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骏 《新闻世界》2013,(9):286-288
本文所讨论的社区运动主要指业主维权活动,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学、政治学对该领域的研究已不鲜见,但从组织传播学角度关照业主维权的媒介使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发生在H市的三个维权个案为样本,聚焦以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传播。研究发现,组织化的社区传播能够汇集业主在维权行动中的公共舆论,同时提升业主的传播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5,(15):4-12
本文以N市G楼盘的维权事件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资源动员和公共性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中业主的表现。研究发现,城市业主充分运用法律资源、传统媒介近用和新媒体使用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资源调动,起到了作为"弱者武器"的独特作用;但媒介只是维权动员与舆论扩散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局限于对公民权自我保护目的追求,造成了无法上升为公共性的困境。本文借用"私人公民"的概念来解释城市维权业主团体公共性与自利性的统一。当然,目前这种社区治理的困境是中国房产改革和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产物,需要将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在总目标上形成一致,以构筑社区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薛华  黄璐 《大观周刊》2011,(30):88-88,51
关于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一直在我国法学界悬而未决,立法上举棋不定甚至回避的态度令人费解。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广大业主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确定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该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京冬日的寒风里,回龙观社区那块牵扯到6000余户居民利益的绿地,一如过去三年那样搁置着——这是他们三个月维权的最大收获。业主聂海亮说,社区不单是物质化生活的载体,也应该在政府民主体系里写一笔。  相似文献   

5.
社区媒介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蕴含着实现民众媒介近用权、传播民主化、培育公民意识等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及新闻业生产的双重变迁,社区媒介在中国语境下有其独特存在样貌和理论意涵,以及方法论上的研究意义。融合性社区媒介作为社区居民参与式传播的平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赋权,并通过连结性行动发挥着重塑社区、培育公民意识、维权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区媒介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蕴含着实现民众媒介近用权、传播民主化、培育公民意识等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及新闻业生产的双重变迁,社区媒介在中国语境下有其独特存在样貌和理论意涵,以及方法论上的研究意义。融合性社区媒介作为社区居民参与式传播的平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赋权,并通过连结性行动发挥着重塑社区、培育公民意识、维权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天天315》节目为例,通过分析已播出的节目,基于服务意识和法治思维两要素,有代表性地分析了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传播现状,并进行了有益的展望。文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探讨了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全局角度,结合服务意识和法治思维进行了分析。文章对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优化语言表达样态、提升节目驾驭水平、增强节目驾驭能力、创新节目形式、落实传播目的等,提供了相对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宇青 《视听》2018,(11):133-134
在女权主义不断扩张的新时代,女性维权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热门话题。在现实社会,女性的地位和身份认可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依然面临着合法权益遭受来自家庭、社会的不同程度侵害的现象。伴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种种政治表达和维权活动增多,公民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女性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凸显。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赋予了公民们更强大的话语权,本文运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分析新媒体赋权以及女性运用新媒体维权的现实意义,从而呼吁更多的女性积极地参与维权。  相似文献   

9.
要新选出来的业主委员会能自己设定一套制度,在一个玻璃箱子里为业主做事,完全公开、透明,这是需要有抱负的人才能做到的。说到底这不是物业管理,这是社区政治业主张明伟如今终于找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在建外SOH0的“物业门”事件爆发以前,张明伟从来不知道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是谁。他说,自己从未收到过相关的选举通知和选票,也不知道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的主体意识是前些年新闻界借鉴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性概念,把它引入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其实,用句大白话讲,其核心内容就是探讨新闻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活动主体的——人——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主体意识,又如何看待在主体意识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从而正确处理新闻传播的党性观念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等问题呢?笔者愿在此发抛砖引玉之论,以求教于方家。主体意识的形成要受社会政治意识的制约新闻传播的主体即人,主体意识也可以说是人的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电视日益加快融合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主播的职业角色和传播功能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发生新的变化.本文以新闻主播这一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析新闻主播在多元主体节点式传播的全媒体生态中如何在开放场景和融合业态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用户意识、信息传播的互动意识以及因势利导的舆论引导意识,在共享话语体系与价值空间的新型主流媒体中成为具备融合思维观的人格化界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现状,结合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背景,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要提高高校廉政文化传播主体的传播意识,打造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体系,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转向,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渠道和积极有效的传播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47):44-44
在前一期(45期)的家有喜“饰”栏目中,我们推出了“走入十二棵橡树社区”的特别策划。本周,我们接到了十二棵橡树很多业主的咨询电话,也有业主将户型图直接送到栏目组.因此.我们将在版面开设“谁来为我装修”版块,为业主提供一个寻找最佳装饰公司、最佳设计师、最佳建材及家具产品的平台。只要你有需求。都可以联系我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对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政治传播主体如何对待和处理政治传播的主体意识。政治传播主体意识是政治传播主体在进行政治传播活动时对自身特定政治目的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性也具有两个层次:初级的层次和高级的层次。初级层次是指在政治传播活动中直接指向传播对象的意识;高级层次是指在政治传播活动中通过指向传播对象而返回到自身的意识。政治传播的主体意识在具体的政治传播活动中通过劝服性、灌输性和倾向性、强制性、单向性和虚构性一系列的形式和属性表现出来。在目前的研究中,一种突出的偏差是政治传播中用传播代替宣传;如何在外传播中保持和强化主体意识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体要敢于在坚持政治传播中应有的政治立场,对政治事实的报道要有必要的政治价值判断,从而正确引导受众的政治价值取向。强化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的策略是:保持政治传播的主体意识与受众之间的适度张力;摆正媒体的角色和位置,发挥媒体塑造政治传播主体良好形象的作用;政治传播战略的原则性与战术灵活性之间的巧妙结合;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的主体意识是前些年新闻界借鉴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性概念,把它引入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其实,用句大白话讲,其核心内容就是探讨新闻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活动主体的——人——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主体意识,又如何看待在主体意识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从而正确处理新闻传播的党性观念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等问题呢?笔者愿在此发抛砖引玉之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时代,受到图文宏观环境的影响,截图传播在媒介的普及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中迅速发展,成为传播主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本研究以引发网络关注的霍某陈某事件为例,探讨研究截图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发现,由于技术赋予的使用便利以及截屏传播带来的“接近真实”的感受、对文字的生动再现、维权留底的有利武器等功能,使截图传播从一个方便人们保留内容的辅助手段转变成内容传达的主要运用手段。但伦理问题也伴随而来,其原因与媒体技术、媒介属性、传播内容、传播主体等有关。据此,本文从技术支持、政府政策调整、用户素养提升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社交媒体环境下截图传播伦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相似文献   

18.
魏颖  陈致中 《青年记者》2016,(17):10-11
健康传播是近年来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美国爱默森学院较早开设了健康传播课程,对健康传播也有较多的研究,因此给出了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健康传播是为个体、组织和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在重要的健康问题上影响和推动他们的一门艺术和技术,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健康政策、社区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等.①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看,健康议题的传播,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等,都将对受众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以新闻媒介为传播主体的健康传播会对广泛的受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社区传播具有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的功能,可以成为社区内外沟通的桥梁,能够培养居民民主参与的意识。针对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要有效整合新媒体功能与社区原有功能,更好地以社区传播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如何重建乡村社会的归属感,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传播基础结构论为研究范式,选择了具有较高的归属感和社区活力的傣族村寨曼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探索传播基础结构在乡村社区归属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传统民族村寨中,微观层次的人际传播和中观层次的组织传播,在曼朗村寨社区归属感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