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纪友 《学语文》2007,(1):27-28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的策略和方法是每届高三语文教师不可避免的和要深入思考的一个永恒话题。不同的学生群体,稳中有变的高考试题“,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等等,这些元素的变化,它促使广大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地调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的策  相似文献   

2.
王长景 《学语文》2008,(4):25-26
2008年高考虽已拉下帷幕,但高考试题仍是近期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今年的试题也是传统高考的最后一套试题,因明年的语文新课标高考题将会有一定变化。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一定的过渡导向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今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是紧扣考纲、稳中有变、注重人文、难易鲜明、不足明显。  相似文献   

3.
高考文言文试题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几年该题的分值基本保持在20分左右,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值的12%。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可以发现文言文阅读试题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本文从命题依据、文本选择、考点分析、题型题量等方面评述2005~2009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并就今后高考文言文命题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我省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已经实施两年了.2008年高考甫一结束,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自然十分关心2009年安徽省的高考会考什么以及怎么考.这也是新高三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旧高考的变与不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研究其规律能够帮助我们对2009年的安徽新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从而不再盲目,不再踌躇,及时准确地把握住备考复习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5.
邵成英 《新高考》2010,(10):11-11
"稳中求变,变中出新",这是历年高考语文命题的原则,今年亦是如此。那么,今年的高考命题是怎样体现这一原则的?这对我们明年的语文复习有什么启迪呢?我们该怎样应对这种命题的稳定和变  相似文献   

6.
孙延堂 《招生考试通讯》2008,(3):I0006-I0010
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带着众人的期盼终于出炉。通过比较,我们发现:2008年语文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变中趋新,日渐科学完整,合理又完美。  相似文献   

7.
2011年高考落下了帷幕,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格局沿袭2010年,体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高考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相互制衡、相互依存。语文高考改革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才可望提高语文高考的整体效能。而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单一角度的思维,缺乏整体观照.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因而收效甚微。本文试图着眼于高考语文命题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思考.从整体、本质上探寻其命题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023年高考语文依然是稳中求变,但是哪里“变”了,哪里“没变”?文言文考查,在题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加切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命题大胆尝试与试卷上其他文本的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在坚持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稳定“不变”的试卷结构、阅读和写作一份试卷,需要有所“改变”,以使高考语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0.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究其因。考查脉搏把握不准、高考试题剖析不透、应试对策实施不力是三大“瓶颈”。为使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46例病句作如下观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如何应对“名著欣赏”的考题要求和从“对联”到“名著欣赏”看语文高考命题的指导意义等三方面来探讨福建省语文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进而探索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语文高考复习历时长.然而复习效果却不尽人意。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作者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测试趣味化、解题技巧化、答题笔墨化、训练时间化的语文高考复习的四种优化技巧,以期切实提高语文高考复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任宝剑 《学语文》2011,(2):48-48
1.2011年安徽省高考说明的语文部分较去年是迈小步,不停步,稳中微变。从2006年开始,安徽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走过五年.在亮点频现.争议不断中渐趋成熟。今年的《考试说明》凸显“平稳”特色:突出大纲“以能力立意”。考查学习能力的层级不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不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保持不变;但名句名篇的默写范围有变;试题形式稳中有变。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要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师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高考语文试卷以学生为敌,曾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如余杰就写有《以学生为敌——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一文。也许是因为语文是个大学科。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所以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高考试卷往往容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最近重读毛泽东在1964年的一段话——“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6.
刘萍 《学语文》2015,(3):53
语文教材在高考中究竟有没有用?作用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部分教师和高三学生。其实,高中课本不仅有用,而且还是高考之"宗"。高考试题的形式再变,它的内容都要来源于教材中。对于高中教材,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充分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王明清 《考试周刊》2011,(58):12-12
对口单招高考是我国高等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对语文的总体要求基本一致,都离不开基础和能力.但其中的差异性也是十分显著的。对口高考语文侧重于考查基础识记,而普通高考更侧重于考查在基础知识之上形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与复习方法等方面应该有所不同。文章探析了对口单招高考语文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命题工作中.命题组认真依据国家和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纲要》精神,严格执行命题要“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方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试题的编制.今年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力求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新课程更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育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就高考而言,则主要是围绕语文所具有的独特人文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和应试素质,从而走出语文高考的成功之路。这里,我想就把握好语文考试的"变"与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变",处理好实际操作中的几对关系,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高考文言文命题 高考命题历来是"稳中有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2003年高考又是使用"新大纲"、"新教材"(2000年版)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的高考,考虑到高考对教学的检测性,高考命题无疑会在"稳中求变",文言文部分的命题当然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