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简易方程本单元的重点是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时应讲清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必须按照用字母表示数、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用方程解文字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顺序进行。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①32减去x的差。②比x的5倍少13的数。③四(1)班有男生23人,女生x人,一共多少人? ④小明用0.5元钱,买了2支铅笔,每支铅笔x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时 ,学生都能熟练的说出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可是 ,遇到具体的题目时 ,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计算 ,他们往往就不知所措 ,乱猜乱碰。通过几年的教学 ,我发现有时解分数应用题比其他应用题还要简单。因为它有明显的数量关系。而弄清数量关系又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现举例如下 :例 1 学校有故事书 32 0本 ,占图书总数的 25,全校有图书多少本 ?其数量关系 :故事书32 0  占=  图书总数?  的× 2525可列式为 :x× 25=32 0 或  32 0…  相似文献   

3.
一、重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为除法应用题打好基础分数乘法应用题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要以分数乘法的意义统帅整个教学过程。 1.理解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如说出24×2/3、3/5×1/2所表示的意义。 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列式。 (1) 求48的3/4是多少?(2) 一个数是50,它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3~44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复习铺垫设计 1、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2、列方程解下列文字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里,存在着正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这些应用题,比较简捷易懂。掌握其解法,无疑多了一把打开这类较复杂应用题的钥匙。 [例1] 加工一批零件,甲独作需3天完成,乙独作需4天完成。二人同时加工,到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作24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解: (1)合作时间:1÷(1/3 1/4)=1÷1/12=1 5/7(天) (2)零件总数: 这道题里存在着正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答。合作时间一定,两人加工的工作量和效率成正比例。甲乙二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1/3:1/4=4:3,工作量的比也是4:3。  相似文献   

6.
用线段图正确地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能启迪及发展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迅速地寻求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线段图是使学生摆脱实物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桥梁。因此 ,在整数四则应用题教学中 ,画线段图是打开解答应用题奥秘的钥匙。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整数四则应用题所反映的基本数量关系归纳如下四大类、十四分类 :1、部份数与总数的关系。( 1 )部份数 +部份数 =总数 ,即已知两个部份数 ,求总数用加法。( 2 )总数 -部份数 =部份数即已知总数及一个部份数 ,求另一个部份数用减法。小结 :有三个相关联的数 ,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7.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因其类型多,数量关系复杂,学生在解题时往往难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为此,教师在讲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本解法和算理后,还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使隐含的关系明显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寻求正确的解题途径。下面介绍几种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 一、线段图示法 线段图是解分数应用题时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将题中的数量关系显示出来,而且有助于确定解题方法。如: 例1.供销社运进化肥3600包,第一次卖出总数的1/8,第二次卖出总数的1/4,两次一共卖出多少包?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低年级进行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常指导学生用诸如:“部分数 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剩余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 份数=每份数”……等关系式来分析、解答简单应用题。由于低年级数学教学在每类例题教学后,为了巩固和强化所学的新知识练习中配备了大量的同类习题,学生套用上述数量关系式来解这些题目,没有什么障碍与困难,当时的教学效果还不错。然而,这仅仅是教师满足于眼前具体问题的“顺利解决”,却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  相似文献   

9.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即“总量”与“部分量”“甲量”与“乙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如:“畜牧场共养山羊和绵羊4800只,山羊占3/8,山羊、绵羊各有多少只?”这道题是以总只数4800只为整体“1”。把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羊占总数的3/8,求山羊有多少只,就是求4800只的3/8是多少。另一部分是绵羊,占总数的(1-3/8),4800只的(1-3/8)是多少即是绵羊数。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整体“1”。这些都属于“甲乙两个量之间”或者说“总量和部分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如果用“标准量”表示整体“1”,用“倍数”表示分数(百分数),用“比较量”表示与整体“1”有倍数关系的量,可用下列  相似文献   

10.
掌握解应用题的几种基本策略思想 ,对于寻求解应用题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作个简单介绍。一、画图列表的策略画图 (主要是线段图 )列表 ,既是解应用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也是理清数量关系 ,寻求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策略思想。画图应遵循如下原则和方法 :1 单线与复线原则通常 ,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几个数量 ,用单线表示 ;对于相差、倍数关系的几个数量 ,用复线 (两条或两条以上 )表示。2 实线与虚线的原则一般“比……多”部分的相差关系画实线 ,而“比……少”部分的相差关系画虚线。3 数量与分率…  相似文献   

11.
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解与问题相关联的两个数量关系 (即两个条件 )非常隐蔽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师生都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处切入。根据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如果用综合法去解答 ,问题会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 ,教师易教 ,学生易学。例如 :甲乙丙三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 ,甲生产的是乙丙的 12 ,乙生产的是甲丙的 13,丙生产了 2 4 0件。求甲乙丙共生产零件多少 ?如果用“分析法”解 ,从问题入手 ,根据数量关系 ,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而数量关系又很不明显 ,无从着笔 ;如果用方程解 ,又很难列出等式 ;如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难于掌握。如何教会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钻研的课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使解分数应用题由难变易。6至12周岁的儿童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因此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有效途径。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是:光画一条线段表示标准量(单位“l”),再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和标准量相比的比较量,最后找出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非常重视分析数量关系,但有的做法却值得研究,如把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抽象概括为: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部分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 教学中有的教师常常让学生机械记忆这一些公式。这种做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在于保证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画出来能开拓学生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画图和识图的能力非常重要.一、认真审题,选择画法教材中的分数应用题,有一种是部分数与总数作比较,表示部分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在画图时,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之前,用下面两组相应的文字题作基础,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文字题的特点和解法。第一组用乘法解的文字题:1.2500的3/5是多少?2.2500的(1-1/5)是多少?3.2400的(1 1/4)是多少?第二组用除法解的文字题:1.已知一个数的8/9是120,求这个数。2.已知一个数的(1-1/9)是120,求这个数。3.已知一个数的(1 1/3)是2000,求这个数。通过这两组文字题的教学,让学生弄清楚:哪个是关键的分数,哪个是关键分数的对应数量,哪个是作为整体1的量(用不同的符号把这三个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从认识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这是人们对数量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是数学方法的一次突变,也是建立《代数》学科的起点与基石。用字母表示数,便于研究方程,为解应用题增添新的思路与方法,使之化难为易,提高解题能力。教学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用字母表示数。例如,一支铅笔价5分,1支、2支、3支……各应付钱多少?学生列式为:5×1、5×2、5×3……教师指出:这些算式都表示应付的钱数(总价),但都是一些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六年级下学期一节复习课的片段: 师: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生:(a+b)c=ac+bc. 师:计算下面几道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52×1.7+1.7×6.48 (2)15.26×7.3-5.26×7.3 (3)89×101-89 (4)18×(1/2+4/9) (5)(48+64)÷16 (6)18÷(1/2+9/10) 第(1)~(4)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第(5)题,全班45人中,有35人计算如下:(48+64)÷16=48÷16+64÷16=3+4=7.第(6)题,有30人是这样计算的:18÷(1/2+9/10)=18÷1/2+18÷9/10=36+20=56.  相似文献   

18.
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解题时常常无从下手.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排列条件法.例1.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第二天读了10页.这时,剩下的是已谈的3倍,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分析解答:根据题意排列条件如下;1/5 10页 1/5×310 ×3(页)这样,不难看出40页(10 10×3)占这本书的(1-1/5×3).这本书的总页数为:(10 10×3)÷(1-1/5×3-1/5)=200(页)例2.一桶油,第一次倒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背景我们知道,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是: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相似文献   

20.
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常向学生介绍解题方法,诸如;“已知总数求部份数用乘法,已知部份数求总数用除法”;或者“标准量已知的用乘法,标准量未知的用除法”……尽管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还会出现差错。如这样一道题目:某工厂本月用煤120吨,比上月节约(?),比上月节约多少吨?这道题目的正确解法应该是120÷(1-1/4)×1/4=160×(?)=40(吨),而有的学生往往错误地列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