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乃本轮司法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央顶层设计,全国50家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展开改革试点。以H省A市两级法院为视点,管窥改革试点中期的成就与问题。当前,我国民众司法意识初醒,有利于司法的公众参与逐步从制度走向实然。然改革非一日之功,制度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巩固,建议构筑司法行政大数据平台保障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同时,应强化改革工作落实力度,推进陪审员能力塑造和陪审生态的养成,缩小制度与现实间的落差,彰显公众参与的实质要义。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的发展普及,给司法带来深远影响。自媒体在扩大公众司法参与方式、反映公众对司法的认知和期待、拓展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线索来源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检察机关的外在舆论监督,加剧了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危机和对司法独立运行的干涉。面对自媒体所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检察机关从确保案件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检务信息充分公开、建立健全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等方面探求执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才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3.
民众对司法制度的适应性与需求是司法改革中制度构建的基石,而民众的诉讼法治观念直接决定了其对制度的接纳适应性。通过对民众诉讼观念和司法制度的传统与变迁的考察分析,我们的司法改革应一方面立足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去制定适合民众的制度;另一方面,通过适当超前的制度创建来引导、提升民众的诉讼法治观念,实现二者在司法改革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在推动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平的进程中,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但同时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媒体监督在很多时候发生了异化,典型的异化形态即媒体审判。当媒体监督由原本的防卫性权利转变成进攻性行为,则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使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监督功能,防止其变成“利维坦”,可以通过媒体自身规范、国家规制、公众参与等可行性方法改善和解决.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以重塑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有助于促进司法改革,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媒体的特殊地位和我国的司法现状,新闻媒体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却非完全尽如人意。要调和二者的矛盾关键是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贯彻司法公正而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充分体现了权利制约权力、主权在民、民众参与司法和司法民主的理念。三年来的实践中,人民监督员制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复杂性使司法裁判成为一般人无法涉足的领域,只有少数经过系统学习和严格训练的职业法官,才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从事司法裁判活动。然而,在法治国家中,长期存在着非职业化的普通人参与司法裁判的实践。这种同司法精英化现象并存的司法民众化现象,已经成为一国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并在国家的司法权力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对非职业法官参与司法裁判活动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论述,并通过对非职业法官参与司法裁判方式的比较研究,反思中国司法的精英化和民众化问题,希望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司法技术的民众化取向,如何运用经验法则这一传统资源成为一个当前司法改革的崭新课题。在司法技术理性的规范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摆脱隐藏文本的尴尬,走向契合民众化正义观感的公开文本。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都是宪法原则.这两大原则体现攥体和司法的羌泵<一般来说,媒体只有传播功能,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国媒体的官方性质,使媒体具备了这一功能,"媒体审爿"一词就出现;然而,随着司法地位的逐步提高.司法的"独立审判"也同样回避新闻媒体,在很多司法案例中,不是媒体"一手包办"就是司法"独裁",导致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这两种基本价值错位和缺失.  相似文献   

10.
导致司法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矛盾多元化与司法最终解决能力不协调、法治建设进程与民众普遍预期之间不统一等.解决冲突应主要从建立民意进入司法裁判的制度通道和技术通道,加强法院、媒体与民意的沟通机制,建立主审法官与舆论的隔离机制等角度人手.  相似文献   

11.
浅论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新时期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人民法院要秉持司法公正的最高法律价值,遵循司法规律,科学布局,从人民法院队伍素质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群众路线创新、司法知识宣传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正视民意与司法的矛盾冲突之社会现象。面对民意对司法专业化提出的挑战,固然可以采用司法民主化的方案来应对,但根本则要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改革来化解。可以说,司法中的民意构成了推动司法改革向前迈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独立审判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结合董必武的司法思想和美国的司法实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要承认政党对司法有不可避免的影响;另一方面司法的规律要求这种影响要有限度,政党与司法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推进司法改革,真正实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14.
良好司法公信力具有维护司法权威、培育法律信仰、促使公民守法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价值功能。从司法自身的内在要求而言,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有赖于司法主体、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这三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从司法的外部因素来讲,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赖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有赖于司法经费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意义上的司法能动已赋予其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新价值和新理念,践行司法能动是人民法院切实履行依法服务大局司法使命的时代要求,司法的“政治性、人民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和司法的“中立性、规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并行不悖的,在能动司法的推进中,必须遵循司法工作的基本规律,坚持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在司法能动与司法中立之间寻求衡平.  相似文献   

16.
宋朝地方最重要的审判级别是州(府、军、监),州级属官是宋朝州级审判中的主体人员,针对宋朝州级属官群体的施政评价中,司法职能考奖是最主要的制度构成部分。宋代对属官群体的任职评价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等,但中等评价成为实际考核的绝大多数,因难分优劣而成为普通级的司法评价,并对应着属官群体漫长的循资历级迁升模式;优秀级司法评价为雪活人命或修订国家法律,最高级司法评价为认定地方完成狱空治理,后两种方式才可以在资格体系中实现地位跳跃,但在宋代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因而可贵,所以宋代基层文官作为法官角色是缺少晋升空间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涉诉信访形势严峻,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困境.例如,涉诉信访冲击了司法独立、消解了司法权威、法院处理涉诉信访措施面临两难等.造成涉诉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法院的原因、当事人的原因、司法体制的原因和诉讼制度的原因.为摆脱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应当从完善司法独立和诉讼程序制度以及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于司法工作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中习仲勋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习仲勋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党的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的司法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司法理念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建设,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法学教育为我国法治进程立下汗马功劳。但司法考试制度实施十年来,与法学教育联系还远远不够,将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对解决实存的司法环境、法律公信力等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审判体制的制度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在现行体制下,省以下地方法院更多地属于地方政权机关,而不是中央审判系统。要实现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长效的办法是修改宪法等法律,将地方审判系统从地方人大脱离出来、收归中央,同时实行不同职能的法院分设。过渡性办法可以形成省以下地方法院统一的人员推荐方法和财政预算方案,交各地方人大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