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理论的发展,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起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反叛结构主义的思潮,发展成为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在文论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随后影响到我国翻译界。本文主要介绍解构主义的本质性精神及对翻译的启示,同时也探讨了目前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引以为戒,能将解构主义更好地应用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锋  傅桂荣 《海外英语》2011,(13):179-180
20世纪60年代法国解构主义的兴起,对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探讨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和意义的确定性,消解了原文的原创地位,对传统的翻译理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翻译研究走向广阔的天地。很多人认为解构主义给翻译研究带来了"胡译"、"乱译"和不负责任的译者,这是对解构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解构主义思潮对西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并且几乎波及到了西方文论的所有领域,包括造成了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解构主义也成为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解构主义基本立论的重新审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从翻译理论的角度,针对解构主义对意义和原文的消解、对作者主体性的否定、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及地位等方面的基本立论进行反思,并提出翻译理论的研究应该从边缘走向中心,应关注对翻译本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解构主义的出现彻底动摇了传统翻译研究范式下的"作者中心说"和"文本中心说",它强调译者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和阅读过程的开放性,与当代盛行的各种翻译理论构架有直接理论渊源。通过分析解构主义范式下当今翻译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指出翻译研究不能只看到解构主义颠覆、拆解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解构之后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忠实原文、忠实原作一直被认为是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然而,在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理论受到了新的质疑和挑战。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的"解构观"为视角,阐述这一理论对传统翻译"忠实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作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经典理论之一,该理论使翻译活动从独白走向对话.本文在肯定这一理论的同时也指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无法避免过分强调个体主体性,易形成多元化趋势等问题.对此,本文试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原则对该对话理论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从建构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对该问题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探讨翻译的忠实与通顺、原文中心论以及异化翻译策略等问题,思考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提出的质疑和挑战。然而,在承认解构主义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怀疑式的哲学视角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解构主义的局限性及其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释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译界的重要启示意义,同时探讨了目前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中存在的误解与质疑,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引以为戒,能将解构主义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解构主义"理论的起源、代表及主张进行了扼要的介绍.随后笔者着力辨析了"解构主义"理论与"逻各斯中心主义"及"结构主义"的异同,并配以实例从几个方面阐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现实运用中对原作的创新与伤害.  相似文献   

12.
施旋  周邦友 《考试周刊》2010,(55):36-37
解构主义自出现以来在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很多领域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阐述解构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解构主义的观点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冲击了传统翻译理论,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被重新思考.同时也提出了看待翻译标准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自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被德里达引入翻译理论之后.国内大多数翻译界学者认为解构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但是同时也认为解构主义思想颠覆了翻译的“忠实”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解构主义同韦努蒂的畀化翻译思想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对解构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以及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发现国内学者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不仅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忠实标准”而且在论述解构主义和异化翻译之间的联系时过于草率。  相似文献   

14.
刘露 《海外英语》2014,(15):153-154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作为两个极具争议的翻译理论针锋相对地发展至今,很多学者对于解构主义都有误解。该文将在翻译理论的视域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做一对比,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对解构主义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更浅显地认识到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指的是语言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这一属性。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也具有模糊性。解构主义是继结构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思潮。解构主义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即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解构主义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之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窥见语言模糊性的影子。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文本、译文和翻译标准的不确定性一这些语言模糊性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的体现,从而说明模糊语言学理论对其是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转向”的学术成果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此理论吸收了解构主义理论、新历史主义、读者反应理论等有影响的学术理论精华,在翻译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明确的政治立场。文章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比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两个中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以期引起人们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视,促进其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释哲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等几个核心问题上对翻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阐释学翻译理论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心的确立及对文本终极意义的总体把握、原语文本的研究范式、译文文本的关注点以及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成才之路》2009,(4):27-28
作为一种反传统思潮,上世纪60年代中期崛起于西方的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1967年,德理达的《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它一方面给我们以思想启迪,另一方面却不无消极影响。本文就解构主义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影响,探讨了翻译研究究竞应从解构主义的思潮中吸取或者舍弃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必须遵照原作者的思想意图,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格,且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解构主义概念的提出,彻底颠覆了这一理论传统。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理论的阐述,总结了其对传统翻译理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这些影响,进一步探讨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解构主义学说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翻译理论。本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它所阐释的观点和方法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这对于重新构建中国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