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娘与紫鹃分别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和清代作家曹雪芹笔下的、r鬟。两人同为婢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地位低下;都具有真诚直率、不趋炎附势、聪慧正直的品格;都尽心尽力地去帮助男女主人公追求他们的爱情。然而,红娘不是紫鹃,紫鹃也不是红娘。红娘认为爱情应该是自由选择,紫鹃认为爱情不仅是自由选择,而且是相互知心;红娘与其小姐莺莺始终脱离不了主奴关系,而紫鹃与其小姐黛玉则是知己关系;红娘最终使张生和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紫鹃却未能完成“红娘”的任务。这些不同,主要根源于红娘与紫鹃的性格差异,她们所处的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还有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程诺 《学周刊C版》2019,(17):173-173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中西戏剧史上两大爱情名剧,二者皆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题,歌颂了与封建势力相抗衡,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并且还同样塑造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心腹仆人"这一形象。文章通过《西厢记》中红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的比较,展现中西戏剧中配角在身份地位、性格发展、思想观念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守护主人爱情的态度、主仆关系、推动主人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这一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西厢记》描写了贫穷书生张君瑞与宰相之女崔莺莺曲曲折折的爱情婚姻。张生之所以能与莺莺美梦成真,侍女红娘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她不但不遗余力地推动崔张爱情稳健发展,而且成为二人爱情获得胜利的“保护神”和捍卫者,她回击了企图破坏崔张幸福爱情的恶势力老夫人和郑恒的反扑。这就突破了红娘身为侍女服侍小姐起居饮食、陪读伴行的本身职能。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描写了贫穷书生张君瑞与宰相之女崔莺莺曲曲折折的爱情婚姻。张生之所以能与莺莺美梦成真,侍女红娘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她不但不遗余力地推动崔张爱情稳健发展,而且成为二人爱情获得胜利的保护神和捍卫者,她回击了企图破坏崔张幸福爱情的恶势力老夫人和  相似文献   

5.
自《莺莺传》至"王西厢",红娘更多也更积极地参与崔、张爱情全过程,往往在崔、张爱情发展、同时也是故事发展遭遇困境的时候,安排红娘作为第三方力量介入,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使人物和作品都具有更好的娱乐效果,而且展现了红娘反抗束缚、用智慧和勇气征服环境、追求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精神,使红娘摆脱了作为丫鬟的从属地位,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坚定意志的完整的人。在积极娱乐视角下,"王西厢"中红娘形象的形成,和观众读者积极娱乐的要求有重要关系,也更好地实现了积极娱乐,在带给观众读者娱乐的同时,能够唤起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使"王西厢"中的红娘具有特出魅力和久远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说写红娘就是为了写莺莺,陪衬莺莺。红娘是莺莺内心真实情感的外化,展示出的是真实崔莺莺的另外一面。红娘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为莺莺打算,都以莺莺的感受作为考量的第一要素。《西厢记》通过对红娘的描写来反衬莺莺在追求自由爱情道路上的犹豫反复,以及突破礼教的困难,用红娘来歌颂莺莺的大胆与反抗。论文通过对借厢,琴心,拷艳三折中红娘形象的分析,找出红娘在《西厢记》中和崔莺莺之间的陪衬、衬托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家喻户晓,而其作品中塑造的红娘也因为其不惜一切帮助崔张反抗礼教,追求爱情而广受赞誉。但是,红娘帮助崔张结合的真正动因是否单单是因为同情心和正义感,笔者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得出红娘帮助崔张这一行为除了有道德因素外,还有其对张生的朦胧爱情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康妮和《小城之春》中的玉纹有着相似的虚无婚姻经历,但最终康妮为爱情和自由冲破婚姻牢笼,玉纹却放弃真爱回到夫身丈边。她们的不同选择是构建在不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9.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圣经》中人类始祖夏娃与亚当、《诗经》中"关关雎鸠"、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迦梨陀娑《沙恭达罗》、汤显祖《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当下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涉及该话题。戏剧作为最能充分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对爱情婚姻题材的涉及自然也不例外。由这个大题材缩小到表现家庭关系中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在戏剧中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0.
爱情与婚姻是《傲慢与偏见》的主题。从简?奥斯丁对不同婚姻特点的各种描述与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她反对为了金钱或者社会地位而结婚,她也同样反对为了外表、美貌或者冲动而结婚,她强调建立在真正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简?奥斯丁认为婚姻应该是爱情和情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方面论述《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一是关于爱情婚姻观念的异同;二是对爱情婚姻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三是《诗经》与《楚辞》描写爱情婚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异同。  相似文献   

12.
在《聊斋志异》中,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篇章为数众多、想像奇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爱情婚姻的认识和理想,更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知己难逢的孤愤情怀。  相似文献   

13.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一部自传小说,其中描写了盛九莉对邵之雍的爱情,小说揭示了盛九莉的恋爱心理过程,先是无目的的爱,接着是爱而不能正面地接受,最后是失望中的分裂。这投射了张爱玲自己与胡兰成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反映了张爱玲对于这段爱情与婚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爱情双璧”,二者都是以青年男女大胆主动追求美满婚姻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为主题。他们的敌对势力异常强大,尽管杜丽娘与崔莺莺、柳梦梅与张生、春香与红娘在性格上千差万别,但他们最终都通过共同的奋斗与合作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考察了《红楼梦》的中心事件即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分析了这种悲剧的产生 ,除了各自性格方面的原因以外 ,主要的还是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指出了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封建社会“大观园”悲剧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谈《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一是关于爱情婚姻观念的异同;二是对爱情婚姻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三是《诗经》与《楚辞》描写爱情婚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异同。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品。故事讲述了四对青年男女不同婚姻故事,折射出当时中产阶级妇女对婚姻的不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见解,只要爱情和财产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美好的婚姻,这种婚姻价值观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如何对待爱情的角度,通过分析《简·爱》一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又符合道德法律的纯洁的爱情观,罗切斯特感性至上、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蔑视法律道德的爱情观以及圣约翰"一切为主"把妻子作为工具的理性至上的爱情观,批判了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和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都不符合人情,都是不道德的,颂扬了能经受得住时间、空间、财产和地位的考验并且为法律道德所接受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从元稹的《莺莺传》中红娘雏形的出现,再到《董西厢》中红娘形象的逐渐丰富,最后在《王西厢》笔下红娘形象的日臻完善与成熟,红娘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分别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和中国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着相同的爱情婚姻选择,最后却遭遇不同的命运。其中,夏洛特与薛宝钗都选择了无爱情的婚姻,结局却截然不同。前者得到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常相厮守的丈夫,后者却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伊丽莎白和林黛玉都向往真正的爱情,但她们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伊丽莎白最终嫁给了自己的爱人,林黛玉却因与爱人无缘结婚而悲愤致死。这反映出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深刻影响,也反映出两位作家奥斯汀和曹雪芹拥有相同的爱情婚姻观,却有着不同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