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12-114
清朝时期,直隶省会为保定。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将直隶省会正式迁往天津。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10月河北省会迁北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北平政局不稳,10月,河北省会又回迁天津。1935年,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制造"华北事变",天津形势危急,6月,河北省会再迁保定;抗战时期,河北没有固定的省会城市,直至1949年,河北省全省解放后,中央决定河北省会为保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3,(5):F0002-F0002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系古城保定的一所历史名校,始建于1906年,初名"直隶女学堂",后几度易名,2008年,初、高中部分离,初中部沿用校名"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09年加挂"保定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校牌。现有教学班60个,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71人。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十七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瓜田 《高中生》2011,(22):32
河北保定爆出的"李刚门",随着肇事司机李启铭被判刑收监而告一段落。按理说,一切就该"尘埃落定"了,可偏偏落不定,网上反而掀起一波抗议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主流意见是判刑6年"量刑太轻"。法院说,李启铭没有故意杀人,对死者家属又作了46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在保定挂牌,保定动漫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在先期探索出独具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特色的"政校企结合"模式后,近年来,保定动漫产业发展日趋势微。通过对保定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保定动漫产业园近年来建设情况的基本分析,试图解析当前保定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2013,(5):I0002-I0002
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其前身为建于1906年的"直隶女学堂",清朝末科状元刘春霖为第二任堂主。学校先后更名为"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河北保定女子中学""要武战校""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河北省第二外国语高中"。学校现为中国特色百强学校,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特色办学窗口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融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为一体,育人氛围浓郁。  相似文献   

6.
词语贴士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8):9+11+13+15+18-20,23,24,27,32
等表示列举没有完,如"上海、广州等地"。列举完了的,不宜用,例如不宜说成"上海、广州等两个大城市"。用省略号表示列举没有完的,省略号后面不要用"等",例如不要用"参加比赛的还有大连、锦州、保定、沧州……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13,(5):82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保定蒙养学堂,是保定市第一所新式初等学堂,2012年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著名作家苏叔阳、词作家阎肃曾就读于此。学校荣获"全国绿色学校""科技创新型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班级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三个一"理念,即一个灵魂:九年影响一生,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中国移动独家承建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厦门、广州、深圳8个城市的"TD商用试用网",我国TD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另外,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也将在保定和青岛扩容其现有的TD网络,两家运营商可能分别为此投入10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1896年,在直隶保定这片热土上,一批仁人志士怀着教育救国、造福桑梓的赤诚,创办了蒙养学堂(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前身),成为保定新教育的肇端。一个多世纪以来,她培养出著名词作家阎肃、作家苏叔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等。历经两个甲子的风雨沧桑,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以下简称"保师附校")伴着历史的风雨和时代的步伐砥砺前行。走进校门,"尽本分,尽本能,求发达"的校训赫然入目,这是1907年由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狼牙山登山节等体育文化艺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阐述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出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和谐社会下健康有序发展策略,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提高保定市乃至河北省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树与官名     
元朝大德年间,保定有一个叫丁固的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地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棵大松树。一觉醒来,丁固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便向人请教,可惜没有一个人能解释。过了十八年,丁固做了大官,位至三公,人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联想到他十八年前的那个梦。因为"松"字拆开,正好是"十八公",为了讨好丁固,下属们编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工教育》2005,(3):26-26
学习型组织被称为"21世纪的金矿",建立学习型组织也成为"21世纪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学习,并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为信息产业的主力军之一,河北省通信公司保定分公司及时引入这一先进理念,积极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多样的途径,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保定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腹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大北京都市圈的一线城市",涿州作为保定辖区,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是保定乃至河北对接北京的前沿城市,而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自身优势突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北京全面启动了城南行动计划,天津建设滨海新区力度不断加大,河北省出台了"对接京津"的方针政策,涿州市提出了"统筹建市、产业立市、借京强市、文化靓市"四大主体战略,涿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很多政策优势。从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视域下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保定蒙养学堂,是保定第一所新式初等学堂。1949年,改为河北保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名列《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国名校》。2012年实现新的跨越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17年风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一体化"有历史渊源。"京津冀区域"是首都及周边地域交叉又跨行政区划的新型区域概念,注重多元联系、综合互动的"社会文化生态史"是区域史研究的新视角。河北省会1870至1949年间在保定、天津、北京之间移动流转11次,平均7年变动一次,变换频率之高、次数之多、间隔之短,为全国史上独一无二,是近代剧烈政治变动的共震连动效应,形成了近代京津冀区域的特殊社会生态,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历史基础。京津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流动与配置变动,造成社会流动的结构、流向、范围与数量发生变化,社会流动与文化生态形成互动效应。天津和保定先后成为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集中地,培养了最早一批近代军事、政治人才。蒋介石在保定的军校生活,反映了清末全国人才向保定集中的跨地域流动,形成同学、师生新的群体关系,构成了近代政治军事人才关系网络,保定及京津冀区域文化生态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保定低碳产业,是"十二五"时期振兴保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结合近年来保定低碳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低碳技术相对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适、发展资源比较分散等方面探讨了保定低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发展保定低碳产业的对策: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发展低碳技术,有效控制碳排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整合发展资源,减少浪费现象等。  相似文献   

17.
"对接京津"是保定的发展思路,在这种思路下,保定可以较好地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并逐渐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保定对接京津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历史文化积淀较厚,独特的区位优势,同城化交通体系正在形成,承载能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合作范围广泛。保定作为京津大都市周边的一个中等城市,要真正实现与京津对接,就需要在行政层面得到支撑,所以保定对接京津不仅是区域经济层面的对接,也是行政层面的对接。由于京津正处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展阶段,并且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所以保定对接京津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京津的呼应,但保定要主动营造条件,以便在对接京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宋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00-101
兵团普通高中新课改第三届校长论坛"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高效课堂",河北保定二中靳军老师带来的一堂《考场作文巧开篇》使我对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设计的精准,教学过程的流畅,对课堂用心、用功、用情,教学内容实在和积极调动学生情绪,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同意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保定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07]41号),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已改建升格为保定学院(本科)。因此,本刊将于2008年起更名为《保定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鉴赏》2004,(9):F0002-F0002
河北保定一中是河北省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学之一。1906年其前身校保定府官立中学堂成立。1950年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河北保定第一中学。195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78年河北省教育厅将保定一中列为省首批办好的24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保定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确定保定一中为保定市高中教育“窗口学校”,2001年保定一中面向全大市招收保定市理科实验班。2002年以来面向全省招收“宏志班”,2004年又面向全省招收“飞行学员预备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