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斌 《出版广角》2021,(11):81-83
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履行法治媒体普法责任,法治日报社携手国内科技企业,在全国多地推出"法治融屏",以动态户外大屏取代静态宣传展示,是一次普法基础设施升级的重要尝试.目前,"法治融屏"已在全国20余个市(县)级以上城市人流密集场所安装落地,由指挥中心指挥,每天固定时间段循环播放普法宣传节目,为人们带去多种多样的法律知识干货."法治融屏"是法治日报社作为中央一级主流法治媒体,履行普法教育宣传职责,做好法律知识传播表率,弥补基层法制宣传资源空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平 《今传媒》2014,(5):14-15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已经进入普法与依法治理"共举"时期。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普法宗旨也应与时俱进,在加强法治普遍原则和培育公民现代法律精神的同时,还应以权利为本位,注重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正当权益的维护,注意批判传统法制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营建现代法治文化环境,确立"普治共举"意识,加强对法治实践的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3.
普法宣传工作的本质是法治传播。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纷繁复杂,如何规范法治传播行为、提升法治宣传水平,是当前普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法治传播过程中,传播工作者应提升法治素养,践行“四力”要求。要在内容创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原则,依法、真实、准确报道,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与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4.
黄慧  赵红勋 《视听》2016,(1):43-45
在我国大力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中央电视台强力推出了一档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法制节目——《普法栏目剧》。该节目打破了以往法制节目单纯说教或还原现场等相对单一的叙事模式,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剧形式,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表现方法,融"故事奇观"与"法治精神"为一体,有效普及了法律知识,对于弘扬正气、震慑犯罪、构建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一个坚持”应该成为中国法治传播研究的重要选题和核心内容,尤其需要加强对习近平关于法治文化和法治传播的重要论述的原创性研究,创新中国特色法治传播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法治传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法治思维和舆论监督的统一,统筹国内法治传播和国际法治传播,还要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众化普法宣传经验,建构中国特色法治传播话语体系,讲好新时代法治中国故事,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促进“八五”普法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普法主体、内容、对象、形式和效果角度分析全国档案“七五”“八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内容,发现档案普法呈现出特色化、生态化,从注重“法治精神”到“法治素养”的演进特征。档案普法应重视整体性与系统性,以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公众法治素养为目标,构建以《档案法》为基础的内容体系、以数智技术和法治文化为驱动的传播体系、多维度的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增强法治新闻权威性,还是提高普法水平、增强普法实效,法律专家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治新闻的采写离不开专业咨询,与法律专家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媒体完善法治新闻报道,提升全民法治水平,进一步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掀开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新的篇章。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助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践,法治新闻报道逐步受到关注与重视,并成为国家法治宣传的关键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使命与普法职能。法治新闻报道有助于社会普法层次提升,对于构建和谐、法治社会氛围至关重要。因此,面对社会法治需求的新常态,法治新闻报道也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摒弃陈旧的报道思维,打破沉闷僵化的报道风格,竭力肩负起法治宣传与普法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电视法制节目利用传播面广、可视性强、贴近群众等优势,承担起构建法治舆论环境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功能。它通过普法宣传匡正社会群体的行为,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它也关注中国法治改革进程,为社会的"制动系统"担当先行者的角色,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治社会的建立使得法治文化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使得公民的法治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法治新闻报道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使其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普法的作用,第二是教育的作用,第三是警示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法治社会的建设,就其法治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是全人类的不懈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努力方向。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更是将确保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奋斗目标。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到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这十五年间,特别是随着民事基本法律《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一个以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为根本,包括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程序法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全民性普法规划的实施也已进入第二十二个年头,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法治观念得以培育,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公民的生存发展权、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基本人权的实现将会得到更加完善切实的保障。这一切与新闻媒体对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传播密不可分。 在今年的“12·4全国普法宣传日”到来前夕,本刊特约中央电台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台法制节目的编播人员就法制节目的创办经历、节目运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发表感想,并对今后如何继续办好这类节目,为我国建成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作以展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法治专题节目《今日说法》开播.2003年,又一档30分钟法治专题节目《经济与法》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栏目进入到一个繁荣期.这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电视法治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普法示范效应十分显著.《经济与法》这档央视财经频道唯一的法治专题节目,重点是宣传"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则",展现在经济领域中个体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困惑,并向广大观众普及法律认识,以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如今,经历了"初生—鼎盛—冷遇—突围"的央视《经济与法》,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普法栏目剧》作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所打造的品牌节目,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为节目宗旨,在法制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倾力打造《普法栏目剧》高品质的“真金”,本文深入探讨分析了该节目的创作特点和门道,力图寻求突破,使其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法制梦想”乃至“中国梦想“的得力推手.  相似文献   

15.
李进  翟宇 《新闻传播》2024,(3):18-22+26
法制节目是当代社会中法律普及的重要平台和阵地,法制节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责任。重视和利用好法制节目这个传播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法治在线>节目的文本形态由"第一现场"和"法治聚焦"两个版块组成."第一现场"版块是对某一法治事件的新闻性叙述,实现当期节目内容的"故事化表达"与"议题设置";"法治聚焦"版块通过对同一事件的法理分析完成"议题"的思想性延伸.作为一档日播法治类专题栏目,<法治在线>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定位与新闻品牌策略主要是通过"第一现场"来加以打造并实现的.<法治在线>的"现场体"新闻叙事模式不仅是对央视新闻频道整体定位的吻合与呼应,更是对法治类新闻题材"强纪实性"电视传播手法的探索与试验.  相似文献   

17.
陈强  余惠民 《档案》2023,(2):53-57
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档案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并在我国档案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推进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亟需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以新《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健全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创新改革档案普法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祥玖 《新闻战线》2022,(14):57-60
2022年1月,四川法治报荣获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集体表彰的“七五”普法先进集体。这是对四川法治报深度融合发展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四川法治报全媒体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三维一体”推进法治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开启了一场力度空前的融合转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法治节目已日趋成熟,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的生存考虑,法治节目都自觉自愿地注入了人文关怀,一方面承担普法功能,一方面影响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法治精神,同时力求实现媒介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郑晓龙 《东南传播》2020,(12):114-116
将新闻故事化,讲述一个好故事是当下媒体所追求的叙事方式,其强调发掘事件中的悬念、冲突和矛盾等结构性力量。法治节目是以司法活动为关注对象,通过案件报道为社会公众提供间接的法律经验,承载着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的社会教育责任。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法治节目往往刻意制造悬念与噱头而选择性忽视论理与释法,出现只见"故事"不见"法"的现象,这与其对故事化的极致追求所引发的选择性报道密切相关。法治节目中的选择性报道极易引发新闻报道与司法权的碰撞,对此应进行审慎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