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把对联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是我近来的一次尝试。我在教学五年制下册《历史》第五课《义和团廊坊大捷》时,就加进了一副对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这是成功的一课,是令人满意的。现在,我不揣冒昧,小结出来,请行家指点。 《义和团廊坊大捷》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除了要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外,还要认识两个基本观点,即:(一)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二)廊坊大捷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向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我在讲述《义和团廊坊大捷》一课时,注意利用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一、重视通过乡土教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义和团廊坊大捷,是我国近代史上无数  相似文献   

3.
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直隶地方官对义和团运动采取了较为一致的支持态度,促进了直隶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直隶地方官对义和团的支持方式及其相关问题入手,对此进行较为系统的勾勒,并以此求教于方家。1900年五六月间,直隶义和团运动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义和团势力在冀中进一步壮大,于5月27日占领涿州,使涿州成为义和团控制的重要据点之一,构成了对京师的强大威胁。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宣告了清政府弹压政策的失败,也使列强各国依靠清政府剿灭义和团的美梦彻底破灭。从此,列强各国直接插手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  相似文献   

4.
从直鲁两地义和团相比较入手,结合直隶义和团运动从兴起到发展、高潮以至终结的各个阶段进程,论述了直隶成为义和团运动中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中,对冀中地区义和团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专著述之未详,专题论文寥若晨星,史料的发掘整理也未尽人意,这与冀中义和团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冀中是清朝统治的腹心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象其他地区那样源远流长,而是火山喷发似的迅速形成高潮。名闻遐迩的涞水之战、义和团占据涿州、廊坊之战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多次战斗均在这里发生;著名的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王成德、周老昆、张玉瑢等人也从这里涌现。冀中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和大量入京对清朝统治者的震动和影响也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本文不打算对冀中义和团作全面的论述,仅取其发展与清廷宣战决策的关系这一视角来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1900年,以华北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义和团在“扶清灭洋”的号召下付出了血的教训。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景廷宾所领导的起义提出了“扫清灭洋”的战斗口号。这一起义,既可以说是义和团的再起,又可以说是义和团从“扶清灭洋”转到“扫清灭洋”斗争的开始。它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民主革命高潮的前奏。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自 1898年在蒋家庄首举义旗 ,运动迅猛发展 ,此后直隶境内的义和团由南向北发展 ,到 190 0年春在京津保地区形成高潮 ,可以说直鲁两省义和团运动的早期斗争是高潮到来的基础 ,而高潮的出现 ,则是早期斗争的继续与发展。而决非“主力转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应当以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颁布“宣战”上谕为界限,划分为“扶清灭洋”和“奉旨灭洋”两个阶段。“扶清灭洋”口号体现了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性与盲目排外等愚昧落后性的对立统一。“宣战”以后,尽管义和团运动并未改变反帝爱国的方向,但大多数义和团向封建统治阶级报名、挂号,先后打出了“奉旨”旗号,其行动已基本上听从清政府的指挥,甚至以封建统治者的臣民自居,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从而使后期的义和团运动带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义和团所表现的愚昧落后性,决定了义和团运动由“扶清灭洋”阶段发展到“奉旨灭洋”阶段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奉旨灭洋”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义和团的利用和控制,并使义和团运动的高潮实际上又成为其失败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裕禄,满洲正白旗人。他多年任地方督抚。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任直隶总督。直隶省是清王朝的“畿辅重地”,又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高潮的中心地区。关于裕禄与直隶义和团的关系,迄今尚无专文述及。本文仅就裕禄对义和团的态度,试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同志。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论述义和团运动的论著中,有关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一些史实,所记多有歧异。本文就此谈一点意见供有关专家和读者参考。 (一)八国联军何时到达廊坊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何时到达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其发生本身就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和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义和团运动的"仇教"、"反洋"意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本能抗拒和抵制;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留恋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恐惧的文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反对一切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反动思想文化。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同时也导致了二千多年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民族心理防线的解体。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 ,外国教会势力对民风民俗的广泛冲击和破坏 ,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也埋下了中国人民复仇的种子。直隶东南尤其是威县的“民风强悍”“民强好勇” ,使这颗种子生根、开花、结果。两者的结合 ,正是直隶义和团运动兴起不可忽视的社会条件 ,可惜的是 ,对这个条件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3.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给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它尤其给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以深刻的影响。这场运动使国人进一步认清了帝国主义列强、清朝统治的反动本质,使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看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反抗力量,认识到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把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系,生动地体现了救亡与启蒙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五四前期陈独秀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愚昧迷信的产物 ,它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消极破坏作用。推崇西方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是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区别于条约口岸的口岸类型,1898年首批自开商埠设置之后,清廷曾下令“展拓商埠”,但除了广西南宁之外,应寥寥。大量商埠的自开是1901年以后的事。此时,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教训,在新政的有力推动下,自开商埠开始成批涌现。新政期间,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仅数量多,而且城市的规模等级也明显提高,自开商埠成批出现,不仅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而且有利于所在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到来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促使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中唐古运动的兴起与山东士族在中唐的兴起密切相关,山东士族影响并加入了古运动,山东士族古老质朴的门风和古运动的精神是相通的,二的很多观念是一致的,因此,古运动符合山东士族的利益,山东士族因自身利益参与并领导了古运动。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百年研究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百年研究经历了一个同历史并进的发展过程.在中国近代史上,很少有什么历史事件像义和团这样引起过如此长期的众说纷纭的讨论,诸如义和团的起源、政治口号、思想意识和社会心态、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以及义和团的历史地位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讨论呈现出逐渐深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