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报党刊新闻文风中存在着日益见长的长、空、假病征,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视角剖析了改进文风的必要性和落实短、实、新文风的迫切性,从报刊工作者、报刊机构和报刊受众等多个层面探讨了党报党刊改进文风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风问题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党报就开展过反"客里空"运动,把文风作为重要的内容。胡乔木同志在长期参与领导新闻工作并直接从事新闻写作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新闻评论文风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对这些思想和观点加以研究探讨,对于指导新闻工作,改造新闻评论文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态度是革命文风的基础新闻评论的文风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写作表述方法的问题,它更是新闻评论作者多方面素质的表现,其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3.
贾忠贤 《新闻前哨》2010,(10):46-47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这篇讲话对改进新闻文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批评了新闻界的不良文风:“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句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总书记的批评尖锐明快,揭示了新闻不良文风“假”、“空”、“平”的三个特征。 与“假”、“空”、“平”的不良文风截然不同的是,被誉为“中国新闻银河中一颗闪亮明星”的焦点访谈节目以“真”、“实”、“美”的文风受到观众喜爱,成为吸引了亿万人目光的永恒“焦点”。“访谈”的文风特色在其标题中就得到了鲜明体现,对其…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5月12日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这篇讲话虽然是针对领导干部改进文风说的,但对改进新闻文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引领风气之先的新闻媒体,不仅要做改进文风的倡导者、宣传者,更要做改进文风的实践者、急先锋,树立良好的新闻文风,以新闻文风的改进来推动、促进全社会文风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党报文风与当代文风的关系十分密切,党报文风对当代文风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这是现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也是研究新闻规律和党报规律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现在,报纸上登载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采,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江总书记这番言简意赅的话,既是对各级党报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嘉奖,也是对现时党报文风主流方面的充分肯定。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在充分肯定党报文风的健康主流之后有一个“但是”,他说:“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  相似文献   

7.
同是对一件事的报道,党报区别于晚报;报纸区别于电视;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究其根本,是文风决定了差异。所谓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和运用语言的风格。"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对于地市党报,是新一轮的新闻改革,通过改文风使党报更具亲和力,更具权威性、可读性、引导性,由此更加彰显个性。改文风是地市党报发展的时代需要。千人一面、万人同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会让人过早衰老,这样的作品会让审美产生疲劳。当读者了解这种雷同、这种呆板是人为掩  相似文献   

8.
张东进 《东南传播》2012,(9):174-176
本文选择纸质媒体的权威代表《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进行的新闻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从党报的报道理念、党报记者的工作作风以及党报的文风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党报在这一期间涌现的新闻作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剖析党报在此次活动期间对以往问题和弊端的改进与突破,指出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尤其是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给地方党报报道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指明了方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出台了进一步改进文风的实施方案。作为我国最基层、覆盖面最广泛的地市党报,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和地市党报特点,贯彻落实好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和"走、转、改"精神,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重大而现实的政治和实践课题。增强策划意识,创新版面内容一是在创新政务报道上求突破。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以《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为题,要求杜绝"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提倡"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并就怎样大力改进文风提出三条意见。至今读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对切实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提出了要求.当前,新闻战线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以朴实清新的文风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11):4-7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张,要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理解、运用和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则。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延安整风和党报改版是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内容大致有党报的性质和功能,党报的特征,全党办报方针,党报文风,处理政治与技术关系的原则。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努力,主要在依据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展开,突出"四个自信",重点构建中国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3.
如何牢记使命、迎接挑战,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率先垂范,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不断深化"走转改"活动,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  相似文献   

14.
邓绍根  郭慧玲 《当代传播》2021,(4):11-16,26
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文风百年史是一部从成长到成熟的不断完善的建设史、探索史.它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反对文言八股发展为反对"党八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新文风、反对受极"左"思想的不良文风和"帮八股",经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反对"长、空、假"的"新八股",最终发展到新时代的"短、实、新"的清新文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新闻宣传文风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主题,而结合中国国情、贴合时代特色、符合群众味口是不同时期新闻宣传文风建设的重要目标;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宣传文风思想则对各个时期的文风建设思路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报道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任务,"四力"是新时代新闻工作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更要践行"四力"。作为州市党报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不断增强"四力",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时势,用头脑萃取精华,用手中之笔记录时代,是提升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1994,(1)
新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在新的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在坚持新闻指导性、服务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可读性,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增强可读性,不仅要求内容要遵循新闻规律,也要求文风轻松活...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进文风,努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其成为读者竞相争阅的"紧俏商品".为此,改进文风,实践"三贴近",打造新闻精品,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鸡西日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中,认真贯彻中宣部关于"走转改"的工作要求,通过"走转改"活动解决了报社改制后出现的一系列困惑,从根本上恢复和发扬了党报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实践证明,走进群众当中,转变采访形式和编辑作风;改变套话、大话、空话等八股调的僵化文风,对于转换地市级党报的办报经营机制,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品位,扩大党报在新闻传媒中的受众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图",党报创新新理念2009年下半年,《浙江日报》新一轮改扩版把触角伸向读者需求和关注度.在创新办报思路、创新新闻内容、创新文风的基础上,请德国美达公司设计党报版式,将报形改为瘦报,并注入时尚元素,以契合现代报业发展的流行色,着力探究党报面孔出新出彩.在此轮改扩版中,特别强调"图"的作用,还原"图"的本真,让"图"在创新中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在新的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在坚持新闻指导性、服务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可读性,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增强可读性,不仅要求内容要遵循新闻规律,也要求文风轻松活泼,在版面设计上要新颖,增强可读性.并力求做到图文并重。但并不等于有了可读性,就有指导性。作为新闻自身,既然是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