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2,(3):中插1-中插4
静文斋是北平琉璃厂的一家颇具规模的笺肆,其所经营的笺纸不仅品种多,而且印制精,堪与荣宝斋媲美.印制笺纸的画稿,也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说:"过海王村东行,路北有静文斋,也是很大的一家笺肆.当我一天走进静文斋的时候,已在午后.大阳光淡淡的射在罩了蓝布的桌上.我带着怡悦的心情在翻笺样簿.很高兴的发见了齐...  相似文献   

2.
笺,即笺纸或信纸,有信笺、诗笺之称。笺谱,是我国专用于笺纸的木刻版画集。历代笺纸,尤其明清的笺纸。其制作极为典雅,以致成为系列,许多名家甚至专门订做,或使专用笺谱;考究者,还于其制作中特制水印或暗记。因此,信笺、笺谱非单纯的书写用纸,其间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无以可替代者。  相似文献   

3.
《寻根》2020,(3)
正笺,最初是指写有注文的狭长竹片,系在原书简册上,仅用为标识。后来,慢慢演变为用于书写的小幅精美纸张,早在六朝时就通行了。唐代元和年间,寓居成都浣花溪的女诗人薛涛,精心创制出一种形制独特的笺纸,她在与诗人元稹以此题写诗酬,显得分外浪漫,被称为薛涛笺。"浣花笺纸桃花色""红笺纸上撒花琼"等诗句,正是对它的形象描绘。  相似文献   

4.
笺纸的制作     
正齐白石晚年,曾给北平的一些南纸店如荣宝斋、松华斋、清秘阁等绘制过不少笺纸样张,至今,荣宝斋也还在出售印有齐白石所绘花果的笺纸。其实,早在青年时期,齐白石就开始绘制笺纸了。张次溪在《齐白石的一生》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两个诗社(指齐白石加入的罗山诗社和龙山诗社)的社友,都是爱漂亮的少年,认为诗写在白纸上或普通的信笺上面,不很美观。有了他这个会画画的人,就去跟他商量,想请他制造花笺。  相似文献   

5.
正到了五代时期,纸张中出现了"砑光小本"。北宋陶榖《清异录》卷下"文用门"曾记有"砑光小本"一事:"姚顗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版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文缕奇细,号砑光小本。余尝询其诀,顗侄云:妙处与作墨同,用胶有工拙耳。"所谓"小本",即小幅的笺纸,是在沉香木上以细线阳刻方法刻画出人物山水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22,(1):中插1-中插4
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说:"由清秘阁向西走,路北第一家是淳菁阁.在那里,很惊奇地发现了许多清隽绝伦的诗笺,特别是陈师曾氏所作的,虽仅寥寥数笔,而笔触却是那样的潇洒不俗.转以十竹斋、萝轩诸笺为烦琐、为做作.像这样的一片园地,前人尚未之涉及呢.我舍不得放弃了一幅.吴待秋、金拱北诸氏所作和姚茫父氏的唐画壁砖笺、西域古迹笺等,...  相似文献   

7.
正稍后于《萝轩变古笺谱》出现而又堪称后来居上的另一部笺谱是《十竹斋笺谱》。在《萝轩变古笺谱》被重新发现之前,人们公认《十竹斋笺谱》是存世最早、最为完整的一部笺谱。《萝轩变古笺谱》的重新发现虽然改变了这一事实,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削减《十竹斋笺谱》的价值,因为,《十竹斋笺谱》所收录的笺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更为丰富,从刻制技术上来讲,也更为成熟和完善,达到了明末笺纸印制的最高水准。《十竹斋笺谱》的作者尽管中国古代没有出版家的称谓,但用现在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正>我在释笺江瀚编集的《片玉碎金》时,根据本人所见及的材料,对江瀚和《片玉碎金》中涉及的人物及其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本文谨就江瀚及其与黄云鹄、黄侃父子的关系作些说明,提供给有兴趣的研究者参酌。  相似文献   

9.
高福生 《中国文化》2010,(1):201-204
我在释笺江瀚编集的《片玉碎金》时,根据本人所见及的材料,对江瀚和《片玉碎金》中涉及的人物及其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本文谨就江瀚及其与黄云鹄、黄侃父子的关系作些说明,提供给有兴趣的研究者参酌。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21,(1):中插1-中插4
《十竹斋笺谱》(卷四)内容 《十竹斋笺谱》(卷四)包括建义笺、寿征笺、灵瑞笺、香雪笺、韵叟笺、宝素笺、文佩笺各八种,另有杂稿笺十二种. (一)建义笺 《汉书?贾捐之传》:"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议"通"义",后以"建义"指胸怀计谋,对事情的处置或兴办提出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十竹斋笺谱》(卷二)内容第二卷包括龙种笺九种,胜览笺八种,入林笺十种,无华笺、凤子笺、折赠笺各八种,墨友笺十种,雅玩笺、如兰笺各八种。"龙种笺"图案与《萝轩变古笺谱》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萝轩变古笺谱》纯为拱花印制,而《十竹斋笺谱》则施以颜色,且添加背景。这一方面说明龙种是明末笺画的主要题材,另一方面也说明胡正言和吴发祥在制笺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由于笺纸主要用来题诗、写信,故而和一般的水印画在色彩上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用色不能过于浓艳和复杂,浓墨更为少用,通常都是用较为简单、淡雅的色调,不致在题诗、写信之后使人眼花缭乱。但发展到后来,许多笺纸的色彩也很浓艳,这主要是满足人们收藏、把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萝轩变古笺谱》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又按题材分为若干主题。上卷包括画诗20幅、筠篮12幅、飞白12幅、博物8幅、折赠12幅、琱玉12幅、斗草16幅、杂稿2幅。所谓画诗,就是以诗入画。其题目是摘取南朝及唐人描绘江南盛景的五言诗句,据此绘刻成笺纸。如"塔影入云藏"一幅,画面居中,以淡墨画山石、树木、古塔,以拱花表现白云缭绕。用来绘制笺纸的这句诗出自明代  相似文献   

14.
一记得在1985年初的一天,大理州科委的一位朋友给《大理文化》送来了一篇稿子,这是一篇写在普通信笺纸上的讲话记录,题目是《大理州如何加速现  相似文献   

15.
运峰聊笺纸     
我们开设"运峰聊笺纸"这一专栏,意在向大家介绍这一传统遗存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7,(3)
<正>本文所说的钱指冥钱,又称寓钱、冥币、冥钞、冥镪、冥纸、神纸等,因其大多用楮皮纸制成,又称楮钱、楮币、楮镪等。又有用箔纸制成的金银元宝之类,谓之纸箔。纸钱的前身是瘗钱。瘗钱即陪葬的钱,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汉书·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藏、傣、纳西、白、彝、瑶、侗、苗、布依、土家族的一些地方还有传统的手工造纸.它们分属于抄纸法和浇纸法两大技术体系.在同一体系内,有共同的基本技术,也有本地的一些特殊技术,生产出具有自己地方性特点的纸张.从发展演变的层面看,由于受到现代工业生产纸张的冲击,传统手工造纸衰退严重.在精选最具特色的工艺作为遗产加以保护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适度补贴、收储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初唐王勃名作《杜少府之任蜀州》诗题、五津向有争议,蜀学大师王文才先生曾对蜀州沿革和范围作过详考,经考证五津在蜀州境内,而非被人误解的远至乐山犍为,杜少府往任之所也就在蜀州境内的某县,故而王勃送别友人之地就在附近之成都而非长安,诗题当然是"蜀州"。经推测杜少府极有可能出成都西门,过"五津"之首"白华津"前往蜀州属地的。"白华津"可能就是今温江三渡水,此为成都至江原(今崇州)大路之渡口,清康熙前成都至崇州、邛州驿路均由此渡。故有诗人"风烟望五津"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形形色色的座右铭砚铭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有一方砚,背面刻有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意思是保持玉石一般坚硬、洁白的本质,决不让黑色所玷污,象征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柱铭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曾在墙柱子上面题写座右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遇人而问,少有宁...  相似文献   

20.
刘昱午 《寻根》2013,(1):89-92
据史料记载,在元人蒋祈所著《陶记》里有“五色花戗金”;明洪武二十五年刊印曹昭所著《格古要论》里有“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清嘉庆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卷五“枢府窑条”里有“元之进御器,民所供造者,有命则陶;土必细白且细腻,质尚薄,式多小足印花,亦有戗金五花者”的记载。古陶瓷鉴定研究,离不开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部分。从目前古墓葬、古瓷窑址及窑藏发掘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