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坚持课改不动摇,不急于文理分班,不在时间上比拼,不盲目追难。刚刚举行的南京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南京高中将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课改,不盲目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会议认为,高一年级课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高一第二学期不能仓促分班,从目前全国其他高中课改实验区已经出台的高考方案看,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很重视学业考试,过早分班不利于为学生的今后学业考试夯实基础。另外,江苏省高考方案尚未出台,如果出现二次分班对稳定教学将有较大影响。摘自《现代快报》南京高中高一不分班  相似文献   

2.
金泓 《师道》2006,(11):50-5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没想到,三年时间竟然如弹指一挥般过去了。从高一时的入学,到高二时的分班,再到高三时的高考,一切都历历在目。那些我所教过的学生,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的绰号;那些我所上过的课,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它们的细节。都说“十年磨一剑”,不过在这三年里,我  相似文献   

3.
我今年带的高二(10)班,是通过重新分班组成的一个新集体。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班级,因而在习惯作风上必然会有不同的差异。由于是一个普通班级,班级学生与重点班相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后进生。加上高二阶段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很多学生学习目标很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要闻     
《中国高校招生》2011,(12):23-23
上海:2012年高考取消“综合卷”上海市教委前不久宣布,上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策将从四方面进行微调:取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综合能力测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在专科层次自主选拔录取中被应用;普通高等学校艺体类本科分批次招生;从2011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对其将来高考时的加分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在2004年秋,高中全部采用新教材.根据新的高考信息,我校在高一的下学期结束后进行了分班.学生根据自己高一入学以来的总体学习情况自愿的进行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选报X科.其中有些学生高二的物理学习较高一时有很大的反差,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选择了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高一时我是他们的科任老师,情况较熟悉).……  相似文献   

6.
李健  施维 《教师博览》2002,(12):6-7
今年新学期伊始,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开始尝试男女分班的新教学模式。学校将高一年级新生分为5个男生班和5个女生班,各占一个楼层。而上海市八中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男女分班的教学实验。该校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中选择了4个班进行“构建按性别编班的办学模式,促进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8,(8):13-14
“孩子明明理科学得不错,但学校却建议我们读文科,马上就要交表了,真不知道怎么办?”这两天,南京不少高一学生家长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堪。据报载,高一分班在即,今年不少中学都收紧了理科战线,改走文科路线,少数中学甚至“绝杀”理科班。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的对口高考比普通高考入学门槛低,考试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对口高考作为考入大学的另一途径而备受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对口高考要求学生掌握语、数、外三门文化课和所学专业相关的五门专业课。在这一前提下,大部分职业学校在高一就开始进行专业分班教学。专业划分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可是在占分比重较高的专业课面前,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忽视语文学习,这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找出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7,(5):59-59
北京某校高一学生王铭因为户籍在海南,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而海南为了防止“高考移民”,规定必须在当地读完3年高中课程、有当  相似文献   

10.
5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学校要建立和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不得在高一年级提前实行文理分班;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的对口高考比普通高考入学门槛低,考试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对口高考作为考入大学的另一途径而备受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对口高考要求学生掌握语、数、外三门文化课和所学专业相关的五门专业课.在这一前提下,大部分职业学校在高一就开始进行专业分班教学.专业划分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可是在占分比重较高的专业课面前,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忽视语文学习,这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找出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禹颜 《语文知识》2001,(8):16-19
所谓纯数字词语,是指那些能够用单纯数字不表数目另表他意的词语。当然,从广义上来讲,“万万行不得的“中的”万万”,“——都查过了”中的“——”,也可叫纯数字词语。我们这里讲的纯数字词语,主要是指那些不带数目意义“附加值”的词语,甚至把有些姓氏如“一”(一行和尚,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伍”和“睦”“十”(台湾姓“十”的不少,见《台湾省通志·氏族篇》)等也排除在外。至于节日名称、部队番号、数目节缩语(211工程、863计划、四二一综合症)等,如果没有其“弦外音”,也不在我们的论述之列。纯数字词语的特定意义,大多数是在语流中显现,在语言交际中出示。如:  相似文献   

13.
王意娟 《湖南教育》2007,(10):34-34
任教了两届高三、取得了高考“辉煌”成绩、主编了百万字高考复习资料的我,再回过头来教高一,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于是,我的口头禅里“高考”横飞,学生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慢慢地便有些厌倦甚至开始暗地里计算我的“高考”频率了。学生和我或许都有些不适应,彼此不免有些隔膜。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阅读》2009,(7):61-63
高中学习时,我爱好的是理科。数学、物理、化学都是我的得意之作。文理分班时,我选择了文科班。因为我更喜欢文科类的专业。“理科学得好,学文科也一样能学的通。”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刚刚分班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历史、地理拖了我的后腿。高一时,我爱好理科,历史、地理自然不入我的眼。虽然学了一年,我却没有什么印象。当然,不管怎么说,高一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任务是,我怎么解决历史、地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育阶段文理科分班教学的弊端,有识之士早有痛陈;取消文理分班的动议,也早有人大声疾呼。可是,分班之举非但不见取消,反而愈演愈烈,即由高二分班提前到了高一。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只能无奈的承认“一切现实都有其合理性”的既成局面,同时作为一个有专业精神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在我们可以掌控的有限范围内,为尽可能弥补由此产生的诸多缺憾,承担起一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17.
高一突“出严”字。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生身上的求知欲、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面临着初高中的衔接与过渡,造成了高一学生的诸多不适应。因此,必须在高一起始年级就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高一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早、抓细、抓实,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授之以法。高二突“出实”字。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的教学内容,共同构成了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将这一体系人为地加以肢解,就会破坏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落实教学计划,“在实”字上动脑筋,开全开足课程,才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许多地方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高一教学高三化”现象,高三的许多教学内容被及早地“下放”到高一,高一的孩子刚刚告别中考,似乎一转身就要直面高考了。原因在哪儿呢?仔细分析一下多地高一语文的期中、期末试题,就会发现这些题目与高考试题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题量、题型、考试时间、试题分值,甚至试题难度与高考题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应了那个“黔驴技穷”的寓言故事,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了预防中学生早恋,继去年上海市第八中学在高一年级实行男女分班教学后,今年,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也对这种新的模式进行尝试——学校将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分为五个男生班和五个女生班,各占一个楼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学认为,高考阅读题一定是很难的,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是做不了的。确实,高考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篇都很难。为了帮助各个年级的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能真正体会一下高考真题的“原汁原味”,我们从2004年的高考阅读真题中精心挑选了几篇文章,其难度分别与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水平相近,请大家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