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救国”哲学到“兴国”哲学——面向21世纪中国哲学刍议王炯华关键词“救国”哲学“兴国”哲学作者王炯华,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长足进步的世纪,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世纪。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五四新文化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世纪,也是中国教育由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世纪。纵观20世纪可以发现,外国教学思想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在中国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本文将简要回顾20世纪外国教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特点,并反思学习引进外国教学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一、20世纪外国教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回顾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西欧传统教育派教学思想、欧美现代教育派教学思想、苏联教学理论以及现代多流派教学理论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四次重大影响,但它们传播…  相似文献   

4.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造型人才●李灵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造型人才●李灵有人说,20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世纪。本世纪仅前50年,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就达961项,而到了60年代以后,科技发明的总数竟超过了从16至19世纪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语文教学开始单独设科进而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世纪,其间经历了种种曲折和磨难。为了更好地改革与发展21世纪中国的语文教学,我们迫切需要对百年来的所作加以回顾和反思。由陈黎明、林化君两位先生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恰好可以为我们的回顾与反思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线索。《二十世中国语文教学》是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20世纪语文教育理论的总结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著者主要依照语文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将建国前后的语文教学分称“中国现代语文教学”和“中国当代语文教学”的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HINA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5期(半月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历经十几个春秋。回顾这十几年的发展,总的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从自发到自觉;从介绍引进到开展自己的研究;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无序化到逐渐规范化;从冷到热。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坐的是…  相似文献   

7.
17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以往只能借助神的观念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开始有了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期间,美国的自然体育思想传入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几十年间,成为当时中国体育的主流思想,对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际,对这一思想进行辩证分析,仍具有积极的意义。1.自然体育思想的演进及完善体育一词源自卢梭的《爱弥儿》,他用体育描述了对爱弥儿的身体教育…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学”在教育学体系中的地位分析陈扬斌一就事实而言,中国教育界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实践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已经达到繁荣阶段,这一时期不仅有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遍及全国的农村教育的实践,而且形成了一批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农村教育改革家...  相似文献   

9.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学堂到立学制、从照搬外国到创立有特色的现代学制的历史进程。随着新世纪到来,自1992年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四制”面临历史挑战,推进学制创新将成为关系中国教育世纪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一、幼儿园健康课程思想的发展——从单一的内容、形式到系统的组织、策略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健康教育得以发展的时期。美国霍特博士(Holt,L.H)在1916年主张建立儿童健康教育团,从幼儿园到中学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20年代末,日本文部省规定健康教育由“卫主教学”和“卫生训练”两部分组成,目的是通过养成儿童健康的态度和习惯、传授健康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使儿童的身体健壮起来。1932年10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公  相似文献   

11.
程刚 《教育科学》2000,(2):56-58
在雷沛鸿的教育思想中,不但论及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命题,而且还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诸如“救亡”、“救穷”、“救愚”等当时中国教育特有的边缘性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原本意义上的“救亡”问题已成过去,“救穷”问题也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初步解决,唯有“救愚”,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必须认真对待。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对尤为贫穷落后的广西社会现实,雷先生在理想主义的高远追求和紧迫严酷的社会现实条件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从国情和省情出发,…  相似文献   

12.
“活教育”口号的明确提出和理论框架的形成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陈鹤琴先生在江西创办了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开始较系统地实施“活教育”实验,意在“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陈鹤琴希望“活教育”“能成熟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民族精神的完善的教育制度,希望它能从理论走入实践,更希望它能由一隅一地之试验,发展而为普遍的推行”。“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  相似文献   

13.
从欧洲到美洲到中国,从陶行知到蔡元培到朱永新,被苏联教育模式和“分数教育”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新教育实验”,在苏州擦亮了“教育复兴”的点点星火,并以燎原之势,蔓延到中国的大半壁江山。当下.仅凭个案的成功.就宣称新教育实验决非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还为时尚早。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起码可以视作以“人的教育”为旨要的“新希望工程”的剪彩仪式。  相似文献   

14.
终身教育     
11月 26日-12月 25日 产生于20世纪60近代的终身教育思想,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推广,在 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 主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在中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 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基 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倡导终身学习,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 紧迫需求。自20世纪9…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与启示臧嵘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到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国有良知的历史学家,纷纷“投笔请缨”,以笔作刀枪,投入旷世千古的战斗。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为此写了许多有名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学改革的跨世纪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的阐发与运作黄曼君,吴建波,樊星,许祖华,张永健迄今为止,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本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文科教...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教育腾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我们现在谈论21世纪的教育时,20世纪已经剩下不到400天了。我们的国家要在充满挑战的下一个世纪中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产业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要求。21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  相似文献   

18.
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说到“儿童中心主义”(又称为“儿童中心论”),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片面的、错误的。如果说谁持“儿童中心主义”的立场或观念,这便等于是“贬”谁。我以为这是研究、传播和树立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最大障碍之一。于是,尽管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觉得依然有必要为“儿童中心主义”说几句话。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是什么?1.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  相似文献   

19.
转变观念培育“四有”新人文樵20世纪还有6年就要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了。我们将站在新世纪的门坎上,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20世纪最后几年的中国教育事业,将是最富于活力、富于创造精神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党和政府高度重...  相似文献   

20.
纵观课程内容选择的历史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 ,经历了从学科知识课程向生活经验课程的转化。而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呼声 ,又使生活经验课程回归到重视学科概念与结构的知识课程 ,以求智力的发达。经历了这样一个“钟摆”之后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课程改革的基调不再一味强调“学科”“学问”“卓越知识” ,取而代之的中心概念是“人性”“个性”“自我实现”“文化基础知识”“完整的人”等等。如果说 ,70年代以前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在“学术性内容”和“生活性内容”之间摆动 ,那么 ,70年代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