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时期,利用新的传播方式构建政府公共关系已经成为必然。随着政府公共关系主体职能的变化、客体利益的分化、传播媒介的发展,政府公共关系的构建面临新的形势。政务微博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政府的公众信息管理、公众舆论管理、公众形象管理和公众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2.
乔莉萍 《新闻传播》2006,(10):40-41
随着现代政府的行政事务日趋复杂,政府逐渐发现很难在一切问题上都获得公众的赞同。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政府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与记者招待会等制度,以向公众及时提供资讯,力图通过公众的参与来获得公众认可与支持。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政府高效施政的重要方式,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法理依据就在于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不断涌现,构建了政府官员与公众直接交流对话的新平台,但是政府官员微博是否真正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也受到争议和质疑.本研究基于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对三个较为典型的政府官员的个人微博进行考察,分析政府官员个人微博在传播定位、传播内容、互动性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探讨作为一种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新渠道,政府官员个人微博的具体功能何在,回答它能否有助于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对政府形象、政策传播是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等问题,并尝试对这种新的官民沟通方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温志强  高静 《传媒》2019,(10):50-52
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要依托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途径进行信息传播,公众很少有机会通过这些媒体表达自我诉求或影响政府公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多是呈单向性的形式,而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和透明程度受限于客观因素,公众也无法进一步了解政府。  相似文献   

5.
通过新闻发言人这种直观的、人性化的方式.向媒体和社会公众传达事件的即时信息、政府的态度、采取的措施、解决的程度.满足公众趋利避害的需求.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有效地调节公共关系.树立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李云雯 《青年记者》2012,(17):10-11
政府网络传播是政府利用网络媒介进行的公共信息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一种双向沟通的信息传播方式.①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政府传播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一元走向了多元,由宣传走向了传播,政府传播的目标也逐渐指向了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建造、公共关系建构,社会危机处理与政府形象建设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驰 《视听界》2013,(2):76-78
政府形象凭借一定的符号和媒介手段传播作用于公众,公众通过有效地解读符号接受形象信息,政府媒介形象塑造一直被视为政府部门调整外部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和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视觉化传播时代,媒介以数字技术、交互式传输为标志,具有虚拟性、消费性、大众性、复制性等特征,改变了单一单向的平面化传播形态,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表意手段也随之发生改变,意味着政府部门调整外部社会关系的传播格局和舆论机制将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关于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技术对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影响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应然状态的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失衡表现与原因的研究,以及政府、垛体与公众关系重构策略的研究等.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研究展望:一是对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将越...  相似文献   

9.
媒介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敏感的公众,同时也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政府、社区、名流等公众的桥梁,公众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忽视公众利益和诉求就意味着失败。  相似文献   

10.
政府微博是政府公共关系构建的一条新渠道,其在政府发挥沟通、协调、服务职能,追求自我完善,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方面已经发挥作用,是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有效手段,但是政府微博,作为一个网络新兴事物和政府公共关系构建新手段,受微博这一媒介本身特性、已有政府信息传播机制、大的媒介传播环境等条件限制和制约.随着政府微博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深入和不断探索,政府微博在政府公共关系建构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民知情权的彰显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现代政府已很难像以前那样消极躲避、闭口不言,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积极的“危机公关”。所谓“危机公关”指的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2.
岳颖 《湖北档案》2007,(3):15-17
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政府和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保证政府负责任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政府进行日常重要管理的基本工具。开发利用好政府信息资源,满足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不仅是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政府绩效,开创信息时代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局面的重要措施。电子政务的实施,为公众提供了一条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新的途径,然而,从政府网站运行的状况来看,政府信息服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三角互动关系。首先.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其次,媒体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要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作为,并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媒体担负着“环境监测”的作用,媒体有责任为政府、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新近发生的,尤其是与公众休戚相关事件的最新信息,主动对危机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4.
政府传播与制造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府行为”与“解释政府行为”两个方面讨论了“制造认同”之于政府传播的价值与内在联系.认同的生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心理过程.发生于互动主体间的认同主要体现于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政府作为制造公众对其集体认同的主体,无论对内或对外,都有必要了解公众现有的价值取向,理解其心理渴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之相符合的相应作为,努力成为公众的心 里寄托和信赖对象,真正实现公众高认同度的产生.无论面对国内民众还是国际社会,政府传播归根结底是政府执政理念、价值观的传播,只有通过努力获取国内外社会对于政府的认同,营造其对政府作为的同意,才能有助于政府施政与外交的有效进行.基于此,制造认同必然成为政府传播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深度、广度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危机,我国已进入了危机多发期.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治社会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关系到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政府公关能力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政府能力的关键指标.因此,提升政府公关能力,是政府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要让社会公众能够获得政府信息,也要强调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尽量减少公众在获取政府信息时的障碍,节省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只有实现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便捷性,才能够真正确保政府信息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2年全国性调查数据,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基本现状。其一,公众倾向于认为公关是拥有一定专业性的传播实践;其二,国家和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关主体,公关能促使国家/组织事务成功;其三,公关对新闻拥有积极而非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二者都以事实为基础,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其四,公关业的职业道德受到认可。追溯公众心目中的公关形象从消极向积极转变的动因,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公关需求与实践的增长提升了其社会"能见度";从业者的职业化呼吁和社会责任倡导为公关有力"正名";公关学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迅疾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与公众对话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原则.本文首次将对话沟通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联系起来,以随机抽取的100个公安微博及其1000条主帖和7000余条跟帖为对象,考察Web2.0环境下政府机构的线上对话沟通可能拥有的积极效果.研究发现,对话沟通程度更高的公安微博拥有的社会联接更多,公众参与度更高;但对话沟通对公众信任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在影响公安微博线上社会资本的各种对话特征中,提供本地化信息最为关键.本文的发现提请政府机构注意加强与公众的在线对话沟通,并提供了明晰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政府的咨询服务和政策指导,公众越来越渴望通过信息化的政府获取快捷、方便、自主的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有效地将传统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现代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将一个廉洁、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的全新政府形象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政府信息的公开是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即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发言人不是政府与公众开展网上信息交流的"摆设",而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问政的网络通道。网络发言人作为政府联系公众的实时信息渠道,必须做到畅达、高效、务实。从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出发,需要解决好政府信息的收集、组织、授权与发布问题。无论从某一级政府还是其组成部门来讲,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