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2.
“让每一个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教育,通过网络让农村学生倘佯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这是2005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一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江苏省启东市“校校通”工程已全面完成.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设,他们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培训,强化应用指导,充分发挥了“校校通”工程使用效益,真正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学校教改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到今年10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决定》,已经发布近两年。在此期间,北京进一步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的步伐,不断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 负责这项工作的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近日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我们大家所说的‘校校通’,并不单纯指每个学校都建校园网。它是一个总称,还应包括网络建设、远程教育、干部师资培训、队伍建设和经常性的信息技术普及活动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教育城域网、学校局域网的建设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1000亿元,全国已建成学校校园网3.5万多个、教育城域网300多个,有70%的高等学校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663万台。除硬件建设外,软件建设也有较大进展,“全、精、新、活”的教育资源正在抓紧开发和不断积累,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不断得到重视。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面向用户,量身客制“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对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很多地区已经制定出了当地实现“校校通”工程的具体规划和目标。需要强调的是,不提倡将“校校通”等同于校园网,就是不希望造成浪费。“校校通”的目标并非是要每所学校都建起庞大的校园网,关键是要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用经济的成本获  相似文献   

6.
2001年底,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整合”都以“校校通”工程为基础。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及国家推行的“校校通”工程,校园网建设已经提到我国中小学发展的日程上。下面根据我省的特点就校园网建设方案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其关键点在于全面有效地推动和深化“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虹口区教育局在2002年底开通“校校通”工程之后,及时提出了“应用、评估、保障”这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六字方针,从教学、教研、培训、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执行“行动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各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相当重视,人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研讨竞赛,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透视火热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笔者对一些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一些一线教师,看到了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层次不同的误区。在此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以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0年起,教育部决定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校校通”工程的逐步推开,校园网建设不仅在城市甚至在农村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多的校园内部实现了联网,有些还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通过因特网进行远程教学的实践。但是,透过这种繁荣景象,我们仍然能看到校园网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缺乏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遵照会议精神,我们建立了渝中区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渝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并于2001年春全面启动渝中区教育城域网建设项目,2003年3月工程建设全面验收完成。渝中区教育城域网由教委网络数据中心和80所学校组成,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100%的教室、办公室设置了数据接口,100%的教职工接受了信息技术培训,全区学校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教育城域网的成功建设,为整体推进渝中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于2000年11月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目前在已经实现“校校通”和校园网建设的地区和学校,如何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到底能为学校做什么?重庆七中的做法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江苏省“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成效的因素众多,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水平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还决定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探讨了近两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现状,并结合实践提出一些好的培训方法、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江苏省“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成效的因素众多.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水平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还决定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探讨了近两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现状,并结合实践提出一些好的培训方法、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03,(6):16-19
松江区在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走出了坚实的步伐。2001年初,松江区教育局起草了《松江区现代教育技术十五发展规划》。确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松江教育中的战略地位,确定了“健全领导管理体系、转变教师培训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启动校校通建网工程、加大信息技术装备建设、构建信息化应用平台”等六项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启动“校校通”工程。此后,全国各地“校校通”的建设便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着。2000年,全国仅有300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2001年底,有150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建立校园网和局域网的已达26000多所。此外,各地城域教育网也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至今方兴未艾。当硬件建设完成了,网络平台搭建好了,资源问题便凸显出来,教学资源的匮乏逐渐成为“校校通”工程的“瓶颈”。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越来越多投入巨资建设的校园网络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校校通”永远只能停留在物理层面的“通”。教育资源的建设作为“校校通”的核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企业的关注。“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轻描淡写,但资源建设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究竟该如何建设资源?如何共享资源?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有没有可供推广的建设模式?本期专题中的《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揭示了一个地方的学校资源建设与使用现状,此外,我们介绍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情况,还选取了几个在资源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典型地区,对他们的建设经验与模式进行了介绍。同时,教育企业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提供商,为教育资源的建设付出了很大努力,本专题也给予了关注。本期专题将视角对准资源库的使用者——学校和教师、资源库的制造者——教育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试图揭示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途径。我们相信,这些努力汇集在一起,就会对“瓶颈”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新加坡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河北省实际.加快发展、普及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以来,资源建设就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关注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创没数字环境,提供资源服务,还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无一不以学习资源为中心展开。教育部2000年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校园网在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建设起来。以“教育资源库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教育教学应用,试图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应用提供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路无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等阶段后逐渐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促进日常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争取用5-10年时间实现“校校通”。当前,信息技术装备的建设与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视为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硬件配备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一般原则及主要项目 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的物资和技术保障。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时,既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着眼于长远,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