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1.根据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5的要求,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一处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具体形象地写下来。2.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学过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是让学生看到什么,听到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呢?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与“内部心智技能”综合训练的成  相似文献   

3.
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它能体现作者的语文综合素质。作文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用书面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  相似文献   

4.
新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使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学会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还不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新大纲强调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力求从观察、思维…  相似文献   

5.
指导写日记三法哈丰嘎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小学生写日记就是对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一开始写日记,学生观察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每天写一件小事,坚持每日必写。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己身边有趣味的人和事。只要把看到、听到、想到、做到的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白泉 《四川教育》2000,(1):38-39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事物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根本就没有表达欲望的现象。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具体地记叙出来呢?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激发兴趣,一课一得,由小到大”分步训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已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把较多的精力花在课文分析上,花在用词造句的练习上,学生除了家庭、学校、作业、游戏外,别的实在很少“看到听到”,也就很难“想到”什么了。所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无话可说的现象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魔术引入作文课堂教学动作描写之中,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有效地训练学生善于观察细节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真实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相似文献   

10.
眭明会 《陕西教育》2010,(10):42-42
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材料.从自己身边生活着手,把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写出来,从而起到激发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教育艺术》2008,(10):44-45
“小学生作文”无非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已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罢了。那为什么学生一提起要写作文就头痛为难,就无话可说,就害怕呢?我想这跟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又不善于观察、发现有关吧;再加上他们的见闻有限,写作时当然会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12.
添鼻子     
【训练目的】1 让学生在玩中作 ,在作中玩 ,减轻起步作文的难度 ,放缓作文的坡度 ,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 ,让学生爱好作文。2 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作文素材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清楚。【训练过程】一、课堂游戏 ,指导观察 ,分解练说1 (老师高兴地走上讲台 ,微笑着)同学们 ,又到了快乐作文的时间了 ,今天咱们玩什么呢?请大家看好了!(在黑板上画 :没有鼻子的“三毛”)2 同学们认识他是谁?你发现什么?3 谁能把从上课到现在 ,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老师为大家开个头 :“叮叮叮 ,上课的铃声…  相似文献   

13.
高进 《湖南教育》2007,(5):45-45
学生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练习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件,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书写出来。而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思考】从四年级学生写人记事的习作来看,动作描写是一大薄弱点,简单笼统,没有做到准确、细腻、生动。为突破这一难关,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丝巾变出玫瑰花”小魔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作文教学无序化现象特别严重,教师让学生背诵现成的优秀作文成了提高作文分数的捷径,学生不能在作文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学会观察,自然表达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输入,存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语言文字信息,还要存储学生自己没有办法亲自看到听到体验到想象到的语言文字信息。而写作文就是将存储在学生大脑里的语言文字信息提取出来,进行重新的编码组合,完成写作文的任务,所以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对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话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话的现状   写话特指小学第一学段的孩子在不懂得任何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完全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借助文字记录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   ……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1.力求少束缚,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自由表达,“我手写我口”,抒写真情实感。 2.重视“抓好起步,打牢基础”,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既不刻意拔高要求,也不轻易降低标准。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是训练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开发智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因此,我们要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多读多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越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