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程,是各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地位,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思考,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更好的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的贫困问题,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少数民族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不断的观念、体制上的更新,采取切实的措施,找到迅速缩小教育差距、摆脱民族地区贫困和落后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缩小内蒙古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重视发挥两重政策优势,即一方面是中央实施的有利于缓解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对中西部地区都适用的一般政策优势;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既定的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殊政策优势。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应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必须体现内蒙古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充分发挥两重政策优势,特别是发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只有这样,内蒙古自治区才有可能早日走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外条件的分析,强调西北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区域差距,振兴地方经济进程中,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私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繁荣民族经济,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项战略措施。但目前融资问题制约着民族地区私营企业的发展。本文对民族地区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融资障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经济政策是国家为发展、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而实施的政策,是指导和影响我国少数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我国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边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边疆地区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加快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胡锦涛在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讲话中指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部分民族经济政策由于受体制、历史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对于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在各地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促进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乡发展等扶贫政策来解决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缩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因此,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情况、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大扶贫格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提出解决这种现实存在的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关键在于将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指出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西部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重新选择.就此,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主导产业选择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探讨中本文扩展了赫希曼基准的理论含义,并且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说明.本文分析结果表明赫希曼基准是西部民族地区选择新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出台后,中部地区特别是湖北省并没有真正改变“中部塌陷”的现状。本文在分析中部地区及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即正确理解区位优势,选择好突破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以推动整个中部真正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0.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都是为解决这一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战略选择。我国中部地区,身处中国经济的腹地,如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呼南和北”,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无疑成为影响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经济却并没有像许多学者预测的那样,依托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贯通东西的地理位置,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反而出现了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慢于西部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前后,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研充。解析中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通过对现实背景的分析,为中部崛起战略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以法律法规固定政策,克服西部大开发中利益逆向性的矛盾,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调整应侧重于加强经济自治权和明确上级国家机关的优惠政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以社会经济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价值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由于各地区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改革环境不同,起点、机会、条件不均等以及发展态势不同,导致社会转型不平衡,形成一定的转型差距,致使地处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直接影响了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于我区来讲,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要立足于自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发展民族教育,对于加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振兴相应滞后的民族经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推动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发展民族教育,对于加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振兴相应滞后的民族经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推动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8—2013年16年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全国而言,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用在增强,直到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6.7751时,经济继续发展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方面,东部地区呈现典型的倒"U"型,经济发展处于低位时,经济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经济发展处于高位时,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管处于哪个水平,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差距均呈扩大之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教育陷入低均衡发展陷阱所致。民族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针对教育低均衡发展的制度性根源,采取外部强力介入的措施,有效地破解教育低均衡发展陷阱,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向高水平均衡演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及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执行后,我国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所以东部与西部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一些西南及西部的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式仍然是以原始的耕作方式或种植为主.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困农村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否则经济的发展将举步维艰.因此,本文在分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上,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共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差距的产业解决途径——赫希曼基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认为解决这种现实存在的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关键在于将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指出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西部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重新选择。就此,文章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主导产业选择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探讨中扩展了赫希曼基准的理论含义,并且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说明。分析结果表明赫希曼基准是西部民族地区选择新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本使用熵权法求得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运用中国276个地级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即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从拐点值看,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与高行政等级城市相比,这种U型特征在低行政等级城市更为明显。同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对城镇居民的增收效果优于农村居民,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未来,既要鼓励数字技术创新催生助农新模式,发挥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又要加强数字农民培育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防范数字经济发展抑制共同富裕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除西部地区外,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总体上一致,均呈缩小态势。地区经济差距仍是我国地区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但教育投入差距较小。西部各省区经费投入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地区经济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东部恰好相反,经费差距大,经济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最小。对比财政与非财政的教育经费,发现后者的区域非均衡性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