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正>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作为中方院长,在英国格拉斯哥的南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两年。两年中,自己作为一位学院的管理者和汉语教师,通过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以及与苏格兰当地民众的广泛接触,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使得"孔子学院"这个在当地原本陌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当地,"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一时成为民间的一种时尚。回想孔子学院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2.
陈聪 《世界文化》2014,(11):4-6
<正>瑞典文学院于当地时间2014年10月9日下午1时宣布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荣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时盛赞这位69岁高龄的法国作家"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不可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命世界"。莫迪亚诺在其小说作品中以纯正流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现实和虚幻之间,构筑了一个闪耀着神秘光芒、虚实结合的离奇世界,最终赢得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外媒导读     
《世界文化》2014,(1):56-56,F0003
<正>"晚清碎影:汤姆森眼中的香港与华南(1868-1872)"展览在香港举办1862年,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首次游历亚洲,并开办了一家专业照相馆。汤姆森深深地被当地文化所感染,并在1868至1872年间游历了广东、福建、北京以及华东和华北地区,然后南下长江流域,行程近8000公里。香港海事博物馆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他此行所拍摄的影像,还有许多早期在香港拍摄,之前从未展览过的作品。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4年2月。(编译自"香港海事博物馆"网站)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7月18日,《阳新布贴——光谷四小手工作品》展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开展,40余名小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有着"神奇东方特有的艺术品"美誉的阳新布贴。展览共展出74幅作品,分为涎兜、纹饰、脸谱、生肖四种类型。展品折射出当地固有的民族社会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是人们长期探索与开发的文化积淀。该展  相似文献   

5.
语言年俗是以语言要素、语言形式为本体所生成并承载的民俗文化现象。作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贺岁活动,传统语言年俗凝聚了喜庆团圆的美好寓意,也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而近年来兴起的"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也逐渐形成了具备特定模式的新时期语言年俗,并因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成为了影响广泛的大众语言文化现象。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以近年来"年度汉语盘点"评选的词语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其语言形式和文化属性,揭示新语言年俗中蕴涵的语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石 《世界文化》2014,(12):36-38
<正>2014年10月7日,德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德语战后文学杰出代表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汉堡逝世,享年88岁。伦茨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与伯尔齐名,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文学三巨头"。伦茨的代表作《德语课》名列世界五十大小说,是德国中学生的指定读物,被译成近40种语言,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伦茨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不下于2500万的读者,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的多种译本。  相似文献   

7.
<正>1968年,Keith Sonnier(1941—)首次在作品中加入了霓虹灯元素。他将弯曲的灯管中加入有色气体,挂在钉有薄纱和绸缎的墙上,显得散乱脆弱。这幅被命名为"织物与霓虹"的作品曾在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中展出。当时有人甚至担心馆中的通风系统会将它吹散。纽约的帕里什艺术博物馆曾经在Sonnier的家乡路易斯安那州就利用霓虹灯来表现艺术家对形式、空间和交流的探索带来的反响进行过调研。相较于近期其他艺术家更加大众化的霓虹灯作品,那次展览题为"直至今日",意在重新审视和评估这位被忽视的先锋艺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故乡”与屈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方 《寻根》2010,(1):84-89
<正>"故乡"是我们所熟知的语词。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简单朴实而深情动人,后世父母教孩童学语,往往用之。"故乡"早已成为生活的日常语言,在孩童幼小的心灵中牢牢地种下了故乡的情愫。追溯这一语词在屈原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当代优秀小说家安东尼·多尔花费10年心血完成的长篇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甫一问世便引起轰动,连续65周占据亚马逊和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且荣获2015年普利策奖(虚构类)。作品对人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进行了深度思考,揭示了那些"看不见的光"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整部小说由简短雅致的篇章组成,灵动的文字,如诗歌般充满温情与意韵。书评人玛莎·安妮·托尔评价它的语言:"每个字都被打磨得闪闪发光。"《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以"二战"为背景,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世界上最会画胖子的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他的艺术回顾展,获得热烈反响。立志成为斗牛士如果只看博特罗的作品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能够画出如此"雍容华贵"的肖像画的艺术家,其生活肯定也是相当优越的,可是博特罗的家境并不富裕。193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的博特罗,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为了摆脱贫困,他进入当地一家斗牛学校,立志成为一名斗牛士,希冀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在黔州的作品记载了特有的大叶茶树、"土茶"以及都濡、月兔、八香等当地的名茶;还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制茶法、茶饼的形状、精美的包装,形象描绘了宋代点茶法,尤其是细致描写了碾茶的工艺和冲点出的茶乳;在叙写饮茶的功效的同时也描写了诗人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饮茶带来的奇妙感受。在茶的色香味中蕴含的道仙情愫中,含蓄表达了内心的愁绪。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2012,(3):F0004-F0004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Gursky)1955年出生干德国莱此锡,在杜塞尔多夫长大,父亲是一名商业摄影师。耳濡目染,中学时,他就掌握了商业摄影的技巧,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他后来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广告视觉语言和明亮色彩。  相似文献   

13.
在18-19世纪欧洲的语言、哲学研究领域,汉语被看做是停滞、低级的语言,也因为其语言系统与欧洲语言的重大差别被欧洲学者判定为难学。19世纪下半叶开始,更多欧人来华,遵循欧洲语言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实际使用中的汉语。夏德从语言事实出发,用欧洲语法框架来分析和归纳"文件"体汉语的用法规律,体现了历史比较语言学拟构和描写的视角与方法。夏德通过考察"文件"体汉语深入思考汉语的特性,强调汉语与印欧语一样具有自身的语法规则,并处在发展变化中。夏德同时强调汉语与欧洲语言的异质性,反对在深入了解汉语特点之前,在历史与比较框架中简单、生硬地套用语法规则。这也注定了夏德的汉语及中国研究观点无法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流学术界所承认和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法国动画家米歇尔·奥赛罗的动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世界,他亲笔撰写剧本,亲自设计画面,并密切监督作品的制作过程。他的作品总是与所谓"主流"动画不一样,而又不像"实验动画"那样曲高和寡,他的作品不仅能在国际动画赛事上获奖,还能斩获不俗的票房收益。他虽然是法国动画界的翘楚,可他的作品却并没有明显的法国标签,而是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现出迥异的文化特  相似文献   

15.
罗伟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清溪河沿岸小镇,与他的故乡川东北三河流域有关,或可称为三河流域小说.这类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或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不过,只有在《大河之舞》中,作者把清溪河本身当作写作对象.因此,较之罗伟章先前的多数作品,《大河之舞》是比较复杂也比较独特的.《大河之舞》的复杂性不在于情节或语言,尽管其情节和语言都可圈可点,而在于内涵,或者说,在于这部作品所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9):86-96
中国当代摄影展《灰度》于珀斯"中国文化年"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首个展览《灰度--李刚摄影展》为当地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当代艺术的机会。《灰度》集合李刚经由手工制作的照相机拍摄的最新摄影作品,通过光影交错的影像传递一种迷离神秘的艺术气质。展览开幕当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柯亚沙  相似文献   

17.
在明代,随着笔记小说的丰富积累及出版业的繁荣,不少小说家在笔记小说的文体上进行诸多尝试,体现出笔记小说发展中求新、求变的一面。晚明笔记小说在编撰形式上多采取丛编、汇编与增补、摘录的形式,将前代和同时代的作品进行重新分类编辑。张丑的《名山藏广记》则突破性地以史书体例来结构小说。此外,"笑话"创作形式的变化和叙议结合的风格,"小品类"笔记小说"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清新自然的语言、个性化的内容,《续耳谭》"以简御繁"的叙事策略,都是值得注意的文体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诺奖评审委员会认为石黑一雄通过"极富情感震撼力的作品揭露出我们与世界的模糊表象关系下掩藏的暗域"。所谓的"暗域",在石黑一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人类的记忆、创伤与忏悔。纵观石黑一雄目前已出版的主要文学作品(七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大多围绕着主人公对早年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9.
<正>卡尔维诺在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美国讲稿》中认为未来的小说家应该是百科全书型的,2000年以后的文学应该保存的价值观之一是"内容上的多样性。"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是这种趋势的完美体现者,他的作品中各种素材信手拈来、繁复无比,看似是没有出路的迷宫却又浑然天成,让读者体验到阅读是一场充满智慧与乐趣的冒险。艾柯长年浸淫  相似文献   

20.
正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在特立尼达和加拿大度过童年,1979年赴伦敦先后就读于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和圣马丁艺术学院,并在切尔西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02年返回特立尼达生活和工作至今。多伊格的作品几乎全都是风景画,但他却是一位另类的风景画家,亦一直抗拒与传统风景画扯上关系。他的作品不拘一格,所描绘的景物是介于记忆与想象之间的影像,创作灵感来自都市生活中偶遇的摄影或电影题材,抑或他童年时期的风景印记。他说:"自然在画中是再创造、记忆和幻想,而不是模仿。"画作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