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冬春 《小学生导读》2009,(11):39-39
实验准备:吸水纸1张,细竹子1根,两个相同的碟子、水等。 实验过程:1.把1张吸水纸一剪两,一条宽,一条窄,宽的约是窄的3倍。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材料木板、塑料饮料瓶、铁钉、脸盆、花草、黄土、水等。二、实验步骤 1.在一块长约350毫米、宽约250 毫米的长方形木板上,用60毫米宽的木板围成一个木框,再在木框一端安装两个高200毫米的支架(如图1)。  相似文献   

3.
在静电演示实验中,静电除尘实验可以说是最为精彩。 1.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烧杯,上面加上一个胶皮盖子(比杯口稍大),把两根长约15cm宽约1.2cm的锯条(或铁片)面对面,相互平行地穿过盖子伸到烧杯中去。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准备1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地表植被覆盖状况、降水强度 ,是导致水土流失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2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实验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2 实验用品 :(1 )木板一块 ,把木板用东西支起与桌面约成 2 0度夹角 (长约 40厘米 ,宽约 30厘米 )(2 )草皮一块 (长约 30厘米 ,宽约 2 0厘米 )(3)透明水槽 1个。(4)喷水壶 2个 (二者喷出水流应有区别 ,即可模仿小雨和暴雨的降水强度 )(5)黄土 50 0克 (如没有黄土可用其它干土代替 )(6 )清水 2 0 0 0克3.实验准备 :(1 )课前按 5个学生一组来准备实…  相似文献   

5.
将刨光的宽约4cm、厚约3cm的长方木,画出间距约8cm分割线,并在侧面画出对角线,使用截割铁棍用的手锯,先沿对角线锯出斜面后,再沿分割线分段锯割成高约3cm、宽约4cm、底边长约7.5cm的楔形体,把新砂布平放在桌面上,手指抹住楔形体研磨它的斜面表面,并用剪子把楔形体的前端剪齐后,在楔形体的斜面顶边钉牢一根跟斜面侧边垂直的"限位"木条(如图1所示),把它平放在水平的实验桌面上,可供学生3个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一单元中,概念非常多,学生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这些概念,在单元复习时可以利用十一张卡片,理清本单元所涉及的十九个概念。十一张卡片是指0~10这十一个数字卡片,用硬纸板制成,每张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十九个概念是指:整数、自然数、整除、倍数、约数(因数)、  相似文献   

7.
连城古城考     
在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西北约1公里处有一座古城遗址。遗址东靠水磨沟,西南临大通河。遗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浅山上,一部分在平川。山上部分有二城相连,西城址东西长约680米,南北宽约120米;东城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240米。平川城址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50米。整个遗址略呈三角形,现遗留城墙残垣100多米,其底宽5米,顶宽1.5米,高4—5米,现遗址内皆成为耕地。这座“连城古城”究竟何时所建,原是座什  相似文献   

8.
燃烧匙是化学教学和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现介绍一种简易的制作方法: 截取一段约20厘米长的粗铅丝,将其一段(约1厘米)垫在铁块上,用铁锤敲打,待其均匀延展,待表面为1-1.2厘米宽时,用钳子将它三边略微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德·阿曼先生曾在一个镇子上做了如下实验。阿曼先生事先在一条名叫纽克的河上横放了一根宽约20厘米的厚木板,并在河对岸的大酒店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晚宴。然后,阿曼先生向整个镇子上的人发出通告,凡是能按照他的规  相似文献   

10.
实验器材:线轴1个,细棉绳约70cm,筷子1根,长10cm、宽2cm的厚薄均匀的薄木片1个,锥子1个.实验准备:将薄木片两端削成圆弧形,并用锥子在薄木片的正中心钻一小孔,正好可以插入一根筷子.将筷子削成圆柱状.  相似文献   

11.
改进之一:供演示实验用。 一、改进之处: 1.将光源(注一)由侧面射入,改为由下向上射入。 2.将光源射入的小圆孔,改为狭长的缝(长约0.5厘米,宽约0.2厘米)。 并将一个小圆孔,改为三四条狭长的缝。  相似文献   

12.
我们利用现有器材,给学生进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演示实验,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器材准备: 阴极射线管(示磁场效应)一个,在荧光板玻璃外壁的两边,用医用胶布贴上两块长约5厘米、宽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的一些大中学校化学教科书中,通常记载金属铜的颜色是红色或紫红色。但是,最近Ariel H.Guerrero等人提出了铜是黄色,而不是红色。我们在改进的实验中,验证了金属铜是黄色,具有与金一样的黄色光泽。 一、实验演示 仪器和药品 一条铜片:宽约1.5cm,长约5cm,厚约0.5mm。 一只培养皿:直径7—10cm,高1.5—2cm。 一个喷灯、一把坩埚钳,10ml丙酮液体。 把几毫升丙酮液体倒入培养皿中,形成约2mm厚液层。用坩埚钳夹住一端约0.5cm处  相似文献   

14.
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由于演示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却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增开碳还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则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两个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任选其一)。实验一a.实验装置。取1根直径约1.5cm,长约40cm的硬质玻璃管,两端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端连接贮氧装置(导气管带有活塞),另一端连接尖嘴玻璃管,在硬质玻璃管的中部放置干燥的木炭粉,约占25cm,在另一端塞满细铜丝,约5cm宽。(见图1)b.…  相似文献   

15.
1.实验目的:验证电流的磁效应。2.实验材料:漆包线或铝箔纸长约1米;指南针;硬纸盒;电池。3.实验步骤: (1)将铝箔纸裁成长100厘米、宽80厘米的矩形(长方形)。(2)然后把铝箔纸对折5次,形成一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是高中课程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实验能力是高考要考查的五个方面能力之一。《考试说明》还明确提出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减小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系统误差的几种方案,不涉及探讨这些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教材关于有机物运输的演示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切部位。经过一二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如图1)。这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课本上只作了品红溶液的实验。为了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的认识,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了一些改进。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制取品红试纸。将滤纸剪成细条(宽约1.5厘米,长约12厘米)在品红溶液中浸湿,然后在电炉上烘干,制成品红试纸。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布置了一个课外实验: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见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62页),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完成。在布置时作了以下要求:第一,明确材料要求和实验内容。材料有:2根宽约1cm、长分别为30cm和20cm的木条。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课改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种理念,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所谓一英寸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指具体到每一个教学内容要充分展开,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同时搞清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