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职业取向"之争,引发了高等教育转型问题的讨论焦点,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从国际视野理解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成人高等教育决不意味着学术水平降低,同时也不排斥职业取向;成人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性"+"高等性"+"成人性",因此,"学历+技能"模式不以提升"学力"为目标,就不能真正弥合目前我国各类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缝隙"。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决定了高等教育是一种伦理性存在,它具有文化传承、创造可能生活的伦理追求。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经济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冲突、知识本位与生活取向的冲突、政治逻辑与学术逻辑的冲突。要消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伦理冲突,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伦理基础;以"人之幸福"作为责任目标追求;以"生活与生命全域"作为内容主线。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质量元评估研究的关注度波动提升,但发表总量不高;学术共同体初步形成,但学术合作网络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强;研究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其价值取向从科学化、计量化转向关注人本、促进质量提升和多元化,但研究成果与改革实践互融互促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创建“元评估”章程提供制度保障、根据教育改革目标任务完善程序机制、形塑元评估理念与文化等举措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5类项目人才7541份简历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40年来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求学期与工作期的国际学术流动率不断下降,但表现出向世界一流院校和顶级院校集中的发展态势;40年来北美、欧洲和东亚作为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境外求学与工作的主要区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崛起弱化了北美的中心地位。研究认为,基于效率主义取向的重点大学政策在提升我国大学实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才的国际学术流动率,"一带一路"沿线作为新的国际迁移地可有效规避高端人才流失的潜在风险。为此,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理性看待国际学术流动在大学高层次人才生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要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提高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如何提升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怎样科学评价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持续升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由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中国重庆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研究了新建本科地方院校转型为职业院校的必然趋势,聚焦讨论了学术评价体制的重建、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慕课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四大论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厘清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信念、兴趣与制度——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需要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个性化的文化空间,学术信念无疑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从学术共同运行机制失衡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取向两大方面来探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在学术道德、学术质量文化、学术研究能力提升、监督制度、法律制度、学术评价制度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此来推动"自我净化、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监督规范、惩防结合与标本兼治"的高校生态学术规范圈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反映了大学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是大学使命的客观体现和具体要求。基于办学传统、大学使命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造就领袖人才、促进研究创新、提升综合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公民五个向度,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等。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厘清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认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胸怀人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价值体系和凸显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值此《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回顾办刊历程、总结办刊特色与经验。《中国高教研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发展壮大休戚与共,与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共同成长。在30年的办刊实践中,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术与应用并举的办刊风格与特色,形成了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高教研究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及老中青的"三结合"研究队伍以及广泛的读者群,为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培育学术新人,促进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杂志将在强化教育政策研究、增强国际视野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继续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国内有关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起步晚,但在概念、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且潜力巨大,特点概括起来有“八多八少”;国外研究起步早,理论创新多,实证研究质量高,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至少有两点可以期待:一是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二是大学与区域社会契合发展的研究将日益热烈。  相似文献   

12.
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他认为大学应是具有“适应”和“落后”两重性的复杂有机体。还应是“学问”的中心;大学的职能是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大学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但不必对其行为负责;大学的精髓是学术自由。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对当前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卓越"实践,世界著名大学普遍重视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高校亟待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高对教师"教学卓越"的认识,将教学视为一种学术活动。江南大学成立教师卓越中心,系统开展教师的"教学卓越"工作,所采取的九项措施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来华留学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教育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做好来华留学工作对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却滞后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远远滞后于留学生管理实践工作的进展。笔者从高校内部留学生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提高我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14 Chinese University Faculty Surve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returnee faculty to Chinese colleges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Compared to local teachers, returnee faculty members adjust their research output strategies to reach a higher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y favor publishing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publish fewer domestic papers and make fewer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s. They focus 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content in their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the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travel abroad more often for advanced studies. Their experiences studying overseas accumulate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make them play larger roles in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是中国实现由教育学术大国向教育学术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探讨中国教育学术成果走出国门,不仅可以加强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交流,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历史视角看,中国教育学术成果国际交流存在着严重的逆差,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必须在学术的创新、学术规范和学术交流渠道等方面切实努力,以期早日实现中国教育学术成果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99篇研究中国基础教育的SSCI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表述以及被引用情况的分析,发现这些高被引论文通过凸显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揭示与他国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等方式吸引了国际学界关注,但对有中国特色教育实践的描述分析以及对中国基础教育独特研究价值的发掘尚有不足。相关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建构方式需要实现从成绩到经验、从问题到方案、从数据到理论的转变,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1月30日,《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就“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的主题对潘懋元先生进行了专访。潘先生认为,该《意见》的颁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科研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着脱离实际和中国国情等问题。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科研,应该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增强文化自信,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使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拥有更大话语权。潘先生认为,“一枝独放不是春”,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必须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教育理论学术期刊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学术品格,办出特色,注重办刊质量和水平。潘先生寄语年轻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patterns of learning across cult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a cohort of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in Chinese mainland. North University (NU) has hoste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it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grams for decades. However, between 2008 and 2010, a new Master’s degre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as established. This attracted 75 graduat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from 21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frica, Asia, Latin America, and Oceania. English is the common language to both students and faculty, but a foreign language to all. This program marks a significant shift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 it reaches out to the world. The paper describes this cohort’s lived experiences in China, including academic, linguistic and sociocultural learning. I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such programs pose for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explores how these challenges have becom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how barriers have been overcome.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case for the upgra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求,应绕开高校分层、分类理论设计中的纷争,基于"使命差异"来确定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内涵。在准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办学定位进行准确描述,参照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思想,调整发展思路,寻求转型路径,逐步推进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由单一学术发展取向转向"社会化"集成办学,逐步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