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韩梅 《陕西教育》2011,(10):35-3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从而丰富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不断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新精神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交往互动.在这精神的指引下,不少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与探讨.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互动,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现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程爱国 《考试周刊》2013,(99):70-70
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产生教学的共鸣,从而彰显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田小飞 《考试周刊》2012,(36):49-50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教学观认为,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适时地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新知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建立中学数学的有效课堂?我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相似文献   

6.
凌丽慧 《考试周刊》2013,(46):73-74
课堂不应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数学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介质进行的一种沟通与交流。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呢?本文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发挥教学机智等方面,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景象,少部分优等生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而潜能生甚至部分中等生"两眼无光"、"黯然神伤",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难以有效实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互动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与接受。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在提高课堂互...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教师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成绩以及课堂听讲的态度都有所改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师生互动已经成了小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师生互动作为中心,实现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下文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率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教学,是指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项活动。在当代的教育领域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越来越被教育者所关注,有效的师生互动应当包括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认知、行为互动等,将情感的互动及有效的认知互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及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教学主要强调的便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统一起来,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本文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堂的有效性为中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话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授课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呢?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学生课堂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促进课堂的互动交流,并在交流中促进学生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全面参与。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如何有效地交流互动,提高交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师生互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进行的过程.如果互动得有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  相似文献   

13.
陈义波 《考试周刊》2009,(51):112-11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生成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我们所营造的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必须结合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赵敏 《教师》2013,(18):35-35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是活动的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的课堂中应注重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地对话。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是互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小学数学"注入式"教学仍然存在,教师常常忽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只注重知识的讲解。针对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兴趣、问题、评价、合作"四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玩乐"中互动、在"思考"中互动、在"操作"中互动、在“运用”中互动,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师生的共同舞台.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中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策略尤为重要,特别是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促进多向交流,实时调控,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从而使得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平等、有效的师生互动,提出变"教"为"导"、变"动口"为"动手"、变"站"为"蹲"等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师生交流非常少,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习缺乏主动性,也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积极改进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在教学中引入有效的师生互动,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前不久,我参与了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