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电流表有内阻,通过实验可以测量.测量内阻的方法很多,测量值有误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不够完善,实验仪器精度不够,实验方法粗略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下面对几例测量电阻的方法及由于实验原理不够完善而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电流表有内阻,通过实验可以测量.测量内阻的方法很多,测量值有误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不够完善,实验仪器精度不够,实验方法粗略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下面对几例测量电阻的方法及由于实验原理不够完善而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贾慧敏 《邯郸大学学报》2000,13(1):26-26,32
本文分析了学生上实验课时产生测量误差的三种原因:过失误差,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五项措施:从严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正确选择仪表量程;选择比较完善的测试方法;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掌握正确使用仪器方法;多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实验中,系统误差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系统误差主要由仪器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观测感觉器官误差造成的。消除系统误差要从产生误差的根源上消除,要考虑选用合理的仪器,用修正方法,选择适当的测量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一传统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指出用精度不同仪器测量相关量时,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对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一传统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指出用精度不同仪器测量相关量时,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琼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2):26-27
新课程教学大纲和考纲都对误差有所要求,“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这里对高中电学测定实验中由系统实验误差引起的测定值偏大偏小问题作一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高压火花记时系统测量液体的粘度,减少了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扩充了实验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化学实验中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分析处理及有效数字的确定、修约与计算.  相似文献   

10.
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在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差,它伴随实验的整个过程,因而偶然误差也是误差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笔者根据实验操作的特点,将偶然误差的控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3):115-116
本文清楚地阐述了误差理论的概念,并将其与不确定度概念进行了区分,然后从实验结果判定及实验方案和仪器合理优化两个方面运用实例对误差知识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就误差理论中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作探讨,从而研究误差知识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本身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组成部分,实验题也是高考的重点题型之一,减小实验误差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在高考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设计性的实验,要求尽可能减小误差往往是很重要的得分点.我们知道,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环境、实验者本身等偶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学生上实验课时产生测量误差的三种原因 :过失误差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五项措施 :从严入手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正确选择仪表量程 ;选择比较完善的测试方法 ;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 ;掌握正确使用仪器方法 ;多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电大学员做好普通物理实验的复习。特拟复习提纲如下:(一)基础知识部分1.明确下列基本概念的物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a.真值与测量值;b.误差与有效数字;c.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d.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2.正确表示直接测量的结果:a.多次测量用算术平均偏差表示测量误差;b.单次测量用仪器读数(示数)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5.
张秀占 《中学理科》2007,(12):63-63
游标卡尺是高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仪器,高一物理课本把它安排为第一个学生实验,足见其重要.不仅在其他实验中多次作为测量工具使用,高考、会考实验题也多次涉及.各种信息反馈发现,学生对该仪器掌握不够,尤其仪器读数问题更多,普遍读数慢,差错多.究其原因,平常接触过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实验中有二类误差,一是系统误差,二是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测定中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抓住实验关键,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实验系统误差.使测得的数据更接近理论值,是实验课应重视的问题。笔者以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实验基础知识]一、教学要求1、基本内容实验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要求,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实验报告的格式等。其中,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是实验的基本理论。2、应掌握的基本概念:(1)真值和测量值;(2)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3)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4)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复习时应注意以上基本概念的物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复习重点1、能够正确表示测量结果(1)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8.
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系统误差,从而使测量结果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常需要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手段.下面笔者以电压表改装实验为例,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电路,并推出系统误差是偏大或偏小,供学者在学习系统误差时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和测量工作中,系统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若不能有效地加以消除,就会使测量结果受到歪曲,从而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按照偶然误差理论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大小也就失去意义。因此,在任何一项实验工作和具体测量中,首先必须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小和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教学大纲和考纲都对误差有所要求,"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这里对高中电学测定实验中由系统实验误差引起的测定值偏大偏小问题作一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