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汉商人社会地位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的态势是在不断地提高。西汉前期,由汉高祖的“贱商”到文景时的“惠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上升。武帝时“抑商”导致大部分商人破产,地位一落千丈,但部分商人却坐上了高官,地位殊荣,商人社会地位处于两个极端。武帝之后,政策逐步宽松,商人、地主、官僚日益结合,社会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一直到东汉无大的变化,所以说两汉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当时的商业政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商业题材的小说诞生较迟,作品也不多;小说中的商人大多是非道德形象,少数正面性商人也形象苍白,缺乏商人精神。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轻商思想和抑商政策。  相似文献   

3.
重农抑商与中国商人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商人自产生之日起 ,就始终处于受贬抑的地位 ,为追求秩序稳定的封建王朝 ,“重农抑商”一直作为基本政策沿袭下来 ,造成了中国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恶劣的成长环境是“奸商”大量产生的土壤 ,商人最终追求“官商”结合 ,严重地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人,是历代社会阶层中性格最难把握的一类人。他们狡黠与智慧并存,逐利与求义并现,平庸的贩卖饱含致富奇策,“末业”的地位牵制经济的权柄,而司马迁却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理想。以其对秦汉以来社会经济的宏观分析为指导,将历代商人形象延入笔端,置于广阔的人生视野之中.他不是以单纯的财富聚散区分其高下,而是由对名商世贾,贩夫走事的记叙、评价中,赋予他们相应的历史地位.留下他们在经济、政治、化等领域的活动轨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明清时代商品经济得到极大发展。江南地区商业繁荣。更有学认为明清时代士商关系和社会阶层分化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而有所变化,商人的职业得到一批儒学大师的承认,士商关系更为密切,商人地位提高,社会发展朝“士商农工”新四民观演进。  相似文献   

6.
论福建商人     
福建商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此外还有龙岩,汀州,永安,福安,延平,闽清,永泰等地商帮,其兴盛原因各异。福建商人的特点如下:从商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以血缘为核心,以家庭为凝聚力,不同区域的商人特点不同;商人有着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7.
二、商人向士绅阶层的攀缘 (一)商人业儒现象的类型 在士人向商人阶层渗透的同时,商人也通过种种途径向士绅阶层攀缘、流动,与“士而商”者相对应,“商而士”者也不乏其人。商人业儒与士人经商共同构成了明清的士商渗透现象与士商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产生过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匠,也产生过文学巨匠海涅、经济巨匠索罗斯等。它的人口近2000万人,仅占全球人口的0.25%,而它的富商巨贾却占全球的1/3,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犹太商人阿克森长期在湖南经商,视湖南为“第二故乡”,对犹太文化和湖湘文化、“天下湘商”和“天下犹商”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作者与犹太商人阿克森就“天下湘商”和“天下犹商”的差异问题的对话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商人形象大量出现在明代诸家的传记中,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商人地位的提高、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自身修为的提高以及很多文人已经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等因素有关。那么通过探讨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对我们探究明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在19世纪末形成了新型的“大商务”观,提出“以商劝工、并极力扶助新式商人群体。在错综复杂的中外矛盾和官、商、民群体的利益纠葛中,他兴商学,开商智,鼓商情,减商负,集商力,并允许商人形成“自组织”,进而主张制定新型法律以规范商人行为和保护商人利益。张氏对外商的种种不合理要求与行动作了抵制,支持华商与外商竞争;他还反对商业活动中的垄断反持、欺诈作伪和地方保护主义;在铁路政策上则主张股本、盈利“官民各半”。  相似文献   

11.
中唐至明中叶诗歌中农商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以来,对于农耕与商贾的关系有两种看法:一是“重农抑商”,一是“农商皆利”。中国古代诗歌在这两种思想影响下有三次较大的变化:中唐时期开始扭转“重农抑商”的思想,在诗歌创作领域有“农商皆利”的苗头,但主要倾向则是“贾雄则农伤”;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实现了由“重农抑商”到“农商兼利”的转变,但往往着眼于朝廷与地方的政策层面;明中叶唐寅、徐渭、王世贞等人挣脱了“重农抑商”思想禁锢和“贾雄则农伤”的思维方式,在张扬情欲、自适快乐的新起点上与商贾契合,诗歌创作呈现出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温州自唐代作为浙东重要的海洋贸易口岸以来,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前期,政府并未沿袭宋、元在温州设置市舶司,但温州在明前期的朝贡贸易中依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明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以后,随着朝贡贸易的衰落和私商势力的崛起,温州海上走私贸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3.
唐宋女装既有沿袭又各具特色。唐代女装雍容华贵、性感大方,而宋代女装清新自然、典雅娴淑。唐宋女装风尚出现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唐宋社会变迁和服装本身的规律性变迁。  相似文献   

14.
明清商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人地位的改变, 使得此期的小说中出现了更多关于商业活动和商人的描写, 这些商人形象比之前代, 具有了新的特征。这些新变对古典小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盛唐山水赋创作是繁荣的。初唐山水赋分为两派,一是承南朝余绪,赋写园林中的小山小池,仍沉浸于“园林幸足”的情趣中;一是开始走出宫廷,步入山林,尽享大自然的原生山水,开盛唐山水赋先河。盛唐山水赋家超越园林,足涉黄河,身登五岳,踪迹遍布大江南北,山水赋体式多样,题材丰富,形神兼备,意境多重,一派盛唐气象。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又被称为南朝艳歌,它在南朝的文坛上可谓是姹紫嫣红。宫体诗作家们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不乏表现纯情、真情之作。宫体诗在南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人们的继承中不断进行着新变,这一点在初唐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宫体诗从描写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作者群都发生了改变。新变后的诗体既符合当时人的审美,也符合大唐一统的气象,为迎接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宫体诗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新变中求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7.
汉译佛典与义山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唐一代 ,佛教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受此影响 ,文人士大夫在诗歌创作中多援引佛教典故 ,佛教语汇使用的频率亦较高 ,这为提高诗歌的表现力起到一定作用。隋唐时代为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 ,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词新义剧增。本文以李商隐诗歌为对象 ,从中爬梳佛教语汇、佛教典故 ,以大量实证材料 ,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隋唐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18.
从初唐到晚唐,风格各异的著名诗人层出不穷,有的激愤,有的不羁,有的沉郁,有的明媚,有的晓畅,有的蕴藉,使得唐代这个诗歌的大观园姹紫嫣红,分外壮观。其中,在连年的政治斗争中被浪费生命和才华的李商隐最让人唏嘘。他是晚唐诗歌的最杰出代表,但他的诗歌又是这个帝国的末世哀音。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运用不同视角与多种笔法塑造了一组神态各异的商人形象。这组商人形象在中唐散文中的出现,不仅明示着柳文对史传文学手段的继承与突破,深隐着中国文化对商人注重道德评判的传统意识,承载着柳宗元对政治与士风进行干预的一贯精神,也构成了对当时新乐府诗歌创作的呼应,实现了新式散文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启”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唐代受到“文章盛世”的影响,不仅在作品的数量方面超越了前人,而且内容涉及的范围也很广阔,已与魏晋之时这一文体的用途有很多不同。通过对《文苑英华》等文献资料的考察,论述了唐启的分类,分析了唐启在唐代历史中的大致面貌,通过援引一些唐启的代表文本,归纳了它具有的文学特征和社会功能。唐代以后,“启”类文体的创作呈衰退趋势,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应归结于历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