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世界各地免费报纸潮流方兴未艾,不断引起新闻研究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潮流滩头,也兴起和活跃着一支海外华免费报刊队伍。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传媒的第一强国,也是海外华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美国免费华报刊是海外华免费报刊中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17日至18日,两年一度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第六届)在重庆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海外华文传媒",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华文媒体老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杨琳 《现代出版》2005,(3):61-62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华出版已经成为世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把握世界出版格局、推动华出版再创佳绩,2005年9月3日“华出版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台湾南华大学世界禅学研究中心、台湾南华大学华出版趋势研究中心和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给予了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4.
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 2 1世纪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有必要立足全球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战略性高度 ,重新审视海外华文传媒的性质、特征及其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它可能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推动力量 ;它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及海外华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未来海外华文传媒呈现集团化发展、多种媒体共存共依、向全球拓展、海内外媒体及受众相互融合等趋势。  相似文献   

5.
岳淼  刘婧 《东南传播》2010,(11):77-79
全球化传播格局的形成,使得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所以,华文传媒此时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和发展。因此,传播环境的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面临着吸收世界多元文化、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难得机遇,同时也在承受着外来文化消极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恶意渗透的巨大压力。如何使华文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消除全球化给传媒竞争和国家文化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前我国传媒产业甚至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中国硬实力的持续快速增长、世界范围传播环境以网络的兴起为标志的变革等机遇都给我国华文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华文传媒飞跃性的发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10):25-25
9月11日至12日,由中新社和武汉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武汉召开。这次论坛,既是全球华文传媒的盛会,也是华文传媒比拼策划与采编实力的竞技场。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承担主要报道任务的湖北日报武汉新闻部、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办、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部门和单位,克服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华文传媒代表面前,有力地发出了湖北日报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焦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华文传媒对自身的生存地位,对自身承担华文化传播使命过程中已经遇到和将会遇到的各层面文化焦虑的反思。本文分析了海外华文传媒文化焦虑意识的几种表现形态,即语言危机、发展危机、生存危机,进而认为这些表征形态,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绍根 《青年记者》2007,(19):64-65
阿联酋华文传媒虽然发展时间短,还不过十年时间,但在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与其他海外华文传媒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22-23
9月2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四川成都市隆重开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范围的市场联系小断加强,新司传媒的竞争也在不断走向全球化.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和传媒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导致传媒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突出特点就是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并且迅速赢得巨大的受众群.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语电视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辰华 《新闻记者》2005,(11):50-53
据2005年6月1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世界音乐电视公司(MTV World)即将在年底推出针对第二代美国华裔移民的MTV频道.节目与亚洲MTV频道不同,包括华语摇滚乐、香港流行歌曲和美国饶舌音乐等。而在此前的6月7日,美国少数族裔传媒团体新加州传媒(New California Media)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少数族裔人群偏好本族裔传媒,而华裔中更有近四成表示主要从华文传媒取得信息。不管是美国主流媒体对华裔市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软实力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除了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外,还要充分利用海外华文传媒这一不可代替的媒体的作用.文章提出充分利用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积极加强与当地主流传媒的合作、发挥其华文教育的优势,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里 ,华文传媒是大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媒介 ,同时是华人与所在国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美国是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针对华人聚集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 ,透过访问及调查研究 ,分析华文报纸发展原因、现状和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4.
顾源 《视听纵横》2001,(4):92-93
说到国际传媒巨头,一定得提到维亚康姆,这艘传媒娱乐航空母舰在创新、推进与传播娱乐、新闻、体育和音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维亚康姆2000年的总收入为200多亿美元,全球员工达12万多,其拥有的版权数有50万个。本作希望通过介绍与分析维亚康姆的机构与运作经验,与各位传媒同行共同吸取对我们自身发展有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两次去美国探亲,先后在纽约、华盛顿住了一年多,在美国期间,每天都要看好几种中报刊,收看中英电视,参加美国华报刊举办的征比赛及颁奖大会,还走访了一些报社,因此,对美国媒体有些粗浅的了解,现将一些有趣的事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黄岩 《记者摇篮》2005,(2):18-18
许多人把体育传媒比喻为体育世界和普通人之间的一座桥梁。现在,中国体育媒体越来越多,体育报道越来越丰富,大家对体育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应该说,体育传媒已经成为体育推广、普及和发展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19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41)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程曼丽教授与茶座参与者分享了自己早年的博士论文——《蜜蜂华报〉研究》的写作过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非亚  冷凇 《今传媒》2004,(4):17-18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业是一个不断扩张的产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急剧扩张期,英国从仅仅拥有提供新闻服务的两家电视台发展到如今拥有400多个频道的传媒帝国,其新闻产品和英文节目跨越和占据了世界传媒版图上的大部分角落,并享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如今,英国传媒在资本和有序的市场运作下,其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文传媒的现状为分布广、历史悠久,多种媒体共存共荣,政治色彩淡薄;发展趋势为全球拓展和海内外融合,集团化及加大让世界了解中国力度。  相似文献   

20.
赵星耀  姜昕 《当代传播》2006,(4):116-118
2006年5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教育报刊社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传媒经济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以“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为主题,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办好会议,促进发展”为主旨,共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先后有80多名中外学者就“中国传媒业发展”、“中国传媒业的创新”、“传媒产业:全球化与多样性”、“印刷媒体、广电新闻与网络媒体”、“传媒并购与集中趋势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