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时事简报》产生于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为了进行群众宣传,各军队及纵队均应办一壁报并命名为"时事简报"。1931年3月,由毛泽东起草并签署,以中央革命军事委  相似文献   

2.
李先念,湖北黄安(今红安1人,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曾领导家乡人民参加黄麻起义.1931年后,李先念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星火燎原薪火相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迎接建党八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 ,我们井冈山报人心潮澎湃 ,无比兴奋。作为生活、战斗在老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责无旁贷要宣传好井冈山、传播好井冈山精神 ,让井冈山的革命传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井冈山 ,今天已是海内外人士慕名向往的胜地。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底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和湘东农军来井冈山宁冈砻市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从此 ,星火燎原 ,井冈山的斗争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  相似文献   

4.
浙江挺进师背景 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时中国的侵略。但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强烈呼声.坚持对日妥协,对内扩大内战。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934年6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将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调动和牵制敌人,沿途开展广泛的抗日宣传。11月.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对外仍称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遭强敌围攻后失败。余部在粟裕、刘英率领下突围。党中央电令。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同时,任命粟裕为挺进师师长,刘英为政委。同年3月,挺进师入浙.汇合闽浙边革命力量。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挺进师。1938年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至此,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主编的《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最早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刊。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一家重要报纸,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该报为四开四版用毛边纸铅印不定期出版的报纸,最短两天一期,最长半月一期。《红星报》创刊号上编者的“见面话”里,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该报的性质和任务:它是反映红军工作和生活的“一面大镜子”;是传播红军、地方群众斗争消息和全世界工农生活情况的“一架大无线电台”;是政治  相似文献   

6.
陈晔 《档案天地》2005,(6):9-11
193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平定县发动了著名的“七月兵变”(又称“平定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随后,起义官兵到河北省阜平县创建临时根据地,建立了华北第一个红色苏维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红二十四军和阜平县苏维埃成立时间不长。红二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迫害下,历尽挫折,但将革命的火种撒到了北方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7.
红军第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后于1928年4月成立的,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下辖六个团,一个特务营,约万余人。1928年12月10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工农红军第五军在宁冈与红四军会合,进一步加强了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1929年年初,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六个旅约三万人的兵力,从永新、莲花、茶陵、酃县、桂东、遂川等地,分五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  相似文献   

8.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的一块红色区域。从1932年底开始,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止,根据地发展到鼎盛时期,面积有4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00万。“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相似文献   

9.
欧阳文,1912年1月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张竭诚,1917年7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卢南樵少将 卢南樵,1915年生,湖北省孝感县(现孝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红色档案】1930年,毛泽东、朱德直接指挥的红一军团越战越勇,在湘、赣、闽数省纵横驰骋,初创了井冈山、赣南、闽西的广大苏区,开创了苏维埃斗争的新局面。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兵团的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李家大屋会师,毛泽东、朱德正式创建红一方面军,在朱毛红军斗争史册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1931年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红一方面军改称中央红军,后发展到10万人,并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壮大了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使全国红色苏维埃斗争进入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3.
《红星报》是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邓小平在担任该报主编期间,把这份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深受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1934年,毛泽东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仅在江西地区.《红星报》的发行量达17300份。”  相似文献   

14.
刘昌毅中将 刘昌毅,原名刘昌义.1914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工会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是全困十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创建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老区。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5年8月3日停刊。长征途中,《红色中华》报停刊期间,《红星》报既是中革军委的机关报,又代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担负着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7.
浙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江开辟的.浙南根据地因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独特表现被称为是"南方革命的一个战略支点".①然而,红军挺进浙江建立根据地的战略却经历了一个反反复复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0月,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考验的红一方面军抵达陕甘根据地,与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1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下寺湾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在陕北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中心瓦窑堡.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同志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与北上抗日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一早在红军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但均未能实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主张抗日的。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宣布对日作战。那么,远离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怎样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把它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红色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