”,他们高兴地回来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新的感受;五十、六十年代毕业的系友返校最多,他们现在大都是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对母系的建设和发展尤为关心。系友中,还有几位是风尘仆仆远道从香港、美国赶来参加庆  相似文献   

15.
<正> 新闻资料工作同各种工作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做法、取位、追求、目标和标准。有的可以按照传统标准把资料工作做得很到位、很本色,甚至近乎难以指摘,但他们固守或仅满足于“种好自己的田”,而不肯种所谓“别人的地”;有的人则不满足于传统模式,他们立足资料工作,追求横向的延伸和纵向的开掘,力求把资料工作做得更具创造性和开拓性,使资料工作不仅保持突出的本色,而且更具有一种外  相似文献   

16.
新闻照片,是记者根据自己对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察和认识,用摄影的形式,采取一定的摄影技术和艺术手法,反映刹那间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在有的报社里,常会听到有些编辑人员抱怨摄影部门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好新闻照片;而有的摄影记者,则埋怨编辑人员“不识货”,认为自己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好的新闻照片而不用。甚至有时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气场强大的播音员主持人总能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吸引人,感染人.这种气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善于提升自己的气场,使节目更能吸引人;有的人忽视了气场的培养,在节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都有欠缺.研究话筒前的气场,播音员主持人了解播音主持气场的特点,并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气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播音主持创作.  相似文献   

18.
夸张     
当周总理轻轻地敲开他们的房门,有的从床上跳起,有的从灯下抬起头来,但,差不多都是同样惊诧的神情,嗫嚅地说:“没想到……是您!”最有趣的是林连琨,坐在床上,睁大了朦胧的睡眼,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引得大家发笑。他事后向人说:“我实在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以为是在作梦呢!(梅阡《春夜》,《人民日报》1957·5·17)  相似文献   

19.
或腼腆,或张扬,或魁梧,或精干,他们各有特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像警察. 他们潜在旅客中,有的窃贼以为他们是同行,有的警察以为他们是贼.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事业余新闻报道20多年,又长期担任乡镇领导,接触过中央到地方几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其中多数记者都很重视自己的形象,他们政治水平高、办事严谨,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和气亲热,采访深入细致,作风正派廉洁,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也确实有少数记者,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他们以为离开了本单位,自己的言行本单位不会知道,便放松要求。有的记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以“钦差大臣”自居,不把乡镇干部和群众放在眼里;有的狂饮狂喝,醉酒之后胡话连篇;还有的讲“黄”话、脏话,不堪入耳;有的吃了还拿还要,甚至搞有偿新闻,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