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通过对2005-2006赛季云南红河奔牛队季后赛3场比赛的录像、技术统计中对云南红河奔牛在得分能力、罚球、篮板球、战术执行等方面同北京金隅队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篮板球、3分球等是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5-2006赛季云南红河奔牛队季后赛3场比赛的录像、技术统计中对云南红河奔牛在得分能力、罚球、篮板球、战术执行等方面同北京金隅队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篮板球、3分球等是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5.
运用观察、献调研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个人技术的基础性、集体配合的有效性以及抢篮板球的规律和技术特点等进行分析,旨在为抢篮板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提高篮球队员抢篮板球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虽然闯入八强,基本达到了赛前的既定目标,但仍暴露出打法单一、篮板球拼抢意识不强、助攻少、失误多、缺乏比赛经验等问题。增强男篮进攻能力应进一步完善进攻战术体系,提高篮板球意识和队员的得分能力,积累更多与世界强队比赛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防守能力的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投篮命中率、失误、抢断、快攻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增强防守意识、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多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等措施.以利于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第17届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法、录像统计法等,对第17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各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在2分球得分、篮板球能力、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优势;但在罚球能力、抢断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劣势;在具体的比赛中,缺乏经验,缺乏磨合,对比赛的反应调整能力不足.为此认为中国男篮应加大罚球练习力度,减少犯规与失误,探索出适合中国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的篮板球技战术,中国篮协在男篮主教练选聘上谨慎行事,选择好主教练,促进中国的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篮球比赛中,争抢篮板球的结果,直接影响双方进攻得分机会及在控制球权、时间上的优势。作者结合教学和比赛经验,从抢进攻与防守篮板球及投篮时球运行的轨迹、投篮区域与落点等方面分析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争夺前场篮板球是创造二次进攻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强烈的拼抢意识和合理的动作技术是争夺前场篮板球的首要因素.技术是冲抡篮板球的核心;配合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基本功训练是冲抡篮板球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对争夺前场篮板球中的拼抢意识、冲抢挤位技术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对临场运用以及配合抢前场篮板球的方法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是一部记录宋元时期民间故事的古代志怪小说集,其中体现出雷神的世俗职能,如对不忠之臣、不孝之子、渎神之人、秽语之妇、奸盗之人的惩罚,甚至参与民间分田之事,可知雷神在当时的民间文化中发挥了道德教化与劝善惩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禺深受西方戏剧的影响,尤其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最为深刻,他的《雷雨》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雷雨》中反映的命运现念及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方面均有古希腊悲剧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14.
论雷祖的诞生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祖陈文玉并非历史上的真人,唐宋有关陈文玉事迹的文献,都是明清以下伪造出来的。陈文玉是统治者为神道设教的政治需要、民间雷神崇拜习俗、通俗文学创作合力虚拟出来的人物。陈文玉虽是虚拟人物,但他在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否认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曹禺在《雷雨》中通过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一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 ,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对《雷雨》中的“第九个角色”-“雷雨”的形象进行破解,认为这个“未出场”的角色就是潜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孤独。正是这“孤独”才积聚成“雷雨”,他才是支配人们行动、冲突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使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曾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使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