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郁达夫小说创作宗旨、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出发,对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开展分析,阐释了造成郁达夫这种文体风格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曾被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沧》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世人对其小说中所流露的感伤颓废情调,总是颇有微词,认为是其人生消极堕落的表现,缺乏反抗意识。"感伤颓废"作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最醒目的精神特征之一,有其时代、个性和审美等多种因素。实际上,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消沉是表象,反抗才是实质。  相似文献   

4.
疾病,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大量出现。郁达夫本人一直深受疾病困扰,本文结合郁达夫的疾病情况,分析其前期和后期作品中性欲和死亡主题方面的转变;阐述其创作由前期的颓废浪漫主义风格向后期自然写实主义风格的转变,并探讨郁达夫钟情疾病描写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小说本体的角度 ,论述了郁达夫小说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不确定性 ;郁达夫小说文本的表层符号和深层符号所指 ,揭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其不确定性特征是作家的创作指向和审美趣味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时读者的介入也促使了小说文本不确定潜在意向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抒情,是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贯穿了他整个的小说创作,而在早期创作特别是代表作《沉沦》中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沉沦》的抒情艺术,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散文体小说,使读者从一个侧面理解郁达夫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风格与作者前期的作品大不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创作此篇小说?将通过作者的直接动机、创作态度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迟桂花这一事物来探究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范式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简而言之,他早期的作品往往展示出主人公强烈的焦虑,既包括个体爱情、性欲的焦虑,也包括对国家前途的焦虑,其代表作是《沉沦》;他中期的作品由于理性的日常生活叙事介入文本,原先那种大胆的自我暴露以及强烈的焦虑逐渐有所抑制,这以《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代表;直至《迟桂花》等作品出现,郁达夫小说中作为美学价值来源之一的焦虑感实现了美学意义上的化解,其创作趋于成熟,风格亦趋于平和。对郁达夫小说美学范式转变的分析有助于在一定的框架内全面认识和评价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9.
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嬗变许爱珠作为一个抒情型的作家,郁达夫所建构的小说艺术世界,不仅是自身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体认,当然,还包含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种价值涵量。在这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世界里,郁达夫所拥有的鲜明艺术个性,使他获得一种独特的与世界...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屠格涅夫影响,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零余者”与“多余人”上,在情感基调与创作手法上,郁达夫都主动地向屠格涅夫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南迁》对屠格涅夫《罗亭》的借鉴的分析,更加确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高志  赵静 《现代语文》2006,(12):57-58
郁达夫是一代小说宗师,不仅由于他的主情浪漫主义风格,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创作中蕴涵的个性自由、自我忏悔以拯救内在生命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可具体归纳为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这三大思想意识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轨迹体现了其对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这三大意识也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是我国“五四”以来文学史上一位才情卓异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提起郁达夫,人们首先会想到他那“惊世骇俗”的小说——《沉沦》.可以说,郁达夫首先以其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家——几乎在创作小说《沉沦》的同时,他也开始写散文.到了三十年代,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至今为人称颂.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在很多时候是被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创作者来认识和研究的,但他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著述其实不菲,这些文论构成了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个声音,一个有别于他小说创作风格的科学理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文坛上都出现了所谓的"身边小说"这种题材的小说。中国"身边小说"的主要代表性作家是郁达夫,而韩国文坛上,"身边小说"写作特征最为明显的作家当属玄镇键。郁达夫和玄镇健在创作倾向上都表现出写实主义的风格,两者又都受过自然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创作上表现出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一位重要的小说家。在“五四”这个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郁达夫是一位时代的歌者。作为一个时代的歌者,郁达夫的创作意识是斑驳而复杂的,因而,他用于反映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也是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  相似文献   

16.
想写好作文,首先要重视体验,丰厚积淀。以下几位作家的创作体验应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有益的启示。1.郁达夫:勾勒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小说极具个性,差不多就是他的“自传”,他大胆地把“自我”体验直接写入作品中。《郁达夫小说集·出版者的话》就有这样的说明: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强调“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他的小说有着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创作特色,常常以自己的遭际、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忠实地勾勒出了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小说中,寄寓了作者…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新小说的发展起了某种示范的作用,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他小说创作的主情特征作一初步的探讨。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味。这是为人们所肯定的,而且有人直称他的小说为主情小说。郭沫若曾说过:“他的清新的笔调,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的小说在其人道主义追求的总体目标下描写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无论从其创作理念、形象塑造,还是文体风格来看,其总体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沉郁苍凉的风格。其风格的形成,有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经历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创作理念、形象塑造、文体特点三个方面深入探索郁达夫小说的沉郁风格。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小说一直把美当作表现的对象,反复捕捉、营造着美的气息。因此,郁达夫的小说将颓废的人生之感和唯美的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二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郁达夫悲美创作意识的来源,以及悲美意识在作品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两部代表性小说,因各自在郁达夫小说创作史上的界标性作用,经常被研究者拿来比较.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具体的文本出发,突出文本的细节比较,从叙事特征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比郁达夫这两篇小说文本的不同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文本表达的主题变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