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2.
宁夏银川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独具特色,本文拟从语音、词义、举例三个方面对140余条银川方言中的常见俗语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3.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而<蜀语>一书又有唐李商隐在明李实之前."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  相似文献   

4.
妙联趣事     
1.江苏、四川成巧对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抗日战争时期,四川重庆成了“陪都”。可能是位巴蜀秀才,为上面的“绝对”写出了下联“:四川成都重庆开国府”。“四川”是省名,“成都”是四川的地名,又可作“成了首都”解“,重庆”也是四川的地名,还可作“再次庆祝…  相似文献   

5.
东北方言之多字俗语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语是一种具有民俗性,多样性与相对定型化和特定表现手法的语言单位,是方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东北方言当中,俗语的存在和使用,不仅丰富了东北方言,而且使东北方言更具表现力,本文从俗语的语法、修辞、构成材料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李申先生的《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是一部专门系统、全面考释《金瓶梅》方言俗语的著作。它多方求证,义项全面,内容丰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词语(尤其是疑难词语)存有误释或解释不妥之处。本文择出其中的30余条予以辨析,以求得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蜀籁》是上世纪30年代编纂的一部方言俗语工具书,收集了大量四川方言词语及熟语,对于研究当时的词汇、语音均有重要作用.但此书亦有不少疏失,后来的整理本也有一些疏失.  相似文献   

8.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5,(3):21-25
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中有大量方言俗语,从而使得该戏曲亲切自然,感染力强,但方言俗语的英译也是该戏曲英译的难点。该戏曲中的方言、俗语英译应遵循语言的通俗性、简洁性和个性化的翻译原则,可采用直译、意译以及借译等翻译方法。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商洛花鼓戏翻译研究的空白,为以后该领域的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对它进行考释,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毕节方言地名词有两大语源:其一为外来汉语地名,包括两种情况,即由汉族移民异地移植的地名(如古南京地名)和按汉语命名方式命名的地名(如府、县、乡、村、铺、伍、所等通名)。其二为借词地名,即源于各少数民族语并已经通用的地名。毕节方言地名系统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也折射出其所独具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连云港方言中的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依据《海州区志》所列举的连云港方言俗语,从来源、修辞方法、特点及成因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探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收语词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论证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与晋语研究的关系和忻州方言的一些构词特点;第三部分写了编纂和出版《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带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山西方言俗语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尤其在饮食类、嫁娶类、农业气象类、地域特征类、生活经验类等俗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这些俗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解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受明清以来俗语研究学风的影响,把一般性俗语溯源研究与南通方言俗语辑录结合起来,对5595条俗语词进行了立体性的疏证考释。其篇幅和疏证特点堪与《通俗编》媲关。其文献学意义和俗语词研究史料价值、南通方言研究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的方言俗语“瓜子”一词,广征博引、字斟句酌地考证了有代表性的现行大型辞典和古代典籍辗转抄引中的种种讹误,并从民族史、病理学、民俗学和古代诗歌创作方面,深入全面地探析了“瓜子”一词,正本清源,恢复了该词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受少数民族、汉语方言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广东地名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以往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数据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作者对广东地名进行了统计,在近3万个地名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讨论广东地名的特点。广东地名用字2千余个,而且用字很集中;村级地名重名很多,镇级以上地名没有重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地名的区域特征明显,有些地名呈区域性分布;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类地名较多。  相似文献   

20.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静宁方言中的四字俗语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代表了方言区的独特文化,值得我们研究。文章主要从静宁方言四字俗语的结构方式和语言魅力这两个方面入手,对静宁方言四字俗语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