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的佳作之一。其中颈联的“花草”一词,笔者以为是代指女性,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界的花草植物。尾联的“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是化用了《世说新语》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典故。  相似文献   

2.
读诗访古     
今天,我读了李白写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目,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3.
说话要看对象。语言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图从《世说新语》中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文出发,探究因人而异的说话技巧。  相似文献   

4.
凤皿台上凤恩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天外,二水中分白珍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相似文献   

5.
《花草粹编》是明人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词选,它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主要选源,在风格上亦承袭《花》、《草》,体现出主婉媚的选词方式。而作者的这种审美取向亦和当时明代词坛"花草"盛行的背景密不可分。对姜夔等风雅派词人作品的选入亦使是选体现出"复雅"的倾向,这是陈氏在"花草"盛行的背景下独特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6.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  相似文献   

7.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辅导》2023,(29):4-13
<正>1开场交际话题导入北周诗人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有个句子:“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唐代诗人王勃仿照这个句子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崔颢写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据此写出了怀古抒怀之作《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品德课程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不断出现新的活力,再也不见了往日的"单调"与"沉寂",演绎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我们的品德课堂看似那么"美丽",那么"热闹",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看似那么深入,可是若检查学生的道德行为,则实在不敢恭维,如说脏话、说谎话、践踏花草、折枝掐花、欺负弱小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为什  相似文献   

10.
李德波 《学语文》2013,(4):18-19
《蜀道难》的创作年代,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有记载,大约是开元末年李白初到长安之时。据说,李白到长安以后,曾拜访过文坛大诗人贺知章,出示了《蜀道难》一诗,博得了"谪仙"的雅号。其实,《蜀道难》就是李白推销自己的一道"名帖"。尽管李白很有诗才,但初出道亦需提携,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诸家文选并不见选的杜甫两诗《官定后戏赠》与《去吴行》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都抒发了作者十年长安干谒求进,欲图致君尧舜而不得,却被除授微贱之职时愤慨的自嘲。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一首古诗和一首新诗 ,并新学一首新诗。和过去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不同 ,今天我们从分析三首诗歌的共同意象“笑”入手 ,来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并提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能力。先看《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中学到过的《过华清宫绝句》。过华清宫绝句杜 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一、“笑”的特色1 风景美回望骊山 ,林木葱笼 ,花草繁茂 ,风景优美。2 宫殿美华清宫殿宇林立 ,绿树掩映 ,花草环绕 ,堆锦叠绣。3 容貌美千门万户 ,美女如云。如花似玉 ,国色天香。4 食物美荔…  相似文献   

13.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其中不少诗篇中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花草果木("香草")意象,也出现了不少"美人"形象。《诗经》中或以这些花草直接比喻美人,或通过花草环境描写间接烘托美人形象,或通过花草传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塑造了许多美人形象,也为我们留下许多甜美的爱情故事。这种"香草"与"美人"两种意象的和谐运用产生了不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昌邑王刘贺自昌邑至长安行程中所乘"七乘传"当是七辆"乘传"之意。据汉代《厩律》,"乘传"是传车规格的一种,以"四马下足"作为牵引动力。命令刘贺"乘七乘传诣长安邸",有限制刘贺势力的用意。  相似文献   

15.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理的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藏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众所周知,李白的这一首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唐诗中胜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为名家争相传诵和讲析。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偏重于把它当作登临吊古的作品来读,尽管人们在作结论时都要说到它的忧国伤时的旨意,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又往往不够重视这一点。我们认为,忧国伤时才是这首诗的主旋律。所以,应该围绕着这一点来分析这首诗。因为诗人的登临吊古,目的就在于伤今。那么,登临吊古与伤今之间当…  相似文献   

16.
诗词赏析     
无限羁情笛里吹来——《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赏析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赏析】西汉的贾谊因批评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  相似文献   

17.
"大人"一词出现何时?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大人"不见于甲骨文,《尚书·商书》中也没有见到。现有文献中,最早出现"大人"一词的是《周易》。在《周易》中,"大人"一词共出现了29次,其中《易经》(卦爻辞)出现了12次,《易传》(或称《十翼》)出现了17  相似文献   

18.
<正>大型交响套曲《长安》为2102年陕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重点支持项目,整部作品由一个序加四个乐章共五个段落组成,它们是《钟鼎长安》、《诗赋长安》、《爱恨长安》、《丝路长安》和《阊阖长安》,分别由作曲家赵季平、崔病原、张坚、平远、杨一博执笔完成。全曲在创作思维上凸显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具有世界性语言的音乐传达出来,并为探究我国原创  相似文献   

19.
促使明代著名学者陈耀文产生编纂《花草稡编》最初想法的,很有可能是杨慎的《词品》和《词林万选》。《花草稡编》这部大型通代词选,采用了独创的兼具词谱功能的存史辑佚体的体例,又兼有分调选词体、以词人分列体和漫录体等前人词选选型之长,"存史辑佚"和富于学术性的编纂特色,是它超出明代诸词选之上的最显著特征。《花草稡编》的体例充分吸收了前代词选所长而又能有所创新,其改进之处,则表现出编者鲜明的历史观及"备一代典章"的编纂动机。编纂者引录词作之后,多附有笺注,其学术性价值也值得肯定。作为有明一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词集,该书在词文献的保存史和明代词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体例上虽有不足之处,但在词集编纂史上的地位应当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长安雪后》,描写了当时长安的雪景:"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传为唐代画家李思训的《京畿瑞雪图》纨扇,则更加直观、形象地描绘了长安的瑰丽雪景。纨扇,又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多用于宫中而得名。唐代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