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普遍未能真正地落到实处,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近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让德育回归生活的口号。我校以此为基础,积极实践具有校本特色的“阳光三部曲”的阳光德育活动,通过“构建阳光德育的理念,打造阳光校园的文化,感悟阳光成长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阳光德育是指公开、公平、公正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佳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究其原因,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错位、成人榜样失位有直接关系。阳光德育的实施希冀通过加强阳光德育的针对性,让学生在阳光德育实践中学会关心、学会...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4,(18):F0003-F0003
西航三校——亲亲乐园,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园里,师生们践行着“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阳光德育”。这里以培养队员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这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关注生命成长;这里以创设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创建适合学校及大学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培植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4.
烟台三中作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大力倡导“阳光德育”,“让德育过程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润泽每一个学生,观照每一个生命,让德育效果达到使每一个学生更阳光,更自信”。学校尊重学生生命本源的要求,承认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个性化德育意识,  相似文献   

5.
闫燕 《人民教育》2021,(3):110-111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第一小学秉持“培育阳光生命,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通过“环境+活动+课堂”的育人途径,对学生进行阳光德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有德有爱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版)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育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湖里中学努力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的途径,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德育课程体系——“阳光德育课程”。“阳光德育课程”是实现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它源于湖里中学打造的“阳光校园”品牌,阳光是“知书达礼”的校训呈现,也是“阳光向上,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石瑾娜 《中国德育》2012,(15):54-55
学生的培养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我们(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把“共享阳光,分担风雨,健康成长,德润一生”作为育人新理念。“阳光德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打造阳光育人环境、塑造阳光学生人格、锻造阳光教师素养、创造阳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教育、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沐浴德育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陈侠 《教师》2011,(35):12-12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教育、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沐浴德育的阳光。  相似文献   

10.
邵琪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5-126,129
所谓阳光童谣,就是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对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童谣。它以其自身的快乐性、生活性、闲暇性、多样性等特点天然地成为小学德育的新路径。因此,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德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德育内容。在实施方面,具体可以采用使阳光童谣课程化,开设阳光童谣校本课程;将阳光童谣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童谣活动,巩固德育成效;创建阳光童谣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基于阳光童谣的小学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阳光童谣"抑制"灰色童谣"。  相似文献   

11.
以阳光文化培育“阳光小北人”的阳光教育模式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为深化阳光德育模式,近年学校构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校园网站——阳光小北部落。利用这一平台,学校实现了各类资料的共享,为学校、家庭及社区建立了良好沟通平台。2011年12月,“阳光小北部落”被省教厅评为广东省中小学优秀网站。  相似文献   

12.
毅力 《中国德育》2014,(14):58-59
正德育,一定要有生命成长的痕迹。好的德育,一定会来自生活,如阳光般不知不觉照亮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德育回归生态化,给孩子呈现一种自然的生活情态;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积极的无痕气息;孩子所得到的,是化为潜意识的良好行为。淮阴师院附小潜心探索并不懈实践德育生态化建设,小心回避简单跟风、应时作秀的"德育创新",意图在生态的视野下,回归德育的本真。那么淮阴师院附小是如何去做的呢?笔者愿意讲几个事例,说说德育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校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研究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德育理念,建构"三生"阳光德育新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建设中落地生根,激扬了德育在新时代的生命活力,激活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正能量,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敢为人先、全面发展的阳光活力。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宜宾县柏溪小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德育三化”模式的基本内涵,结合县城小学及学生的具体实际,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理念,改革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阳光德育·家校共育”月主题“123”活动(即一月一主题,一主题两目标,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3,(6):F0003-F0003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以培养人格健全、积极进取、乐学创新、能将爱与温暖传递的阳光少年为己任.紧密围绕着“阳光教育让我们拥有创造未来的智慧”办学目标,在“阳光德育”中努力做到管理规范化、活动创新化、教育人性化.用阳光般的爱对待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用温暖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阳光德育】 以阳光心,育阳光人。开江县实验小学以此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学生由此形成了阳光的心态,树立了阳光的性格,也拥有了阳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宋波 《辽宁教育》2022,(3):32-36
“为孩子的阳光人生奠基”是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从建校开始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坚持“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充满阳光,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围绕“阳光文化、阳光队伍、阳光课堂、阳光生活”四个系统工程,创建阳光校园文化,建设阳光教师队伍,构建阳光课程体系,丰富阳光校园生活,让“阳光教育”遍布校园,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植入“阳光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阳光是万物生长之源,普照大地,关照众生,给万物以温暖和希望;阳光德育是育人之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德育的实效性开启了一扇门;阳光班级是学生成长乐园,民主平等,温馨和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一条道。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领域里,德育无处不在,语文教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条德育途径将有效地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沐浴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修养。这种德育境界可以称之为“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20.
稚嫩的脸上整日都洋溢着美丽的微笑。如那和煦的阳光.让人愉悦,更让人羡慕.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阳光女孩”。她就是2009年第1期《小主人报》封面上的“小明星”、“全国好少年”、“全国十佳小记者”、《小主人报》沪籍之外小编委第一人——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初一(11)班董羽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