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栩 《新闻世界》2011,(4):114-116
"抄书现象"在中国古代十分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抄书人通过抄写书本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自身也有所裨益。从古籍记载的抄书人来看,抄写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探索的基本环节,也是其维持生计、走入仕途、功成名就的一条主要途径。正如成语"洛阳纸贵"记载抄书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在诸多社会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丁瑶 《晋图学刊》2004,(4):73-76
历史上苏州藏书数量之丰,藏书家之众在全国首屈一指,而藏书家抄书一直以来是他们获取图书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详述了明清时期苏州藏书家的抄书事迹和主要藏书家抄书活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苏州藏书家抄书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苏州藏书数量之丰,藏书家之众在全国首屈一指,而藏书家抄书一直以来是他们获取图书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详述了明清时期苏州藏书家的抄书事迹和主要藏书家抄书活动概述,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苏州藏书家抄书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陈惠珍 《图书馆学刊》2013,(10):124-125
抄本又称写本书.以此,结合古代抄本的演变轨迹,从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及艺术价值方面剖析了古代抄书的价值与意义,最后介绍了明清两部最大的官修抄本.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揭示了明代抄书活动兴起与繁盛的社会与人文根源,简要总结了明代抄书的基本特点及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抄书活动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图书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本文对历代佣书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播事业的贡献作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抄书活动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图书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本文对历代佣书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播事业的贡献作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山东聊城海源阁为我国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搜罗宏富,为世所称。海源阁杨氏还勤于抄书。所抄存世者有十四种,杨氏抄书特点有抄缺补亡、影摹存真、罕秘传世、家著不泯等。  相似文献   

9.
印刷术出现之前,图书复制都是通过手工抄写完成的,抄书活动在古代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重点从佣书产生与发展、佣书类型划分及佣书报酬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举例介绍了由佣书而成名者。  相似文献   

10.
非印刷文字是中世纪后期西欧人用于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这些非印刷文字通过手抄的方式书写在羊皮卷上,羊皮卷就是当时的书。抄书者一部分是修道院的修士,一部分是专门以抄书为业的抄书匠。以手抄文字进行知识传播存在着不少障碍,但手抄文字在传播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方面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我国古代三大刻书地之一,刻书业的兴盛促进了藏书业的发展。福建藏书家们在搜集、保存古籍文献的同时,抄写、刻印了大量图书,为保存与创造中华文化典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列举史实浅析之。  相似文献   

12.
曹之 《晋图学刊》2004,(5):1-2,6
手工抄写是隋代出版的唯一手段。本文以时为序 ,论述了隋代官方抄书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常熟为中国藏书出版中心地之一,藏书家刻书、抄书蔚然成风,特色明显。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里谈到:"当今刻书,苏州、常熟为上,金陵次之。"常熟藏书家刻书、抄书活动为中华典籍的生产、流传做出了贡献。作者从常熟藏书家刻书概况、丛书辑刊、古籍抄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论古代私人藏书家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玲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1):52-53,封三
我国古代文献能够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其中民间私人藏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引经据典,对于古代私人藏书家在保存文献典籍、校勘图书、编制目录等方面的贡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从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源流着手,指出抄书仍是历代藏书家增加藏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精抄精校泽被后世和楼名典雅用纸讲究等方面,阐述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抄书活动与一些典型特点及其不朽功绩,并著录其流传及现存状态、藏地。  相似文献   

16.
陆素芹 《图书馆》2006,(4):117-119
本文从藏书家概况及其刻苦自抄、精抄影写、抄校成就元明杂剧宝库等方面,阐述了明代苏州万卷藏书家以抄书保存流传典籍的功绩。  相似文献   

17.
图书只有在流通之中才会发挥作用,然印刷术发明之前,图书的传播首先遇到的是批量生产的困难.抄书,不仅是图书收藏者解决书籍复本生产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读书人解决资料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那么,古人的抄书有什么特点,它在读书人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抄书对图书的编纂、流通、传播等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晓霞 《兰台世界》2013,(26):159-160
我国古代的文献能够流传至今,并得到完整地保存,其中古代民间私人藏书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清代民间私人藏书家在文献保存、图书校勘以及目录编制等方面,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古代私家藏书措理之术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私家藏书自春秋战国之际产生、发展到清代,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河间献王私人征书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则有许多文献记载反映藏书家抄书、聚书、校勘藏书的事迹。到了唐宋时期,藏书家收书保管的意识越来越强,比如已注意到收藏正副本的作用,唐人柳仲郢所藏必三本,上本色彩华丽用作镇库本,副本作为经常阅读之用,次本则是子弟课业的读本;北宋的王钦臣也是采用这种办法来确保图书的留存。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宋代出现了郑樵的文献学理论《通志·核燃略》,他分析了历代典籍散亡的原因,说明搜访典籍的必要性,并…  相似文献   

20.
古时没有印刷术,书籍的复制要靠手抄写。在那时,被别人雇佣,专为人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卖给别人,以求得所佣功夫的薄利,这种活动就叫作“佣书”。这种人就叫作“佣书人”。早在战国后期就已经有了“佣力写书”的记载。西汉武帝时曾“开献书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