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北美的野生红杉是世界上最高树木之一。聪明勇敢的北美印第安人酋长塞克奥伊亚发明印第安文字,并领导印第安人击退大举入侵的征服者,成为备受印第安人尊敬的部族英雄。他死后,同族人为了永远纪念他,将他的名字写在一株高高耸立的大树之上,这株树便是红杉。红杉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树,最高者可达120米,相当于30层的大厦。此外,北美还有一种巨杉,虽不如红杉高,但树干之粗,在世界上则首屈一指,其根部直径竟长达10米。据说,从前在欧洲举行的  相似文献   

2.
《修路者》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道路的中央已被挖开,粗大的树干和枝条以及一堆堆火红的红叶显示出大自然的威力。人们熟悉的小路似乎蒙上了一层世界末日的景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树木被画得异常粗大,树的枝条疯狂地向上伸展.宛如倒挂的树根插入火焰中。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远方     
吉海珍 《大理文化》2014,(10):49-51
挖断龙,一个偏远的小村,深隐在山间,一棵棵高大的树形成一片片的森林,将小村包裹得严严实实,村中有林,林中有村。从树干和树冠上看,那些交错的树已经长了许多年。空气中混杂着温润的清新,感觉整个心灵都被洗净了。每经过一个小山沟,都会见到一股股清泉。  相似文献   

4.
金盏村河底社座落于苍山西坡下,四周群山环绕,沟壑间镶嵌着三条玉带般的清泉,从左到右,从大到小,错落有致.整体看来,像一把巨大的筲箕.传说,这儿原本是个湖,筲箕口两面都是陡直的悬崖,中间原本由枯枝藤条等封着.其中,有根粗壮的老树干实为沉睡千年的大蟒,身上长满了树毛衣.一位过路的老汉,坐在“树干”上吸了锅老草烟,走时将燃着的烟灰磕在了树干上.烟灰渐渐灼进“树干”,大蟒觉知疼痛便翻身而起,撕开湖口,乘着涌出的湖水扬长而去.于是,便呈现出了而今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矮矮壮实的树干,由繁茂的枝叶簇拥着,如同一颗颗翡翠,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西班牙阳光普照的原野上,构成了一道绮丽独特的风景线。这,就是世世代代养育着伊比利亚半岛的橄榄树木。漫漫的历史流程,人与自然的不断交融,围绕着橄榄,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民俗化。  相似文献   

6.
姚静 《大理文化》2005,(6):38-943
那棵树,就长在对面的街道旁,站在我家的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它是一棵被砍伐过的树,它的主干被迎头砍去了一半,只剩下三米多高的一截树干立在那里.但从那粗壮笔直的树干上不难想象它原来的高度,显然它曾经是顶天立地的.是它的高度妨碍了从它头上越过的密如蛛网的电线,它因此招来了伐戮之灾.  相似文献   

7.
正到圣彼得堡旅游,初秋的圣彼得堡如同一个爱美的女人,还穿着夏天鲜艳的衣裙。花朵们竞相绽放,树的绿叶子们听从风的指令在空中舞蹈。清晨,我们一行人从饭店出来,夜里刚刚下过小雨,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圣彼得堡的居民习惯晚睡晚起,此刻大街上很空旷,行人寥寥无几,我们轻轻踏着湿润的柏油路漫无目的地前行,左右环顾打量欣赏着街道两旁的建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有一块不大的绿草坪,一棵不知名的老  相似文献   

8.
四季树木     
大画家吴冠中有一篇《说树》,说他当年考高中,作文题目叫《树木荫浓》,他感觉到题目太深奥,不知从何下笔。这的确是一篇大题目,树为地眼,四季树木表达着大地四季情感,或缜密或疏朗,或单调或复杂,或澎湃或宁静……生生世世读不完也难读懂呵。  相似文献   

9.
苍山组曲     
冷杉 高大笔直的树直刺高而蓝的天空,天空也因此更加高远、深邃.深色的树冠舒展而俊朗,仿佛是佛身后的千手.即便失去了树冠,仅剩下树干,也铮铮立着,好像要千千万万年挺立下去.即便是倒下的那些,也直挺挺地横躺在石头上,挡住进山的人们.从来没有一棵死树像这样傲慢地打断人们的路,这样赫然地闯入眼前,那么巨大,那么宏伟,那样大气度大从容大安详,好像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的阳物,那么不可一世,令人顿觉渺小.  相似文献   

10.
阿珍     
咏香 《大理文化》2010,(7):72-77
一个人应当有爱。因为爱是内心燃烧的火焰,是照耀生命白昼与黑暗的太阳,也是走在人生路上最坚定和恒久的力量。——题记一夜来临了。山村的夜来得晚,月亮很晚才升起来,闲坐  相似文献   

11.
涂慷 《寻根》2014,(1):49-54
中国传统建筑以屋顶、柱梁、台基为三要素,其构成与形状力求符合“天人合一”的原则。以树木结构而言,树干就是柱子,横枝化为栋梁,树叶形成屋顶,植根于大地犹如建立台基。于是,柱列成行,栋梁交错,屋顶崇伟,台基稳固,一栋建筑宛如一座森林。  相似文献   

12.
树群     
树的尽头 琴、乡下的门窗、板凳、寺庙里的木鱼,这些东西的前身是同一样东西——树. 它生长的时候,人们叫它树.树离开大地之后,叫作木头,叫黄花梨木大床,叫紫檀木棋盘,叫炒菜勺的把.木头当年在树们的岁月里,身上长满绿叶,沾着露水,是鸟儿的家.当白箭的急雨斜穿而过时,树像顶着雨赶路.雨在树的脚下劈啪打出水花,树身像雨衣一样反光.树木奔跑,直到眼前出现一片野花.  相似文献   

13.
送行     
这里选译的两篇散文,第一篇《灯光》的作者弗·加·柯罗连科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脍炙人口。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一个同时代人的故事》是一部很有文献价值的文学巨著。柯罗连科批判黑暗的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憧憬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灯光》是很有代表性的。黑暗如磐,光明在前,这就是柯罗连科的世界观及其全部作品的基调。列宁在一九○七年曾说:"柯罗连科是进步作家。"第二篇《送行》的作者马克斯·比尔博姆为英国文艺评论家,讽刺作家,生于一八七二年,卒于一九五六年。从《送行》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的笔调既幽默,又富于机智;通过这篇短文,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作了极其辛辣的讽刺。 --编者  相似文献   

14.
灯光     
这里选译的两篇散文,第一篇《灯光》的作者弗·加·柯罗连科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脍炙人口。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一个同时代人的故事》是一部很有文献价值的文学巨著。柯罗连科批判黑暗的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憧憬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灯光》是很有代表性的。黑暗如磐,光明在前,这就是柯罗连科的世界观及其全部作品的基调。列宁在一九○七年曾说:“柯罗连科是进步作家。”第二篇《送行》的作者马克斯·比尔博姆为英国文艺评论家,讽刺作家,生于一八七二年,卒于一九五六年。从《送行》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的笔调既幽默,又富于机智;通过这篇短文,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作了极其辛辣的讽刺。——编者  相似文献   

15.
腊肠树     
在我们星球上,奇树异木应有尽有!单是列举一些树名,诸如大理石树、假发树、铃兰树、铁树、糖果树、面包树、巧克力树、旅行家树、蜡烛树、纸树、奶牛树、瓶子树、“祝你健康”树,就足以使你惊奇不已了。但是,应该指出,上述树名尽管非常通行,其实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的叫法,而不是严格的科学命名。现在要说的是一种有趣的,名称有些出人意料的树——腊肠树。很多人都会困惑不解地问:树上真的会长腊肠吗? 有一次,我搭乘苏联乌克兰科学院的“维尔茨基院士”号科学考察船在印度洋航行期间,在东非大陆碰到这种树。我们基辅植物学家来到一棵孤零零的大树跟前。它的枝杈伸得很长,树冠相当浓密,树叶硕大,很坚硬,活象用薄的深绿色马口铁剪下来似的。它的形状跟我们常见的梣树十分相似,不  相似文献   

16.
一秋天的阳光有点泼辣,立秋不几天,林里的松包便滴滴答答炸开了。细微的松子刚睁开眼睛,就被风吹到空中,松子没有重重地摔到地上,因为,它有一对很难让人肉眼看清的翅膀。坡度很陡,长满石头,好在每年的雨水都要在老家阿定山赖上几天,甚至几月,树不长都不行。最多的要数云南松,在有些偏酸的土壤里生活,它没有怕过霜雪,对得住当年一位领导  相似文献   

17.
漫话橄榄树     
人类种植橄榄树已有8000年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它使人们获得食物、光明、力量、希望,甚至文明本身。自从一只鸽子衔着橄榄枝飞到挪亚方舟那时起,橄榄树便成为希望的象征。在欧洲和中东的许多地区,这种多节而又寿命长久的树木丛集生长,象《圣经》时代的恒古不变的遗物一样,继续散播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和平气氛。古代希伯来人有一条法律,禁止毁灭任何结果实的橄橄树,甚至连敌人栽种的也不例外。1987年  相似文献   

18.
大青树百二河山拥古镇,如棋似画木森森。虬枝巨盖寓兴旺,如扇叶葩沐雨尘。喔喔雄鸡报晓勤,喳喳栖雀探巢门。抬头遥望峰巅雪,侧耳静闻海浪吟。耆老偎根欣侃古,邑人簇树拨弦筝。金花往昔折枝处,风裹鸟鸣情韵生。注:大青树,属榕树种。树干粗壮,枝茂叶阔,象征兴旺发达,世世代代被白族子民奉为风水神树,大理村镇均有栽种。  相似文献   

19.
"嗖--"   从我指中飞出的黑色石丸,愤怒地,掠着骄阳下滚烫的气浪,准确地击在前面十几米处多哩树我瞄准的那个点上,知了儿讨厌的高分贝声嘶力竭戛然为止.然而,也就仅仅安静了大约不到半分钟,又在那树干上嘶鸣了起来.亚热带太阳如火的光焰,朝着我和周围万物,肆无忌惮地泼泻.我愈加沉郁烦躁了.……  相似文献   

20.
口香糖史话     
假如把美国人一年消费的口香糖块首尾连接起来,可绕地球三十五圈多。美国人咀嚼的口香糖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所消耗的口香糖的总和还要多。然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把口香糖传到了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咀嚼这种习惯,许多地方都有,而旦源远流长。一些东方国家的人有嚼食槟榔干片的习惯。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喜欢咀嚼云杉树干硬了的树汁。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的马雅印第安人熬煎大常青树树汁,然后嚼那细腻的、几乎无味的胶乳(即树胶),现在人们把它叫做糖胶树胶。美国殖民者从印第安人那儿学到了关于云杉树胶的知识,并且在十九世纪初,把这种东西当做口香糖在市场上出售。同时,市场上也销售用粗石腊制成的口香糖。在墨西哥内战前,墨西哥的独裁者——桑塔·安纳将军被流放期间曾把糖胶树胶带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