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剪报服务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树立图书馆剪报服务的品牌形象、传统剪报和电子剪报的关系、形成剪报服务特色及报刊发行状况等方面论述了对开展图书馆剪报服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传播方式、内容范围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图书馆剪报业在面对因特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作了分析.阐述了实现从传统剪报向电子剪报过渡的有效途径,简述图书馆剪报服务及其在信息营销中的作用,重点对图书馆信息营销中的剪报服务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时代与图书馆的剪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图书馆剪报业在面对因特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实现从传统剪报向网上剪报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剪报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岫 《图书馆界》2011,(2):24-27
阐述了图书馆开展信息剪报服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还以图书馆实际工作为例,具体分析、比较了图书馆剪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指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剪报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谈图书馆剪报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谭振球 《图书馆》2002,(6):81-82,92
简述了国内外剪报服务的历史,论述了图书馆报纸信息开发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因地制宜、进一步做好剪报工作的措施,指出了由传统剪报向电子剪报过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剪报服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文中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应从扩大剪报服务范围、改变剪报服务方式、提高剪报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发展剪报服务工作,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剪报相比,电子剪报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开展电子剪报服务的要求包括服务的多元性、服务的针对性、服务的特色性、服务的深入性、服务的技术性等。图书馆从事电子剪报服务还应科学运用合作、营销、有偿、授权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剪报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在新世纪中面临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用户需求发生变化的形势.论文通过分析剪报用户需求变化的特点、电子剪报的优越性,认为电子剪报是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深层化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图书馆剪报服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子剪报——图书馆剪报服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剪报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在新世纪中面临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用户需求发生变化的形势。论文通过分析剪报用户需求变化的特点、电子剪报的优越性,认为电子剪报是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深层化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图书馆剪报服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剪报信息服务工作的科学管理杨立珍(抚顺市图书馆)为了活跃、规范我国的信息服务市场,为了能快速、准确、高效地为社会市场、为信息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剪报信息服务产品“适销对路”,必须在剪报信息服务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剪报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服务业提出了更高、更快、更专的要求,而作为信息服务行业一部分的图书馆剪报服务,电子剪报技术也产生了许多新变化.数据异地同步传输的实现,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取新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剪报的实效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剪报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电子剪报产生的背景,分析电子剪报的特点和服务功能,提出大学图书馆开展电子剪报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子剪报是数字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之一,其中涉及复杂的著作权问题。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剪报资源的著作权性质和权利归属,阐述了剪报资源收集组织、编辑加工、传播利用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就剪报工作中著作权保护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剪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阐述了剪报作为快捷灵活、内涵丰富的信息产品,在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上的异同点及其所发挥的特有价值、作用及意义。指出了阻碍剪报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剪报在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共识,然而如何服务仍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社会对新闻媒体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图书馆有提供此类服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介绍新闻媒体信息的搜集、加工以及产品服务等整个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期望能给开展同类服务的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正 《图书馆论坛》2012,32(1):52-56
分析《南方日报》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新闻报道情况,指出《南方日报》对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给予正面报道,有助提升其形象.应借助媒体宣传,推动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competition in the television news market might promote the presence of arous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levision news. A total of 3,024 news stories from six Dutch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over the period 1990 to 2004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overall increases in all 6 arous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commercial newcomers included more arous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news stories than the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s, that commercial newcomers developed a news format that featured more arou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at existing programs reacted to newcomers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rous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news stories.  相似文献   

18.
对信息收集代理服务的发展作了简单的论述,从原始的文摘,剪报,综述,述评,定题服务到Internet时代的搜索引擎技术作了回顾,介绍了在Internet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收集智能代理工具,如:Copernic,Napster,MP3-Wolf和代理网站DIRECT HIT,GOOGLE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详细阐述了数据挖掘在Internet上进行代理信怎收集服务的原理、机制,提出了信息收集代理服务的各种服务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More than ever before, broadcasting stations are concerned with public service programming. Extremely relevant to this problem is the question of adequacy of news coverage. The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has initiated a series of studies into one of the major interest areas of the television news director, that of still pictures and news film. The first of these studies, dealing with the supply in various content categories of still pictures and motion picture films of news events, is reported below.  相似文献   

20.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changed drastically in recent years, and in the 2016 election cycle, the messaging app Snapchat entered the arena. Snapchat is a virtually based messaging service that allows users to send and receive time-sensitive, visual messages called “snaps.” This study offers a visual analysis of news delivered via Snapchat, revealing three main themes: hard news sensationalized, soft news sensationalized,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latform for political news. While Snapchat does indeed provide hard news to its users, much of it is sensationalized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the platform but not with contemporary standards of journalism. Snapchat's value and influence as a news source is discussed in further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