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8):81-88
李燕:我习惯站着跟大家讲话,这样跟大家距离近一点。先父在世时候教书60年,他从来不坐着讲话,好像这习惯影响到我们第二代,我执教24年也习惯于站着讲话,这样跟大家距离近一点。  相似文献   

2.
和农民对画对于其他艺术家是不可能的事,但曾经前卫的陈少峰认为,这是普通百姓主动参与艺术的表现,画家与老百姓都经历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虚妄夸张的艺术风气盛行的当下,李闻和一批先锋艺术家们种种看似简单甚至粗糙的绘画方式.形成了一种朴素的时代力量  相似文献   

4.
漫画虽然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但毕竟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最终还是要通过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因此一幅漫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和绘画技巧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庾晋  白木 《档案时空》2003,(5):31-33
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上过小学,初中未毕业,当过瓷厂工人,中学教员,报社编辑、记者,自由撰稿人,电影编剧,后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散文和杂文大家,散文、小说在海内外享誉甚高。尽管他本人表示最感兴趣的是写作和雕塑,但绘画却绝对是他的“镇山之宝”。“调皮”的少年黄永玉是湘西凤凰县的土家族人,父母分别是当地男女学校的校长。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美术,并且憧憬着能像村前清澈美丽的河水一样,流向沱江,流向洞庭湖,流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7,(39):87-87
现代艺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绘画材料层出不穷,各种创作手法屡见不鲜,但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农民就地取材,通过种植水稻来呈现世界名画还是很有新意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书籍封面是书籍装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音乐的序曲,是把读者带入内容的向导。封面设计同绘画创作一样,都是空间艺术。但它又和绘画有所不同。研究封面设计的艺术规律,首先要研究封面设计这一艺术形式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性,同时也要研究它与其它造型艺术的区别。封面设计是从属性的艺术,它必须为书籍的内容服务,受到书籍内容的制约;封面设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质,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由于一本书的立体结构使得封面经常处在辗转反侧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主要表现在供人们翻阅;封面设计只能在规定的开张范围内进行,限定运动空间;封面设计受到方向性的束缚,中式翻身只能向右,西式翻身只能向左;封面设计要考虑书籍的整体形态,封面与封底、环衬、扉页、版式要内外协调,风格一致;封面设计要做黑白分色稿,须  相似文献   

9.
摄影与绘画都是空间艺术,都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姐妹艺术。  相似文献   

10.
杨大伟 《新闻界》2009,(1):134-13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意识。阿多诺则认为艺术应保持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批判姿态,艺术应该具有对日常生活加以启迪和拯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梁馨予 《大观周刊》2010,(36):48-48
博文: 当下中国的绘画艺术充斥着太多的功利与烦躁艺术的沉渣被金钱搅动得四处充溢绘画艺术抚慰心灵的功能似已消失殆尽。画画在中国古代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需要“静”气,需要简单。而在当今物欲横流情况下最需要的是静修、简单,它们却统统成了奢侈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6,(21):79-79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东西方重要的艺术品而著称,馆藏文物4万余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西方的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有了素描、油画等艺术形式。而今,一门新兴的艺术——“设计”,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茁壮成长。学校把绘画和设计分为两个不同的专业,社会上出现了以设计谋生的群体,有关绘画和设计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出于职业的因素,对两之间的异同性,不得不去认真思考。一种人认为:只要有绘画能力,设计便不成问题。而另一种人则认为:设计就是设计,有绘画的功底不见得就会设计。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多为美术院校的师生,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为职业设计师。我认为设计师不但需要具备绘画的基本造型技能与审美意识和相关技法,更需要具备对形式美法则的特殊理解和匠心独运的创造意念。本就此话题悟出的几点看法,逐一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继金 《档案时空》2006,(11):17-20
人体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针对在美术创作和教学中禁止使用模特儿的极“左”作法,毛泽东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5.
每当生活中被繁冗的琐务缠身,我常常希望能抽身到一个光线幽暗的房间,期待以艺术的名义唤起深藏内心的某种冲动,现代博物馆、美术馆等就扮演了这教化审美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梁馨予 《大观周刊》2010,(45):48-4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南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他的作品贴近生活。灵感源源不断。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至今势头依然健旺。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7,(48):83-83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以伦勃朗等大师为代表的荷兰绘画与艺术在这一时期佳作纷呈,现在,代表荷兰黄金时代的74件艺术珍品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名为“伦勃朗与黄金时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珍藏展。  相似文献   

19.
一盈 《出版参考》2011,(7):38-38
直到今天,我的手机里依然珍藏着那条短信:“是一盈吗?访谈已经收悉,文章写得很好,才思灵动,吴老很喜欢……”  相似文献   

20.
线条,是最简单的审美符号,也是绘画艺术最基本的原素,勾勒着多彩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情感。西方画坛泰斗毕加索曾对中国画赞誉有加:“中国画真是神奇。齐白石先生画水中的鱼,没有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本文从绘画中线条的源起、线条美的表现及线条在绘画中所体现审美意味几个角度,展示线条艺术的魅力和线条美的最高形式——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