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漱溟的风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梁漱溟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 梁漱溟先生1893年10月31日生于北京,1911年毕业于顺天高等学堂,1918年至1924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为一代大儒、哲学大师、社会学大师,他先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191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2)、《乡村建设理论》(1937)、《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4)、《东方学术概观》(1986)等。作为一位政治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先参加河南村治学院工作(1929),后参加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1~1937)。抗日战征爆发后,为谋国内团结,1940年参加发起建立中国民主同盟。1940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代表民盟参加两党和谈。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0,(9):18-18,43
<正>李熠煜在《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上撰文《文化视野下乡村民间组织转型动因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民间组织呈现出外生性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内源性民间组织相对萎缩的趋势。中国乡村的民间组织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2,(17):59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国五千年盛衰治乱之理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2,(23):82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  相似文献   

5.
罗哲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这是当时唯一从事中国古建筑调查研究的学术机构。在这里,他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先生等学习并参加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1946年开始,罗哲文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任助理研究和助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本刊编辑同仁得知中国老科协第一届会长、两院院士、我国名桥梁力学专家李国豪先生于2005年2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的噩耗后,心情皆万分悲痛。我们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南》一书中:得知他的一份简历,概括了李国豪先生一生为我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李国豪,广东省梅县人。1913年4月13日出生。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40年和1942年先后获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校长、名誉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9年11月,李国豪先生当选为中国退(离)体科技工作团体联合会(中国老科协前身)会长。本社社长、中国老科协第一、二届秘书长陶嫄写了一篇题为《悼念李国豪会长》的章,追忆了李国豪先生在担任中国老科协第一届会长时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07,(10):F0004-F0004
孙泳新,男,山东招远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拜写意国画大师崔子范和孙其峰先生为师。其作品深得先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及崔子范大师意蕴。其创作的《红牡丹》获中国和平统一国际书画大赛金奖;《墨牡丹》获亚运会书画大赛铜牌;《岁朝图》获1992年国际老人节南北书画精品展一等奖;《春曲》获金鹅奖国际书画大赛铜牌;《墨竹》获国际书画精品大展金奖。他曾在东南亚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评选为中国百杰画家。邓小平、李鹏、杨尚昆、刘华清、余秋里、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其作品。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美术馆、画院都收藏其作品。他还有近500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先后有200余幅作品作为国礼送往40个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孙泳新被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促进国际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华人著名美术家环球绘画和平之旅。在慈善中华行"龙子心"工程中,他的一幅"龙"字在新疆助学拍卖会上以三万六千元成交。他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不遗余力,全世界都留下了他为慈善公益活动而来的串串脚印和片片善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I0002-I0005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宝级瓷器接连失传,烧制方法不为人知。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的叶宏明,有着“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的美誉,他与中国陶瓷文化结下绵绵之缘,瓷器的发源地之谜被他破解,“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南宋官窑在他手下重生,制作工艺失传700多年的龙泉青瓷在他手下重新泛出青翠的釉色,从深埋在土里的片片碎瓷中,他找到了焊接历史的秘方。  相似文献   

9.
于建平高级建筑师,1940年4月出生,江苏新沂人。1965年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水城煤矿设计院,1974年随单位迁至山东兖州煤矿设计院。先后参加多个大型矿区的规划设计,1988年晋升为高级建筑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同年被考核认定为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年任煤炭工业部南京设计院总建筑师(副总)。著有专著《煤矿居住区规划与建设》;论文《兖州煤矿城镇布局特点及建设经验探讨》、《苏鲁豫皖煤矿城镇现状调查》等。  相似文献   

10.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邓晓芒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近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开宗明义便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要恢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XI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然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半叶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梁漱溟的文化观可说是独树一帜,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激进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也不同于守旧复古派的;他将唯识学、西方生命哲学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系统的文化观。他以意欲来解释生活,复以生活来定义文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文化三路向说,反对普适性的文化价值理论,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走着一条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同于印度文化的路数。由于中国文化的早熟就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化发展路向,所以我们不能够产生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而科学与民主是任何民族都必须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走西方文化的路向。中国文化的优长之处在于有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着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应该说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世界文化将来必定都要走上中国文化的路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1949—1950年间,《留美学生通讯》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发行的一份油印中文期刊,因其发行周期短、发行面广、发行量大,而成为影响广泛的期刊,并为美国9所大学图书馆所收藏。汪衡1930年代翻译《毛泽东自传》,编译《周恩来抗战言论集》,1940年代留美,化名李同创办《留美学生通讯》,担任主编,并响应新中国政府号召,1950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6月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科技哲学中心、《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主办了一次“2004—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09,(34):F0004-F0004
萧承震,1942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自幼秉承家学,深受其父萧龙士(著名书画艺术大师)教诲,研习书画。曾和其父萧龙士先生合作出版过年历。1996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为萧龙士艺术研究会会长,松风竹雨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  相似文献   

15.
政策     
《世界发明》2010,(10):8-8
文化部出台文化人才规划 文化部近日出台《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文化系统第一部人才发展规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首个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王广仪。男,1940年生,江苏江都人。副研究员。毕业于芜湖电力学校,先后在钢铁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安徽大学进修。现任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省化工产品质检站总工程师,系安徽省分析测试协会及省质检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元素医学》和《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编委、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创建人之一)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李林先生近期发表的《对袁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的几处商榷意见》,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版《中国文学史》若干表述进行质疑,本文拟从文学史的品格、文学史的写作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不同意见,并与李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16日,汤森路透发布了《中国专利活动——中国创新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参加了11月15日的汤森路透智讯交流会,并就报告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汤森路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总裁大卫·布朗先生。布朗先生首先谈到,过去的五年间,中国创新有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樊洪业先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名家,自1980年前后进入该领域以来,发表了不少论著,尤其是编纂《竺可桢全集》,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以及《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中国科学院史事汇编》等,为史料建设不遗余力。在我们期盼他实施自己的著书计划时,先生却突然病目。友人遂请他以在家讲课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自己关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见解。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先生发现了这篇自己早年的旧稿,稿纸中还夹有席泽宗先生1983年8月23日写的复信,称"读过一遍,觉得很好,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发表"。但它因作者后来忙于其它事务,长期搁置而被遗忘了。编者认为,这是一篇佳作,虽作于30多年前,仍基本没过时。故坚请先生允许我们发表,以期引起讨论,推进相关问题的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迈克尔·鲁斯(Michael Ruse,图1),1940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70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哲学专业)。他曾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任教35年,现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露西尔·韦克迈斯特(Lucyle T. Werkmeister)哲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项目主任。他是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获得过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等。他创办了《生物学与哲学》期刊,现为荣休主编。研究领域为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在相关领域著述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