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深度报道的各国学者的著作中,即使是深度报道发源地的美国,对深度报道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状况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深刻性、整合性与递延性都是深度报道的言中之意。深度报道的这种本体性意义曾一度被认为是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专属,因为文字偏重学理,能够驾驭严密的逻辑且不必担心受众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而看不懂。尽管它实际上是在广电媒体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后。报纸等平面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选择。 1993和1994年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追求“深、广、新”;后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大型调查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电视深度报道的深刻性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目前电视深度报道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开始逐步“热身”。本文通过对《经济半小时》的分析,来透视电视如何关注深度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4.
《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因其成功的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两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各自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我从2003年1月6日出版的两报内容大致相似的两篇文章来作一评析。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同一内容、不同思路2003年1月6日,也就是上海开通磁悬浮列车的第六天,两家报纸相继进行了跟踪式报道,…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是近现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上著名的民营报纸,以出色的经济新闻报道见长。本文通过分析该报的办报理念及其经济新闻的特点,认为《新闻报》的经济新闻其报道对巩固自身发展、促进经济信息交流甚至对当下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及实践等都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永建  方明豪 《新闻世界》2011,(6):165-165,27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献,提出报道存在的问题:来源于官方的硬新闻偏多,深度报道和评论不足、报道的形象性需要加强等。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根据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本文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WTO中相关条款的逐步生效和中央宣传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在财经、娱乐等传媒领域,市场竞争更是尤其激烈。财经报纸方面,新的市场进入者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成为所谓财经周报领域国内第一军团。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明确的经营战略和报纸的内容形式尤其是头版头条的内容形式与经营战略的密切配合。《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  相似文献   

8.
夏文辉 《新闻天地》2002,(10):45-46
《财富》杂志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杂志之一。自1929年创办以来,《财富》适应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以权威的理念、独特的风格,展示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当今经济类新闻刊物的全球翘楚。把握全球经济的脉动  相似文献   

9.
曲广宁 《新闻世界》2013,(8):106-107
各省的省级党报在地方都会面临如何与当地报纸差异化竞争的问题。本文以《南方日报》在深圳的地方版“深圳观察”的经济报道为例,分析了《南方日报深圳观察》是如何操作地方经济报道,从而在当地扩大读者群以及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报道持续升温 一段时间以来,区域经济报道成为一个热点。描述一个城市经济走势、分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报道,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 许多媒体围绕区域报道主题,相继推出专门的载体,如《人民日报》在华东版、华南版的基础上,先后新创了《长三角》专刊、《珠三角》专刊,《国  相似文献   

11.
朱建林 《新闻世界》2013,(10):130-131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本文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为例,从贴近性、服务性和本地性入手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00年,大龙之年,龙乡濮阳,一片升腾气象。经济形势增长喜人,工业经济增幅保持全省首位,仅1月~4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93亿元,同比增长27%,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增幅增高20.4%和18.1%,增幅居全省首位。5月份,龙文化周圆满举行,全市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作为新闻宣传排头兵的《濮阳日报》在这些事件的报道中大显身手,为濮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最近到濮阳日报社采访,发现《濮阳日报》关于经济问题的深度报道,不但很有特点,而且一幕紧…  相似文献   

14.
解芳婧  林刚 《新闻世界》2013,(12):30-32
随着经济社会与传媒事业的发展,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获取单一的经济新闻资讯信息,而是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经济分析,本文抽取《经济半小时》2012年5月共计30期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电视深度报道在节目选题侧重、采访对象和报道策略上的特点,指出电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不足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邓涛  强月新 《新闻前哨》2002,(11):18-19
一、创新经济报道模式要做好“入世”后的经济报道,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及时转变报道观念,同时注意做好思想性、服务性、引导性三方面文章,创新经济报道模式。思想性是经济报道的深浅标记。“入世”后,新的经济报道题材层出不穷,思想性成为贯穿于报道主题的命脉。《文汇报》上的一篇题为《中国土豆为何不敌美国马铃薯》的报道,着实发人深思。其文意如下:土豆在我国的菜市场上,历来是低价值的。但中国土豆,是从土地到菜篮子,美国马铃薯却“千锤百炼”身价增;中国土豆,风吹雨打不穿“衣”,美国马铃薯,离开土地“孵空调…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视新闻成了不同电视媒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电视新闻中,深度报道又成了电视媒体流行的主要报道方式。1980年央视创办《观察与思考》,电视深度报道开始了最早的尝试。随着电视新闻改革大潮的掀起,央视逐渐出现了现在最能被受众认同的电视深度报道三部曲——《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创刊于1843年的《经济学人》杂志是目前仍在出版的、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知名综合性周刊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经济新闻报道更是高人一筹,其读者的定位是"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读者遍布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学人》主要的报道重点集中在政治和商业领域,除常规新闻报道之外,每两周还会就一个特定地区或领域进行深度报道,并且在这些深度报道中形成该杂志独有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有名的财经报纸,发行量虽然不是日本最多,但由于重视事实,坚持客观报道,拥有一群知识层次高、覆盖面广的读者,是无可争议的日本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近年来,国内很多纸媒纷纷标榜自己是“最有权威的报纸”、“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等等。但是对比《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9.
沈毅 《当代传播》2011,(5):96-97
《现代评论》是20世纪20年代很有影响的周刊.其经济类稿件体现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爱国立场和价值追求.权威而稳定的撰稿人队伍,以及对稿件说理性和数据性要求的重视,是经济报道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谈新财经类报纸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中国经济领域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媒介领域异常活跃的一年。中国加入WTO和上海的APEC会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各大媒介中掀起了“经济报道” 的高潮;股市震荡、电信重组等话题又几度让媒介渲染得沸沸扬扬。主题不断,好戏连台,这一年,媒介竞争的热点从娱乐转向了财经。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原有的财经类报纸开始复苏,一批以周报为主的新财经类报纸应运而生。《21世纪经济报道》与《经济观察报》各据南北,迅速崛起,与《中国经营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显示出向主流财经媒体发展的气势。 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隶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是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财经类周报。一年多时间发行量已达20多万份,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从营销学的角度来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的成功所在,并探讨新财经类报纸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