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白人漫像     
西安有个太白文艺出版社,社内有位资深编辑名曰曹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干起了出版,在陕西是人皆知之的“老出版”之一。他编过不少好书,但更为人注意的是业余喜作漫画。近年,他又用其所长,对周围出版同行及所接触  相似文献   

2.
曹之  郭伟玲 《出版科学》2010,18(1):109-111
我和宏伟是研究古代出版史的同行,读过他的不少著作。每读一次,都受益匪浅。最近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章宏伟著《故宫问学》尤使笔者耳目一新,该书堪称古代出版史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3.
张静庐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一位资深出版家.他是浙江慈溪人,生于1898年.16岁开始涉足出版业,先后创办多家报刊,分别担任过出版社、杂志社和报馆的编辑、主编和经理等职务,经营过发行业务,与文学界、学术界及出版界同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费订阅《出版广角》,感到杂志总体较好,杂志定位比较准确。结构比较合理,最喜欢的栏目有书人写真、精品幕后、著译者言、学者风范、海外文讯、译事品评、先进出版社,印象较深的文章有《一本沉渣泛起的伪劣书》、《台湾出版史话》、《百年读史的思绪》、《渐渐走近埃尔韦·巴赞》、《吕敬人和他的书籍装帧艺术》、《造大船——杨德炎访谈录》等,印象最深的作者有柳鸣九、辛广伟。希望杂志社开展专题讨论、笔会等活动;希望多介绍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出版社负责人和出版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不少人,甚至不少教育出版社自己也这么认为,教育出版社是改革的对象,是落伍者。实际上,教育出版社在教辅书的资源占有方面,是别的专业出版社无法比肩的。特别是在当地教育资源这一块的优势更是独一无二。他们对本地区的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行政机关等所谓的系统这一块的工作,普遍都做得很透,因为这是他们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了。当然,他  相似文献   

6.
第4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籍博览会观感●吕敬人主持人:吕敬人先生带着学习、观察和思考的心理准备去了第4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籍博览会。因此他将所看到的,听到的记在了心里,并经过分析为我们写下了这篇颇有参考价值的观察笔记。虽然这篇观察笔记中不全是装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独守苍茫     
入行六七年,相熟的同行偶遇,总要互相问问:“你现在在哪?”无他,只因记者这个行业流动性太大。笔者在同行聚会中,这样的情形每每出现:你跟身边人说起他们单位最近做的一篇报道不错。他却告诉你前不久刚刚另谋他就。不少人是在行业内流动,但也有很多人改了行,他们有的考了公务员,或者干脆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8.
独守苍茫     
入行六七年,相熟的同行偶遇,总要互相问问:"你现在在哪?"无他,只因记者这个行业流动性太大.笔者在同行聚会中,这样的情形每每出现:你跟身边人说起他们单位最近做的一篇报道不错,他却告诉你前不久刚刚另谋他就.不少人是在行业内流动,但也有很多人改了行,他们有的考了公务员,或者干脆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9.
美国出版社一般不喜欢作者过多干预出版社的营销工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推广宣传中,还是要争取作者的帮助,尤其是学术出版社的邮寄直销,更需要利用作者在学科的广泛人际关系。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学者或专业人士,这本书的读者正是他的同事、同行和知名人士,作者了解他们常读什么杂志,参加何种协会,谁的观点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等,作者也知道他的书在什么媒体上登广告或发表书评最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外国驻华外交官中,对中国古老而深邃的民族文化感兴趣的,确有不少。他们之中,有的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去主动接触,成为“中国通”。还有的通过不懈努力和悉心钻研,成为颇有建树的汉学家。曾任英国驻天津总领事7年半之久的金璋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是早期搜集殷墟甲骨的西方人之一,在甲骨文和中国古钱学研究方面具有一定造诣,发表了不少著述。他的后半生实际上就是在浓浓的汉学氛围包裹中度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乃乾与古籍整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凡是整理古籍或者与古籍版本目录学有关以及图书馆工作者,不少人都知道陈乃乾先生,并且无不对他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到钦佩。他早年在上海一带生活和工作,中年以后来到北京,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创办的古籍出版社任编审。1958年中华书局改组,成为整理出版古籍和文史书籍的专业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和中  相似文献   

12.
他还是一位画家,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群体"的一员,近些年来,他专心为人作嫁衣,很少动过画笔。有人为他婉惜,而他只淡淡一笑。  相似文献   

13.
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曾经这样寄语青年朋友:“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内蒙古一机厂《工人报》记者邓成和,就是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人。10年来, 他情系新闻勤奋笔耕,写下了2000多篇新闻作品,不少作品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几十种报纸刊登,他本人还被全国近20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他连续五年被《内蒙古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七年被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  相似文献   

14.
科技类图书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为工作关系,几年来本人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等评审机构和一些出版社的委托,承担了80余种科技类图书的质量检查工作,发现了不少问题,在这里将其梳理、归纳为2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作了简单分析,希望对从事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的编辑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出版界出现了图书编辑已进入“读图时代”的说法。1994年吕敬人从日本研修回来,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业务会上提出了这一说法,后来他写的  相似文献   

16.
国内某家著名出版社因为扩大规模,每年发稿量剧增,特向社会招聘兼职编辑,不少出版社离退休的老编辑前往应聘。这家出版社对应聘者有个不成文的原则,那就是从前是总编辑的一般不要。问其原因,出版社的人说,我社要的是能担任书稿责任编辑的人,而现在我国不少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17.
吕敬人这样定位美编的角色:"美编其实就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一座桥,是媒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在吕敬人看来,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让人得到许多享受。那么,文字编辑在书籍装帧中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文字编辑的角色也该是一个媒人。他应该让作者和美编去"谈恋爱"。  相似文献   

18.
厨子的尴尬     
《今传媒》1997,(2)
此文作者是一位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老报人。目前,有两部书稿已交出版社审定准备付梓,又被他索回加工。不少友人关心询问,他写此文作答。作者把编辑出版工作喻为“厨子”,寓意深长。他不忘老本行,想出新花招,琢磨了两道新菜,一道名叫“滴水金星”,一道名叫“凤凰涅...  相似文献   

19.
知名科技出版家、版权专家 ,我社德高望重的老社长史梦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 ,于 2 0 0 2年 8月 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 71岁。史梦熊同志是科技出版战线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战士。他于 195 6年 8月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现武汉大学 )毕业 ,同年 9月到原水利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出版事业 ,在水利电力科技出版这个岗位上耕耘了 4 0多年。作为惟一一位毕生在我社工作的职工 ,而且几乎建社伊始就来到我社 ,他见证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迄今为止的全部兴衰、更迭 ,成为我社名副其实的“元老”。他在我社历任编辑、室主任、…  相似文献   

20.
“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对于某种事业所需的能力加以充分准备。”邹韬奋先生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出版界需要的是“退而结网”式的出版人———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本刊这次以笔谈的形式采访了两位农业出版的资深出版工作者,他们各有一片成功的天空,但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在为中国的农业发展而努力着,拼搏着。希望这次简单的笔谈能够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他们。张延扬———金盾出版社社长他是一位“军人出版人”,他带领金盾人将金盾出版社发展为年发行码洋达2·2亿多元的综合性出版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好发动”的金盾精神,也是他个人的精神写照。陈江凡———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副总编,他身上的责任是巨大的,但陈江凡副总编自参加编辑工作的那一天,他就喜爱上了这项工作,立志把毕生精力献给农业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