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粒子(质点)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洛仑兹力qvB提供。  相似文献   

2.
近年的高考题频繁出现质点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模型.它注重对过程分析的考查,为纠正当前中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的学习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1.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一般用力的观点求解.先分析不同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再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前一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后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1.分解为若干个匀变速运动例1 质点由A向B做直线运动,A、B间的距离为L,已知质点在A点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如果将L分成相等的n段,质点每通过 L/n的距离加速度均增加a/n,求质点到达B时的速度.分析质点由A到B的(?) 运动过程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在每个L/n距离的运动是  相似文献   

4.
1.推论一质点以加速度a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后它恰好回到出发点,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a2=3a1.证明质点的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质点  相似文献   

5.
例1 如图1所示,质点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乙质点恰好在圆上D点,且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L,直径BC=2R,若要两质点相遇,乙运动的角速度w应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6.
将物理模型“质点化”往往可以使问题得到很大简化。然而在处理一些涉及内力做功或是舍有转动的情况的问题时,将物体简单地看成质点,又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中学阶段常见的三个情景,探讨物理模型“质点化”的适用条件,并着重从运动学和能量转化两个角度,对在“质点化”处理中出现的“等效力”——汽丰牵引力和阻力的定义问题做了一些讨论。最后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谈了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8.
结论 一质点以加速度α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后以加速。度α2同直线做匀减速运动,又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则α1、α2的大小关系为α2=3α1.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阶段的概率中等可能事件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判断一个随机事件是不是等可能事件,关键是看它是不是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对于每次随机试验来说,只可能出现有限个不同的试验结果。(2)对于上述所有不同的试验结果,他们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在教学和批改作业、试卷中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在第(2)条上出问题,而由下面两种原因引起的错误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助词"等"的前搭配对象和后搭配对象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等"的搭配对象和助词"等"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1双匀变速直线运动组合模型1)模型建构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加速度突然反向,其大小变为a2,质点继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经过同样的一段时间,质点恰好返回至出发点,试分析2个加速度a1、a2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提到的"两段"运动指这样的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在另外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许多看似复杂的运动问题经过转化即可变为此类问题,这类问题有典型的特点和动力学规律。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只要从模型的特点入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模型:物体从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_1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位移分别为t_1、x_1,后以加速度大小a_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全国高考题(北京卷)给出了一种数列--"等和数列",类似地,在此我们给出另一种数列--"等积数列".并且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偏方治大病",解物理习题也是如此,使用常规方法求解可能"疗程长"、"效果不理想",选择"偏方"就可能"疗程短"、"效果理想",下面就通过几个例题,介绍一下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几个"偏方",大家在解题时不妨一试.一、平均速度公式法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除了遵守几个基本公式外,还遵守平均速度公式s=vt,而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v0+vt)/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中,如果巧用这一关系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例1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习题讲评中 ,我们常会碰到象数学中的由某个定理推出一些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范围内适用的推论的情况 ,笔者把这些推论称为物理中的习题“定理”.若能从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推导出这些“定理”,并加以使用 ,会极大地提高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将散见于各部分的习题“定理”分类整理出来 ,供参考 .一、质点运动学中的习题“定理”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在时间第 1T内、第 2 T内、第 3T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 1∶ 3∶ 5∶……而在位移第 1s内、第 2 s内、第 3s内所用时间之比是 1∶ 2 - 1∶ 3- 2 ∶……2 .…  相似文献   

16.
运动的分析如同力的分析 ,在物理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某些运动的分析 ,同学们可能感到较棘手。下面对四种典型的运动作分析 .一、质点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质点只受重力作用 ,且初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的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1 合运动与分运动(1)质点的实际运动是质点所做的平抛运动 ,为合运动 .这种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初速度v0 的方向是水平的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2 )当初速度为 0时 ,质点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为g ;当加速度为 0时 ,质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为v0…  相似文献   

17.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数学第十一章是《图形的全等》,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这节内容时,紧扣课标要求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中考对于全等知识的考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做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元代"四等人"制是元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元代影响深远。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战略的考虑。"四等人"制为维护元朝的统治可谓功不可没,但也加深了全国各族之间的隔阂,加剧了民族矛盾,成为元朝统治崩溃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9.
"等"是汉语等韵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用以分析汉语字音的重要标准和原则.没有"等"的概念,也就没有等韵.可以说"等"是等韵学的灵魂,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等韵的发生和发展.只有研究清楚了"等"概念的有关知识,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我国古代的等韵学.  相似文献   

20.
平时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几何题,它们只有文字叙述(文字语言),而没有配备相应的图形(图形语言),图形需要我们自己画,但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只画出"理所当然"的图形,这常常导致漏解,这种情况在有关三角形的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例1"SSA"为什么不能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