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崭新的开端     
当21世纪那一束阳光静悄悄地铺洒在地球上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百年开始了,新的千年开始了。2001年的春天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全世界的人们都欣喜地表达着同一个心愿:和平、吉祥与幸福。  相似文献   

2.
乡村里的事     
正我很农民地扛一把铁锨握一杆羊鞭,抑或是提一把镢头握一把镰刀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走在田野上。我手里得拿一样东西,不然走在田野里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舒服。我信步在田野里走来走去,没有确切的目的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想在田野上悠然地很农民地转上那么一圈,因为我从小就在田野里长大,我是农民的儿子。于是在我转游的当儿就发现了许多大地上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海讯 《大理文化》2013,(7):56-57
年轻的时候,一旦说到大理这块高地,内心总会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我知道情绪的归结点是向往,向往走进风、花、雪、月的大理,向往随意地把手举在空中,向远方的苍山洱海挥舞。终于有一天,我驾着一辆自己的北京现代越野车奔驰在山路上,守望已久的大理正陶醉在春天的情怀里,大地在春天绿风的抚慰下蓬勃地舒展着她瑰丽的画卷。我到大理时正是鲜花盛开的  相似文献   

4.
数田野花事,豆类叶子宽大,绿肥红瘦;洋芋,青葱,芫荽,花开小朵,不足观;向日葵张张笑脸,果亦花,花亦果;荷花甚美,却著华盛夏,居水乡泽国.能开出田野的春天,使村子都住在花色里的,当属油菜花了.  相似文献   

5.
有时候,让人流连忘返的并不是誉满四海的名山大川,它可能是一处不起眼的清幽小径,或者是一方远离尘嚣的山野人家.随意地走进,不期地一瞥,很可能就是自己一直苦苦找寻的世外桃源. 春天,我同晨曦一起抵达密祉. 晨雾还未散尽,蚕豆的叶片上还泛着霜花,豆荚早已迫不及待地释放出清香来.四周的村落里炊烟渐渐升起.农家小院里的鸡鸭早已伸...  相似文献   

6.
弥渡的味道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4,(12):76-79
正想了很久很久,也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春天,我来到弥渡,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领略花灯的烂漫激情,聆听铁柱的沧桑历史,品尝卷蹄的浓香脆嫩。春天的弥渡,在内心深处缠绵,在时光深处温婉。一、密祉闹花灯当南国二月的春风,把弥渡田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吹开,黄灿灿,亮闪闪,温润着我们的眼眸。  相似文献   

7.
家佳洱海边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8.
复活的古船     
瑞典王国的西部面临美丽的波罗地海,沿着海岸线驱车南下,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文化城市,每年都有世界性的音乐会或电影节在这里举行。这就是哥德堡。走进哥德堡,就会发现这是个美丽的海港城市。在海湾两侧,沿着小丘陵,高低起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哥德堡城的标志是一个古代船长的剪影,城中的许多设施仿佛也都与远洋航海有关。接待我的瑞典朋友不止一次地强调,哥德堡有和世界各地通商的悠久传统,是一个国际化的开放城市。我来到哥德堡的这天,正赶上当地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到处鼓乐声声,市民们成群结队,打扮成童话故事中的…  相似文献   

9.
时间回到2018年8月19日,我们再次走进大栗树村,循着一位老人的足迹,了解他的故事.一个个苦难岁月里坚定执着的奋斗故事,加深了我对尹老的认识.尹何春,这个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尹老"的人真不简单,以前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情况介绍,都没有如此深刻感动我,可是当我走进大栗树村,走进他的家(悟牡丹),顿感再多的材料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它们描述不出尹老一生奋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彼岸花开     
我计划着春天般的童话色彩,却一直不见到来.秉承着,等待着……手心的掌纹开出阴柔的花朵.刹那,才发现,彼岸的花正开得绚烂.   天堂夏末   木头笑着对火说:"抱我."……  相似文献   

11.
走进凤羽     
走进凤羽,就是走进一段最为淳朴的乡愁. 徜徉在凤羽古镇那些不知名的小巷里,突然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成名作.虽然头顶的天空蓝得晃人的眼,黄灿灿的阳光也已经洒满了那些朝东的屋顶和院墙,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雨巷》.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想起它,许是此时这些小巷特有的清新和幽静甚而带点寂寥的氛围与《雨巷》有些相似吧.  相似文献   

12.
烟雨琢木郎     
"彝乡古寨美如画,水墨丹青笼薄纱.秋日客来寻遗梦,疑心误入了仙家."初秋的清晨,我终于如愿以偿,第一次走进了巍山县大仓镇千年彝族古村——琢木郎,一睹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的古村落并有幸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彝族婚礼. 虽然,很多张大美琢木郎的照片已经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可是当我真真切切地走进这里,感受这里生动的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13.
颂歌春天     
(一) 渴望已久的温馨又芬芳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又复苏吐翠,携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气,还有一些浪漫.她光彩照人地出现在我的小屋,让我把窗户打开.我不敢怠慢.随着窗扉的开启,我那如烟如雨的思绪和千奇百怪的幻想飞向浩渺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盛夏的夜晚,寄宿在一个荒僻的山村.半夜时分,有青蛙的叫声,由远而近,掠过夜空,捎来了水田和秧苗的气息.细听,声音是那样地清澈而圆润,先是此起彼伏,继而响成一片.于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我循声而起,踱到窗外,遥望田野,聆听蛙声.……  相似文献   

15.
家住洱海边     
左家琦 《大理文化》2010,(11):69-74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16.
精神亮色     
八月,札萨克盆地生命的旺盛季节已来了,广阔的田野上阳光的亮色温柔地涂抹在麦子上,麦子的表情辉煌,翻卷着无边的金色麦浪,像潮水一样涌来,弥散着一种久久没有闻到扑鼻沁人肺腑的芳香,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麦子怀着无可名状的兴奋,走进了一车车满载着日子如蜜一样的甘甜里。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讲解     
<正>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辅导和比赛,我终于通过了武汉博物馆老师们的考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志愿者。8月1日,是我第一次上岗的日子。早上9点离规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便满怀期待地顶着烈日,和妈妈一起走进了武汉博物馆。签到后,我发现只有我一个小讲解员。坐在大厅内,我既紧张又害怕,不停地想着:大家怎么还没来,不会我第一个讲吧?我能胜任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18.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春天,也最怕过春天。春天虽然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鲜花,能听到俊俏的燕子呢喃,但每到春天,家里常会断粮,我们就要忍饥挨饿地过日子,长日如年。每到这个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得背着篮子、提着小箩筐,到山坡或小溪边采野菜,以补充粮食的不足。在我儿时的印象中,那时的山野不仅是个大的"鲜花店",还是一  相似文献   

19.
承受负担     
在我忘不了的几个情境中,这是一个-- 虽然过了许多年,但我还记得很清楚.她是我小学时的一个语文老师,她很善于言谈,又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因此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她.那是一节语文课,她讲得确实很精彩,但是我刚被一场高烧所"袭击",一点精神也没有,坚持不住趴在桌子上.我几次注意到老师走到我的旁边,却无动于衷.突然,觉得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四处看了看,老师却不见了,每个同学异常的目光都射向了我,我不知所措.恐惧间,老师重重的两书本,落在我的脑袋上.我委屈的泪水突然落在了桌上,书本上……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国电视编导人员根据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拍摄的19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央电视台陆续播出。虽然苏联1972年拍摄的同名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这部电视剧今天同样给我国广大的观众以巨大的震撼。也许,我国不少观众不知道它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然而他的名字并不因此黯然失色,而依然光彩熠熠。说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国作家、翻译家高莽先生在他的《作家的幸福》一文里叙述的一件事情。1987年夏天,瓦西里耶夫随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