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化学记忆能力的方法游国金(丰城市拖船中学)记忆是人脑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特性,是智力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学生化学记忆能力的培养,谈点粗浅的体会。一、并用各种感官感觉、听觉、视觉是信息传给大脑的不...  相似文献   

2.
一、地位 语文教学通过背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它是一项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确切地说.是一种智力技能。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中需要各种记忆活动,诸如字、词、句、语法、修辞、作家、作品,都需要记忆。只有通过对记忆的严格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习过程首先是个智力活动的过程,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学生的认识不断的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思维活动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又是所有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而是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人们依靠形象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想象记忆就是让学生在分析、综合、想象等智力活动中达到记忆,又反过来,凭借记忆中的信息,再进行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下面以“圆锥的体积”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一、形象直观,储存记忆信息为了使学生能够想象出圆锥体的形象,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观察实物图和立体图,认识圆锥。然后出示几个实物模型,请学生指出哪几个是圆锥体,并讲出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环绕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做实验:在讲台上放混杂排列的圆柱和圆锥  相似文献   

6.
智力一般指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等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有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都是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呢?毛泽东说“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就是说.客观的东西可以变成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可以变成客观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与其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人的记忆能力是发展其它智力结构的基础,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深刻理解识记内容,并通过思维想象,抓其规律,掌握本质及简化记忆内容,均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是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智力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加强建模活动、扩展建模思路与算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培养中学生素质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强调了中学数学建模对学习与应用的深远意义,进一步阐述数学建模对学生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自主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树市创造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腑、多动手,使他们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变外部的学习活动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缪淮 《教学月刊》2004,(6):46-48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气质,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是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能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的风格,气质的特点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特点。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是形成一个人的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思维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高低.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探究既是高中数学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诸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提出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记忆能力是发展其它智力结构的基础,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充分发挥各种的感官的功能,深刻理解识记内容,并通过思维想象,抓其规律,掌握本质及简化记忆内容,均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囚素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和智慧潜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意志及认知风格等方面。如果能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则会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快的、积极的,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就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的空间是一维、二维、三维的欧氏空间,即直线、平面、立体图形.初中数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它是初中数学三大基本能力之一,是一种智力活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自主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使他们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变外部的学习活动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数学教育目的,指出把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放到思想层面,情感层面进行剖析时,数学教学中隐含着德育教育的功能,也存在实现规范道德的途径,数学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可以规范道德行为的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记忆能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是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计算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依托,因此注重和增强记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化学这门学科需记忆的内容多且零散,因此记忆能力强与弱,在化学这门课的学习中显得更为突出。下面就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化学学科学习中培养记忆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