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成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确保年内实现“为本市中小学增配电脑”、“基本实现本市中小学校校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投入20亿元实施完成、覆盖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于2003年1月14日举行了开通仪式。上海市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开始实施。2002年该工程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继续投入资金为各区县中小学再配置2万台电脑,使全市中小学电脑总量达15万台,从而实现了配置率“高中每8人1台,初中每10人1台,小学每15人1台”的标准化配备。与此同时,全市中小学新建(增)电脑房、网络教室486间,多媒体演示教室777间,学生电子阅览室501间,教师电子备课室298间,一…  相似文献   

3.
“校校通”工程是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全市中小学电脑的标准化配置,二是基本建成宽带和专线的上海市教育城域网。在建网方面,上海教委选择了跟上海电信合作。上海电信的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程,预计今年11月完成市一级的校校通,2003年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校通。沈钢,上海电信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一位精干的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信与校校通工程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03,(2):6-6
1月14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通”城域教育信息网络开通仪式,这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上海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实施,2002年,该工程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具体目标-是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3,(2):7-8
经历了校园网预热的2000年,度过了项目启动的2001年,在2002这个“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年,“校校通”工程被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基本解决了基础设施的配备。“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要看到,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浮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勇于开拓,致力于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去年,我们瞄准目标定好位,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在实施“校校通”工程方面,首先在市三中进行试验,定出适合全市推广的“校校通”工程模式,再作推广。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90%的中学按照该模式实施了“校校通”。今年初,全市的乡镇中心小学已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脑室,年底前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04年,所有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小学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7.
今年,广州市将继续加快推进“校校通”工程,争取年底使全市8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农村地区指完全小学以上中小学)能够联网,实现“校校通”。这一工程的实现将对治理“黑网吧”,引导网吧产业走向规范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于2000年的“学校上网年”,2001年和2002年“校校通”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校校通”工程建设之初,泉州市教育局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重点,软硬并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教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研的整体能力。尤其是利用K12城域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全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全市教学资源的共享。其独特的资源建设途径,因为极其推广价值,而被业内示之为“泉州模式”,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上海2001年一年共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和区县共同努力为本市所有小学配置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专用电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去年至今年,北京市中小学信息资源库和教育信息骨干节点建设经费达2200万元,而中小学媒体传播中心专项经费达7000万元,加上其他一些“校校通”基教经费,总数达到1.35亿元。去年2月,长城集团承担了成都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到7.6亿元人民币,校园网将在5年之内基本覆盖全市的中小学校。去年6月,南宁市的教育信息化工程也正式启动,将投资1.6亿元,并在2003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校通……一切的数据表明,全国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个容易冒进的年代,躁动的硬件和增进固有的观念在相互碰撞、牵绊,朝着发展的路在蹒跚地前进,放在参与者面前的问题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上海     
上海信息化教育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工程是在基本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将“校校通”工程向学校网络建设和虚用深化,并向幼儿园拓展;建立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增加带宽,提高上网速度,加快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数据交换服务中心和教育教学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设备招标采购及捐赠签字仪式目前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就采购工作“约法三章”:一是“校校通”工程建设不允许向群众和教师集资、向学生摊派。二是“校校通”工程建设要确保安全,设备运输、存放、集成、运行操作要安全,确保工程不出任何安全事故。三是“校校通”工程建设要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电脑及其他硬件设备供货要确保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质量,集成安装调试要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13.
5年后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将在全国率先进入完全网络化的学校中——联网计算机进入每个教室,班班有电脑不再是城市中小学的专利,农村的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因特网与世界对话。市教委提出,将从今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4.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及广大干部教师的艰苦努力,我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都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校校通”工程当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了扎实推进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在中小学普  相似文献   

16.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2006,(10):39-39
“十五”期间,新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该自治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项目,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课件,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步船陕。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电教》2006,(4):77-77
目前,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校校通”工程已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全市完小以上的中小学100%地配置了计算机网络,100%地实现了ADSL接入或宽带接入,100%地开设了教育技术信息课。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漾的教学环境、计算机设备,包括课程教学,都已跟城里学校“并肩齐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