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一个班级中起主导作用的风气。它体现全班同学的共同风貌,是一个班集体的标志。树立良好的班风必须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何春玲 《考试周刊》2011,(31):143-144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自觉遵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守则》和《规范》;使《守则》和《规范》成为对学生多元测评的一个依据;使《守则》和《规范》教育成为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1.学校要形成“以德治班”的制度环境 以德治班得以实施,需要一个“德治”环境,要靠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班级公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违纪处理意见》等制度,为班主任以德治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丁吉平 《陕西教育》2009,(7):124-125
一、中学生流行书刊 流行书刊(如《家庭》《警笛》《中学生天地》《故事会》《知音》《今古传奇》《传奇文学选刊》《故事大观》《校园生活》等,一些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等)追求巨额销售收入的商业行为,决定了其题材的大众文化趣味特点,故其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它作为一类大众文化早已广泛深入到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其文化生活植根于大众文化生活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5.
很多班主任认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过于宏大、庄严,于是乎抱着“班规一出,方圆定成”的良好愿望要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班规”。笔者前日参观一所学校,用相机记录了该校七年级某班张贴上墙的《班规32条》,先让我们客观地、心平气和地阅读一遍: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7.
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颁布了,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条款替代了旧《守则》、《规范》中不符合时代的内容,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甚是令人欣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仍有一些不规范之处。 例如:《守则》第二条:“遵守学校纪律”;《规范》第18条:“按时完成作业”。 众所周知,现在各中小学校的“纪律”,五花八门,有不少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试问:能按要求开设全部课程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让学生过双休日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保证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 8 小时的学校有多少?双休日被学校变成单休日或半休日,…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80周年之“大寻找”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每天我们都会收到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读者的来信,有很多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委托孩子给我们写信,还有几位读者给我们寄来了小卡片。这些信件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每一个编辑手里,给我们感动,给我们惊喜,给我们动力。让我们继续相约在《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秦琰 《中国教师》2008,(19):25-27
<正>《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基本依据。本文以这两部规范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杂志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学生课外读物,刊载了相当数量的历史课外读物,很好地起到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功能.《中学生》还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候,通过历史来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中学生,学习成绩基本能让家长满意。但是,这个假期我迷上了电视,记得以前我都可以用意志抵抗一些很有诱惑的电视剧。如《天龙八部》、《新神雕侠客》等。可现在我发现这个不用买票的电影院里的确很精彩,比如《还珠格格》、《红十字方队》、《鹿鼎记》等等,真是只要我动一动遥控器就能到另一个世界,过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端木蕻良先生是著名作家。1985年第六期《中学生阅读》登载的《最初的课》是他为中学生读者撰写的大作。“我的读书生活”是一个重点栏目。这个栏目 的组稿要求,就是“名人”,“专稿”。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4):F0003-F0003
《中学生理科应试》杂志创刊于1993年,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23-1351/G4,ISSN 1005-6491。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231,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中学生理科应试》始终坚持为高中学生服务的办刊目的,牢牢把握"增强应试能力,提高考试成绩"的办刊宗旨。所刊登的文章覆盖"课程标准"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重点知识内容,通过设立复习指导、思路点拨、错解剖析等栏目,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双基"。介绍实用的解题方法和新颖的解题技巧,指导学生复习。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发行量最大的学生刊物,它的学生写作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生》凝聚了一批权威的学生作文指导者,通过活泼多样的指导方式,他们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描写逼真、叙述简练、节制抒情,充满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这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适当途径,但只能当作多样化的写作方式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徐志刚的《论语通译》是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部较好的《论语》译本,但为精益求精,特将可以商榷之处一一罗列。  相似文献   

16.
建设良好班风五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共研班级制度,制定班风标准 制定班风标准就是要在班上树立什么样的风气.我们确定班风标准的依据有: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学校的校规及班规.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自律意识。以修身正行.抓好新生入学教育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提出了统一要求,这些守则和规范在初中阶段必须得到全面落实。新生一入学,我就把学守则、讲规范、明道理、见行动当作班级工作的中心来抓,组织学习有关校纪校规。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符合一个合格中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班规,作为修身正行的准则。同时,我利用课间十分钟深入到班级中去,观察了解他们的常规落实情况,并加以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进行对规范原理的深层理解和行为方式的自觉比较,以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既是部分纪律观念差,自律自治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从而达到修其身正其行的育人目的,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自主管理的意义在于:自觉主动地克服人性的弱点,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自主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班集体的各项活动进行有序、有效,从而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9.
姜珍婷 《现代语文》2007,(1):114-115
《围城》是教育部指定的课外必读名著,但通过我在三所中学进行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显示,读过《围城》的只占调查总数的10%,这样的比例显然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另外在你最喜欢的文学名著这一项调查中,围城的排名既落后于《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落后于《雷雨》等现代文学名著,甚至远远落后于当代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如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为什么中学生把《围城》摒弃于自己的视野之外呢?经过访谈和研究我们得知《围城》这部小说的内容并不接近中学生的生活,因而不能感染他们,引起他们的共鸣,虽然它也描写中学生希冀探究的爱情,但它对爱情更多的是调侃和戏谑,另外它也不是以情节离奇曲折取胜的小说,它展示的是知识分子灰色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呈现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工作,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吸取《中庸》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庸》中"诚"的思想不仅推动着当代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从偶然走向选择、从实然走向应然、从外化走向内化,而且诠释着它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