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们在阐述历史时一定会渗透着自己的主观见解,这种对历史问题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和结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观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把分析历史问题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就是"观点教学".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问题谈谈几点做法。一、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历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首先教师要掌握唯物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并应用这些观点去解释历史现象,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唯物历史…  相似文献   

3.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与作用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 ,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历史教材学”)表明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 ,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 ,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是在“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编纂手法及其质量”。换个角度说 ,教科书的形式与质量 ,决定…  相似文献   

5.
聂幼犁教授曾以2003年高考上海卷“京师同文馆”题为例,讨论了如何考查学生历史观的问题,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最要紧的是在“过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史观(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第2期)。培育科学的历史观,不仅是中学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而且还集中体现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下面也以“京师同文馆”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试题考查和培育学生的价值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不同意《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一文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属辩证法范畴的看法,首先,针对性地举出如下理由:“历史观点”解决的是历史观的问题,把“历史观点”归入辩证法不能显示它的特点;在有关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它属辩证法的必要根据。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认为:“历史的观点”的对象是人类史,“历史的观点”是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科书大讨论,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多少错误,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它启发我们应该重新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做一个定位。一、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该放弃“小历史教育”的落后观念,改变那种单纯以政治、经济、文化“三点一面”为主死气沉沉的叙述,而应在“大历史教育”观的理念指导下,努力编写出内容充满盎然生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力戒学院式的说教灌输,贴近社会生活,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性综合性皆强的“社会史”的教科书。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该是大学历史系专业教材的压…  相似文献   

8.
随着历史高考由注重知识考查向注重能力考查的转变,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的热门话题。历史高考说明在能力方面提出要:“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叙述历史观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分析、区分就其思维特质来说就是比较,只有当分析比较以综合概括为目的,才会是有用的。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历史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9.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存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知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相关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有一定体现。我们在教学中应借鉴史学研究成果,并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接受一定的环境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史料与观点相结合进行解读和引导,有助于学生深切感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联及相互影响。本文围绕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边际土地”开发的知识,就相关观点的引入、史料的解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现、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西吉县第二中学牛彦彰新大纲把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要求分为三点:一是“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吏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能力”。由此可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掌握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这就是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深入探讨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用以支持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资源。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自施行以来,给一线教师教学带来很大冲击:一方面,许多教师觉得内容多而课时少,教科书大量引进历史研究新成果,增加很多新知识,教学进度难以完成,核心素养的落地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教科书设置了导言、“学习聚焦”“学思之窗”“思考点”“学习拓展”等版块,为一线教学把握和突破重难点提供了不少便利。笔者试以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是史与论的有机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凭借 ,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诚然 ,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 ,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课——历史 ,它不仅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能力的培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 :“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们…  相似文献   

19.
崔成林 《山东教育》2001,(29):46-46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第一个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选题。它要求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在原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延用教师传授或教材中的问题、结论。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历史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