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竹斋笺谱》(卷二)内容第二卷包括龙种笺九种,胜览笺八种,入林笺十种,无华笺、凤子笺、折赠笺各八种,墨友笺十种,雅玩笺、如兰笺各八种。"龙种笺"图案与《萝轩变古笺谱》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萝轩变古笺谱》纯为拱花印制,而《十竹斋笺谱》则施以颜色,且添加背景。这一方面说明龙种是明末笺画的主要题材,另一方面也说明胡正言和吴发祥在制笺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2021,(1):中插1-中插4
《十竹斋笺谱》(卷四)内容 《十竹斋笺谱》(卷四)包括建义笺、寿征笺、灵瑞笺、香雪笺、韵叟笺、宝素笺、文佩笺各八种,另有杂稿笺十二种. (一)建义笺 《汉书?贾捐之传》:"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议"通"义",后以"建义"指胸怀计谋,对事情的处置或兴办提出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萝轩变古笺谱》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又按题材分为若干主题。上卷包括画诗20幅、筠篮12幅、飞白12幅、博物8幅、折赠12幅、琱玉12幅、斗草16幅、杂稿2幅。所谓画诗,就是以诗入画。其题目是摘取南朝及唐人描绘江南盛景的五言诗句,据此绘刻成笺纸。如"塔影入云藏"一幅,画面居中,以淡墨画山石、树木、古塔,以拱花表现白云缭绕。用来绘制笺纸的这句诗出自明代  相似文献   

4.
正稍后于《萝轩变古笺谱》出现而又堪称后来居上的另一部笺谱是《十竹斋笺谱》。在《萝轩变古笺谱》被重新发现之前,人们公认《十竹斋笺谱》是存世最早、最为完整的一部笺谱。《萝轩变古笺谱》的重新发现虽然改变了这一事实,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削减《十竹斋笺谱》的价值,因为,《十竹斋笺谱》所收录的笺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更为丰富,从刻制技术上来讲,也更为成熟和完善,达到了明末笺纸印制的最高水准。《十竹斋笺谱》的作者尽管中国古代没有出版家的称谓,但用现在的眼光  相似文献   

5.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2,(11):33-36
<正>在鲁迅和郑振铎编辑的《北平笺谱》中,共收录了三位女画家的作品,分别是冷香的月令笺7幅,缪素筠的花鸟笺4幅,江采的花卉笺10幅。冷香生平不详,缪素筠曾一度入宫充当慈禧绘画的代笔,江采则是陈师曾的得意门生。江采(1901—1986),号南,祖籍浙江杭州,生于河南。父亲江焕宜以教书为业,母冯汝兰出身书香门第。江采七岁时随母亲识文断字,后又学习描绘绣花的花样,渐对绘画发生兴趣。19岁时因侍奉母病去北京外祖父家,由表兄介绍拜陈半丁学习花卉,后受到陈师曾赏识,遂拜师名下学习山水、花卉、篆刻。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22,(2):中插1-中插4
(三)罗汉笺 在鲁迅和郑振铎编的《北平笺谱》中,收录了淳菁阁刻制的16幅罗汉笺.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译自梵语,意即应供,当受众生供养.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次于佛、菩萨的第三果位;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佛弟子可以修行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指通过修行断尽三界中见、思之惑,以达到杀贼(断除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应供(受人...  相似文献   

7.
一 文徵明《雨餘春樹》的問題 石守謙先生在討論文徵明(1470-1559)的畫作《雨餘春樹》時說:"雖在畫題上未見與送别有關,實際上却是出自那個轉變時的一幅送别圖."①石守謙承認此畫從主題上與送别未必有關,表面上"只是一幅充滿古意、清雅的山水圖."并且,《雨餘春樹》"不僅僅是對某一狀况下、某一蘇州地區風景外形的描繪而已",這種山水"與畫家對吴地山水的感覺有關","還有深厚的文化傳統".  相似文献   

8.
一文征明《雨余春树》的问题石守谦先生在讨论文征明(1470-1559)的书作《雨余春树》时说:"虽在书题上未见与送別有关,实际上却是出自那个转变时的一幅送別图。"石守谦承认此画从主题上与送别未必有关,表面上"只是一幅充满古意、清雅的山水图。"并且,《雨余春树》"不仅仅是对某一状况下、某一苏州地区风景外形的描绘而已",这种山水"与画家对吴地山水的感觉有关","还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丰家骅 《寻根》2010,(1):81-83
<正>读《史记》、《汉书》,常看到官员的俸禄有"秩万石"、"秩二千石"、"秩八百石",对这个"石"字,有不少《史》、《汉》注本比较轻忽,一般都不加注。《辞源》里的"石"字有多种义项,作量词用时,一是容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13,(10):I0001-I0004
《百花诗笺谱》(又名《文美斋诗笺谱》),是清末著名的笺谱之一,流传广泛,深受大众的喜爱。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文美斋主人焦书卿请津门名家张兆祥绘制《百花诗笺谱》。《百花诗笺谱》的花卉绘制姹紫嫣红,果实枝叶栩栩如生,线条粗细适度,花卉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清宣统三年(1911年),文美斋以加料宣纸,采用传统水墨套色印制发行《百花诗笺谱》,线装一函两册(200页),装帧精美,博得了南北  相似文献   

11.
正到了五代时期,纸张中出现了"砑光小本"。北宋陶榖《清异录》卷下"文用门"曾记有"砑光小本"一事:"姚顗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版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文缕奇细,号砑光小本。余尝询其诀,顗侄云:妙处与作墨同,用胶有工拙耳。"所谓"小本",即小幅的笺纸,是在沉香木上以细线阳刻方法刻画出人物山水  相似文献   

12.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2,(3):中插1-中插4
静文斋是北平琉璃厂的一家颇具规模的笺肆,其所经营的笺纸不仅品种多,而且印制精,堪与荣宝斋媲美.印制笺纸的画稿,也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说:"过海王村东行,路北有静文斋,也是很大的一家笺肆.当我一天走进静文斋的时候,已在午后.大阳光淡淡的射在罩了蓝布的桌上.我带着怡悦的心情在翻笺样簿.很高兴的发见了齐...  相似文献   

13.
正"出浴图"的主角必是女性,更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性的专利。中国画家根据白居易《长恨歌》对杨玉环和唐明皇忠贞爱情的歌颂,想象的翅膀支配着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神态各异、风格不同的"贵妃出浴图",古有明代仇英的设色绢本画,今有翁祖团的水墨画。《圣经》里也有这么一位"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美人——拔示巴(Bathsheba)。拔示巴本是以色列王大卫的下属军官乌利亚(Uriah the Hittite)之妻。一个黄昏,大卫王料理完一天的公事,在房顶上行走,看到拔示巴在洗澡。大卫王就爱上了这个美丽的"浴女",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22,(1):中插1-中插4
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说:"由清秘阁向西走,路北第一家是淳菁阁.在那里,很惊奇地发现了许多清隽绝伦的诗笺,特别是陈师曾氏所作的,虽仅寥寥数笔,而笔触却是那样的潇洒不俗.转以十竹斋、萝轩诸笺为烦琐、为做作.像这样的一片园地,前人尚未之涉及呢.我舍不得放弃了一幅.吴待秋、金拱北诸氏所作和姚茫父氏的唐画壁砖笺、西域古迹笺等,...  相似文献   

15.
正《十竹斋笺谱》(卷一)内容《十竹斋笺谱》共四卷,收图280余幅,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印行,堪称明代版画中成就最高且集大成者。第一卷包括清供、华石、博古、画诗各八种,奇石、隐逸、写生各十种。清供乃旧时风俗,清,清雅也;供,供奉也。清供就是将鲜花、瓜果、古玩、盆景、钟鼎、金石等具有清雅之气和高雅趣味的物品摆放于案头,随时欣赏把玩,  相似文献   

16.
正"腰若流纨素"之句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诗。清代吴兆宜注此句为,"若"一作"著"。"若""著"两字意义截然不同,前者为"好像"意,后者则为"穿着"意。受此影响,对于"腰若流纨素"之句的解释,历来亦颇多分歧,诸家或释为"好像",或解作"穿着"。人教版教材译此句为"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译文将"若"译为"穿着",但并未给出理据,并且将"若"字原有的"好像"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0月19日下午3时,题为“孩子眼中的世界”的《中英儿童绘画展览》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开幕了一前来参加开幕式的300多名观众中何人入也有孩子,摩肩接路挤满了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办公楼一层的三间大厅和过厅,人们兴致勃勃地仔细观赏着挂满四壁的画作,不时发出赞叹之六,川百_热烈地议论、比较看中英两国儿童画作题材、风格和表现?法上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交流的意义,纷纷时举办者把两国儿童画故一起展览的构思给予高度评价,展览共展出95幅作品,其中55幅是中同儿童画的,其余40幅出自英国1[童之下一中同儿童画选…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初年,受宋元崇尚简洁之风的影响,笺纸的制作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历史学家邓之诚在他的《骨董琐记》一书中,专门有一条介绍明代的笺纸,其中说:"明大内各笺,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青纸,俱不如宣纸。有楮皮者,茸细而白,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元有绍兴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白观音,清江等纸。宋有藏经纸、匹纸、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  相似文献   

19.
《五年琱生簋》、《六年碉生簋》中■字應如何釋讀,學界目前仍未統一,本文檢討既有的說法後,認爲林澐主張此字爲睪聲字的看法較爲可信,井追一步認爲其在《五年簋》、《六年簋》中都讀爲"怿",用以表現說話者對所要執行的"令"具有内在的悦服,因而較高的行動力;至於《多父盤》中的■也應讀爲"怿",赞美多父能善事其父母。《中山王■壺》"天不斁其有怃,使得賢在良佐賈"一句,本文則認爲與當時的君臣理想有關,應能表現君的謙下以及對賢臣輔佐的期待。《二十三年單父鈹》中工師之名,當亦可釋爲从心从睪的"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项目的《山不厌高·徐龙森山水画展》将10幅巨幅中国山水画与布鲁塞尔司法官硕大的西方古典建筑空间结合一起,向欧洲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神奇。根据徐龙森的介绍。此10幅画中,有8幅高超10.7米,宽超8.7米,创作时须靠升降车,绘画时全凭意念和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