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著《文心雕龙》,正当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代,也是齐梁之际文风不正的时代。《文心雕龙》既是一部总结创作的理论,又是一部批判文风的著作。总结创作和批判文风,是《文心雕龙》一书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值得重视的。如果在研究《文心雕龙》的时候,对于这后一方面注意不够,则对于刘勰所论述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是马克思早年的两部著作。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科学的唯物史观,而在此之前的《手稿》则明显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特征,它们之间的美学思想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同时《手稿》中唯物观的雏形与《神圣家族》中科学的唯物史观又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天路历程》和《西游记》的宗教性特征与现实的批判性的比较分析,表明宗教特征和批判精神如两条红线贯穿于两部小说之中,两者的结合是两部小说共同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雁昆 《文教资料》2013,(32):74-7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两部作品对于女性的爱情都作了出色的描写,并且蕴含深刻的意蕴。前者是激情的倾诉,后者是含蓄的批判。本文主要介绍两部作品中女性的爱情悲剧,并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爱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文化下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两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共同的爱情心理。同时,从两部作品差异当中比较两部作品中女性爱情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两部作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薛荣的《网络诗人咚咚锵》这两部作品在用反讽突出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人性来反映、批判现实这方面运用的相似处来探讨一下反讽运用的巧妙性。  相似文献   

6.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叙述者的选择三方面的相似比较,又通过对鲁迅对整个外国文学的态度进行历史性、概括性的考察,以及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前是否读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考察,从而提出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及叙述者的选择上是很有可能受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7.
从丁玲与莫泊桑相似的经历和民族立场出发,探穷了《羊脂球》与《我在霞村的时候》两部作品立意的共同所在,同时又通过对比,分析了它们批判角度,批判学的不同,进而从美学效果上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8.
由反叛走向超越——《金瓶梅》、《十日谈》主题对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封建主流文化的反叛和解构是《金瓶梅》和《十日谈》两部文学作品共同的主导思想。两部书的作者在介入这个基本主题时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相异处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具体说来 ,在批判的视角上 ,《金瓶梅》从礼教社会中被压抑最深的妇女入手 ,《十日谈》则从宗教社会中被扭曲最厉害的僧侣入手 ,两部书的作者都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和民间的立场来建立自己作品的价值中枢 ,从更深层的文化底蕴看 ,《金瓶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内省意识 ,《十日谈》则表现出一种开放的胸襟和外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朱慧 《考试周刊》2013,(44):19-20
《致爱米丽》与《孔乙己》是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与中国作家鲁迅所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的分析,从其表面的不同揭示了两篇文章所蕴含的相同的主旨——对封建制度、守旧思想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论《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中的复仇鬼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比较了《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悲剧其有共性的一面。都采取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喻人,借鬼魂复仇,鸣人间不平之事,批判黑暗现实。鬼魂复仇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治世理想。两部作品都具有民间文学素材的承继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平等摇旗呐喊。 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金庸的《笑傲江湖》对传统的政治文化进行了批判,歌颂人格的自由与尊严。巴金的《随想录》反省自己在文革中表现,也溯源到封建幽灵的影响。两部作品结合起来阅读,对我们认识文革,认清封建传统文化的本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蔚芳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61-64,74
《雪国》、《死者》两部作品围绕着多雪的冬季表现了相似的主题,即生死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依存转变的。与此同时,两部作品在审美取向上又表现出不同的追求,前者着力体现出一种幽玄淡远的东方情怀,而后者则体现出一种理性的现实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辅导讲座,共八万字,分两个部份,即《哥达纲领批判》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和《哥达纲领批判》的基本内容。在第二部份中又分八个问题。本刊选登了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产阶级产生的初期.在不同的国度先后诞生了两部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集──十四世纪意大利文学家卜伽丘创造的《十日谈》和十六世纪中国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整理的《三言》(即《喻世明言》、借世通言》、《醒世恒言》)。它们产生的时间虽有先后,但其时代背景和赖以生长的土壤及条件却是相似的。这两部作品集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体现新时代到来之际要求民主的倾问,表达了市民阶层要求新生、幸福和爱情的呼声。两者共同点都是选自爱情和婚姻题材来暴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罪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的局限,卜伽丘和冯梦龙的…  相似文献   

16.
对自由问题的探讨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学界对此问题的阐述往往分成关联甚少的两块:青年马克思和成熟后的马克思,马克思自由观的来龙去脉则鲜有涉及,这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的命运可知。《批判》是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一部重要的著作,但这一著作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曹典顺博士的《自由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可算对此缺憾的一个补足。  相似文献   

17.
姜平 《现代语文》2009,(9):62-65
《红楼梦》与《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曹雪芹、李汝珍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男尊女卑这个传统的社会制度,在肯定女子的价值优于男子的基础上,对传统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的性别观进行挑战。本文主要从挑战男尊女卑性别制度具体内容的不同对《红楼梦》、《镜花缘》展开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禹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惜自由、平等摇旗呐喊。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从未体验到纯真、甜蜜的爱情,而是被囚禁在…  相似文献   

19.
巴金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巴金先生年青时就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非常欣赏俄罗斯作家的创作风格。将巴金的《寒夜》与果戈理的《外套》相比较,两部作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几个重要元素在《浮躁》《废都》《高老庄》三部作品中逐一显现。其一,对时代情绪的把握;其二,扎根于商州的地域特色和神秘文化;其三,文化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