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2.
训练内容回顾自己所学会的小制作,将自己制作某件小制作的过程写出来。设计理念“一次小制作”习作练习前曾分别安排了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和实践活动“科技知识介绍会”,是一次把活动与习作紧密联系起来的实践性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在本学段(四年级)总目标中指出,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教学时要注意把学段总目标与本单元习作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实践,轻松、快乐地完成习作。教学目标1.在观看、想象和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乐于把动手制作某个小制…  相似文献   

3.
“减负”后,临澧县合口完小响亮地提出了“减负不减质,实践出素质”的口号,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以“八小”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开学以来,该校利用双休日,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生活小主人”“当代小雷锋”“校长小助理”“科技小专家”“电脑小博士”“新闻小记者”“电台小主持”“艺体小明星”等“八小”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八小”内涵将它们分为“习惯养成、人格完善、技能培养、特长开发”四大类,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组织学生实践。该校还分月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分班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档案,…  相似文献   

4.
在 2 0 0 1年 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 ,对学生“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强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5.
王云生 《考试周刊》2013,(99):167-168
郭元祥教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在中小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制”要求一个教师指导一个或多个学生活动小组的活动。由于班级人数的限制,一个班级往往需要若干个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即教师小队(teacherteam),共同指导学生活动。作为一个一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我对郭教授的这段话感同身受.觉得导师团队制的建立和实行是推行综合实践互动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为维护其统治根基,不得不接续“百日维新”之遗绪“重行新政”。变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但当时国内教育无法培养新式人才,只能仰赖出洋留学来达成。晚清政府采取的鼓励官绅东渡取经和奖劝学生留学东瀛的两大强力措施推动了留日浪潮的形成,“自强”运动所确立的“中体西用”思想的中庸选择是留学日本的行动指南,知识精英“新民德”“开民智”的呐喊在观念层面促成了留日浪潮的兴起,而留学日本“同文”“费省”的两大优势则助推了留日浪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创设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从各种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在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从单一的问答式教学走向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发现”,建构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从以教为追求结果的“小环节”走向以学为中心的“大任务”,建构知识内容结构化的探索性学习;从“统一化”的标准走向“适度化”的评价,建构开放分层、因材施教的评价模式,从而形成助推学生发展的教学新样态。  相似文献   

8.
学生培养导师小组制,把促进学生的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重要突破口,围绕“读书活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三大主题,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强化科研文化的熏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他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把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科研方法,重在培养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已成为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的培养和锻炼,而实验作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同时也是主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也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制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有赖于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善于超越和突破“常规”的思维能力——“非常规思维能力”。这种“非常规思维能力”作为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校开展“合格小公民”“五小”活动,其中“五小”即小伙伴、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小主人。要让学生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和善于合作的“小伙伴”,教师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情境,组织各种活动。教育专家朱永新说:“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第一个规律。”而班级活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可以培养合格“小伙伴”。  相似文献   

11.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作为职业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德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甚至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德育品牌是职业学校的无形资产,是竞争优质生源的核心要素,应根植于学校的文化土壤,在不断积淀中丰富内涵,在自我更新完善中聚成特色,在不断创新中科学发展;应积聚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育人体系,遵循教育的规律,更有利于育人成果的实现。德育品牌创建需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模式,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科学严谨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以及建立促进品牌形成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总体上还是在价值一元化的思维方式下运作,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商谈等德育新理念不相适应。为此,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应基于时代发展和学生主体的特点,由注重传承德育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感受力和行为力,努力创建一种对话共享、活动参与、丰富开放、动态生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向本真德育回归是现代德育的重要使命。德育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天性伦常和天理良心为根本和依据。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根源、基础和元德,现代学校教育应以孝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石和切入点,构建德育的新模式。这是回归本真德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构建健康、温馨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关爱孩子的责任,积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文章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研究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天等县民族小学实行的以学校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合力管理的多维互动做法,探讨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农村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相对弱化的现状,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辨识性教育,拓展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人际性教育,关注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新范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传统知性论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德育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范式以道德知识和生活育德的新建构为基础,以在实践中整合为途径,通过“知、博、意、行”的融合和德育整体性作用的发挥,促进道德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生成,实现对人的整体性塑造。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形成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的心理基础。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弱,又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是三者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长期短缺,使他们难以在家庭中获得早期社会化必需的生活经验、道德规范、学习技能、情感体验、行为习惯等,对其生活经验积累、道德习惯、文化学习、心理成长、行为养成等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家庭,避免这种短缺;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尽力去弥补这种短缺,降低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针对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龄儿童的交际圈、生长环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但是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家庭的制约的。随后,文章针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各分量表如家庭气氛、父母的要求、父母的榜样作用等都对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想、集体意识、行为举止、扶助需要、亲和需要等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